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425章 文艺界一肩担之!
    第425章文艺界一肩担之!</p>

    注意,不是文坛,是文艺界!</p>

    范围包括文化艺术整个行业。</p>

    不管是表演艺术界,像是音乐、歌舞、影视、戏剧还是非表演艺术界,像是文学、绘画、雕刻、书法。</p>

    整个文艺界,就这一辆彩车。</p>

    而这唯一的一辆彩车,是以江弦改编的电影为形象。</p>

    虽是电影,但归根结底,还是他的。</p>

    这岂止是一份殊荣</p>

    这更是一份信任!</p>

    整个文艺界,你江弦一肩担之!</p>

    “啪啪啪啪。”江弦械性的跟着人群拍。</p>

    脸都是麻木的。</p>

    他瞥一眼身旁的王濛。</p>

    王濛也看着他,满眼笑意。</p>

    笑个毛啊</p>

    江弦在心底吐槽。</p>

    这么大的事情,就不能提前通知他一声还非要给他个惊喜</p>

    这惊喜也太大了!</p>

    这次风头也是真的出大了。</p>

    不管江弦在美国赚了多少美元,还是写了什么轰动文坛的</p>

    都抵不过这份荣誉啊!</p>

    这回可是全国人民都看着呢。</p>

    从左到右,从上至下。</p>

    “哎呦,累死了。”</p>

    江珂一屁股坐在椅子上。</p>

    广场上太挤了,一家人怕陛下出啥意外情况,就赶紧提前回来了。</p>

    “珂儿,去帮我取条尿布。”朱琳抱着陛下哄了起来。</p>

    “哎。”</p>

    江珂麻溜的去取了一条,给江年年换上。</p>

    这丫头估摸着也是在广场上兴奋坏了,拉了一大裤裆。</p>

    “又拉这么多粑粑,你个坏丫头。”江珂摸了摸陛下的脸,跟她哥摸她脸的法一模一样,滑滑嫩嫩,特别好r。</p>

    “嘻。”被姑姑摸这么一下,江年年也不哭闹,笑嘻嘻的看着江珂。</p>

    得以继承了江弦和朱琳俩人的优秀基因,这丫头长的一脸甜萌可爱相,笑起来直戳大人的心,萌的江珂人都快化掉了,自发殷勤的打来热水,帮江年年擦干净屁屁。</p>

    “江珂,电视上面应该还有阅兵的直播呢,再开开看会儿。”饶月梅提醒。</p>

    “对对对。”</p>

    江珂赶忙打开电视,收看起电视直播。</p>

    尽管这时候已经疲惫了,她眼中却仍是难以散去的兴奋。</p>

    回想着刚才亲眼见到的阅兵,身体控制不住的激动。</p>

    这回阅兵,可来了不少的名团、劲旅、雄师。</p>

    有参加过秋收起义、平江起义、井冈山反“围剿”的。</p>

    有参加过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的。</p>

    有血战泉城的“济南第一团”。</p>

    有把红旗插在太原城头的“大功团”、“猛虎连”。</p>

    有在渡江战役突破长江天险、首先踏上南岸的“渡江先锋营”。</p>

    总而言之,南昌城头的弹雨、长征路上的风尘、抗日烽火的硝烟、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涛声</p>

    老英雄们身姿英武,眼神中透露着腾腾杀气。</p>

    这会儿电视里正播着24个械化部队方队分四路进入广场。</p>

    这场景真是,钢车铁马,巨流滚滚,整个电视里全是轰隆隆的马达声。</p>

    什么反坦克导弹、火箭炮、大口径榴弹炮、加农炮、自行加农榴弹炮、自行火炮、火箭布雷车、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新式坦克、装甲自行火炮、地空导弹、岸舰导弹、潜地导弹、战略导弹自主设计制造的远程、中程和洲际战略导弹齐刷刷的亮相。</p>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武器!”江珂开口道。</p>

    “别你了,我也没见过啊。”</p>

    饶月梅上洗着尿布,“瞧瞧今天,都不知道多少架飞在天上飞着,哎呦,国家真是不一样了。”</p>

    “是啊!”</p>

    江国庆满脸怀念之色,“遥想当年,阅兵的时候,飞不够,还得让飞多飞两遍,凑够一个编队,这会儿再也不用多飞两遍了,这会儿我们是国富兵强!”</p>

    这话的时候,一家人是真的脸上都洋溢着感动和激动之色。</p>

    这时代的人就是这么淳朴。</p>

    想当年,中国女排夺冠以后,多少人激动地冲到大街上一起欢呼。</p>

    这情景,在后世已经很难看见了。</p>

    “哎爸、妈、嫂子,你们看这车!”正讨论着,江珂忽然指着电视嚷嚷一声。</p>

    “这是”</p>

    江国庆定睛一看,“高山下的环!”</p>

    “哟,还真是,你看这靳开来、梁三喜。”饶月梅也惊讶喊道。</p>

    高山下的环风靡全国,电影虽然是在他们一家人出国的时候上映的,但回国以后很快就看了一遍。</p>

    没办法,太火了这片,也太经典了,电影院不断的重映,观众们也爱看,基本上一直就没下线。</p>

    饶月梅也是这个时候去看的,看完都哭的不行了,根本不知道她儿子是怎么写出这么催人泪下的的。</p>

    “这彩车好像文艺界的彩车。”朱琳道。</p>

    “对。”江珂腾一下站了起来:“代表文艺界的彩车,用的是我哥的当图案!”</p>

    “是你哥改编的电影。”江国庆纠正道。</p>

    “那不都一样嘛!”</p>

    江珂激动的嚷嚷:“这下也太厉害了!整个文艺界那么多的作品,谁的也不用,就用我哥的,爸、妈、嫂子,咱家这算不算是光宗耀祖了”</p>

    “哎呀,这、这”</p>

    饶月梅乐得合不拢嘴了都,“江弦这子,真是的,怎么也没和家里提前一声,早知道不这么早回来了,还能在现场看看。”</p>

    “就是啊,真亏我哥忍得住,这么大的事儿呀,他愣是一点儿都没给家里!”江珂嚷嚷道。</p>

    “涉及这种事儿,不定是上面要你哥保密。”江国庆道。</p>

    “爸,一个彩车不至于保密吧。”朱琳觉得不合常理。</p>

    “也是。”</p>

    江国庆也觉得保密有点儿夸张了,想了想,露出一抹欣慰的笑:</p>

    “或许在你哥那儿,这事儿不算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儿吧,你们也知道,你哥他这个人,一向是低调内敛、不露圭角,不然也不会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位置。”</p>

    “爸的有道理。”朱琳点点头,一双妙目当中满是欣赏。</p>

    在她心里,江弦一向是深藏若虚、不矜不伐,从认识他开始,朱琳在他身上见到过数不完的奇迹,可在江弦那里,他从来没把这些成就太当回事儿。</p>

    “我哥有这境界!”江珂听她爸和朱琳一唱一和的,感觉都快把江弦抬举成少林寺里深藏不露的扫地神僧了。</p>

    </p>

    “我去菜场买两条鱼。”</p>

    饶月梅乐乐呵呵道:“这么好一件事儿,今天等江弦回来,咱们好好的庆祝庆祝,给这子高兴高兴,哎呦,这真是”</p>

    饶月梅着就出了门儿,江珂觉得奇怪,“妈去买菜,怎么连自行车都没骑,菜篮子也没拿呀,这上哪儿去了”</p>

    “咳咳。”</p>

    江国庆轻咳两声,“你们看吧,我就不看了,我出去遛遛狗去。”</p>

    “爸,这会儿出去遛狗”江珂傻眼,再回过头,朱琳把江年年抱给了她。</p>

    “珂儿,你看会儿孩子,我也出去一趟。”</p>

    “嫂子,你又上哪儿去”</p>

    朱琳笑笑,“我还有点儿东西,给中关村那边儿送一趟”</p>

    不到五分钟时间,家里走了个干净,留下江珂一个人抱着个江年年。</p>

    她也明白了啊。</p>

    什么出去买菜</p>

    什么出去遛狗</p>

    什么送东西</p>

    呸,都是出去显摆去了。</p>

    “哎呦,这一家人,也就咱俩和你爸最像,最能沉得住气。”江珂一脸无奈跟江年年吐槽。</p>

    仪式结束以后,还有一场国宴。</p>

    江弦的位置不算太好,但在场的不少人目光都紧随着他的身影。</p>

    今天的仪式,文艺界没有人比他更出风头了,哪怕是文坛那些泰斗也不行。</p>

    “王老师,你瞒我瞒的好苦啊!”一落座,江弦便满脸幽怨的看向王濛。</p>

    “我这不是想着给你个惊喜么,采用高山下的环,这是文联讨论后一致通过的结果,没一个人有异议。”</p>

    “”</p>

    高山下的环,这是江弦在9年第四期十月上发表的了。</p>

    当时一发表,便轰动一时,洛阳为之纸贵。</p>

    各省市报纸争相转载,广播电台连播,全国都刮起了一股“环”旋风。</p>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先后有4家报纸全文连载,50多家剧团改编上演,有9家出社出了单行本,创下了单日0万册的印刷之最,发行量已突破千万大关。</p>

    被谢晋拍成电影以后,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p>

    因此,虽然距现在已然过去了三年时间,但这篇在读者间的话题度丝毫未减。</p>

    以这样一篇,来作为文艺界的代表形象,人民群众绝对是没二话的。</p>

    至于文学性和思想性方面,虽然环起初是顶着军事题材的红线发表的。</p>

    但其空前的成功,以及三年的时间检验,都证明了环这篇,既对军人精神和民族精神作出了诠释,也屹然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座山峰。</p>

    以这篇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轫之作为文艺界代表,文联里头不管是谁,都没办法提出半句异议。</p>

    “估计今天过后,环又要迎来一波畅销的浪潮了。”王濛预测道。</p>

    江弦笑着和他交谈了两句,周围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江弦的身上。</p>

    这名佳作频出的作家已经够备受瞩目的了,今天的彩车,又相当于是整个文艺界对于江弦的一次认可!握这项殊荣,江弦俨然已经是今天文艺界最闪亮的那颗明星。</p>

    “江弦,今天高兴吧。”丁凌过来跟江弦打了声招呼。</p>

    “高兴,任何一个中国人今天都应该感到高兴!”</p>

    “”</p>

    丁凌没想到江弦会这么回他,愣了好一会儿,点点头,“对,你的对。”</p>

    江弦就保持微笑,笑的畜无害。</p>

    对于丁凌,出于和沈从文的师生关系,他一向都比较避讳。</p>

    “我听你办了本杂志,办的很不错,叫人民文摘。”丁凌这时候提到。</p>

    “是,也是多亏组织照顾,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江弦又滴水不漏的回答。</p>

    “嗯。”</p>

    丁凌点点头,也不再拐弯抹角,“江弦,我准备办本杂志,你能不能来给我当个副主编”</p>

    “啊我”</p>

    江弦愣住了。</p>

    丁凌办的这个杂志,他倒是有点印象,这是国内第一本“民办公助”的杂志,江弦有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本杂志的名字简直霸气的没边儿。</p>

    你人民文学这名字够霸气了吧</p>

    人民的文学!</p>

    太霸气了!</p>

    不是京城的文学,不是上海的文学。</p>

    是人民的文学!</p>

    但跟丁凌这本杂志的名字比,哪怕是人民文学,还是差了点档次。</p>

    没错,人民文学都比人家杂志的名字差点档次。</p>

    因为人家办的这本杂志就俩字:</p>

    中国。</p>

    江弦也没想到,这会儿丁凌一开口就是让他去当个副主编。</p>

    他也有点儿懵。</p>

    这副主编的位置都是风吹来的不要钱给就给</p>

    在场还有很多人,听到了丁凌的邀请。</p>

    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份邀请并不算突兀,不管从何角度来看,江弦都完全有着让丁凌亲口出这句邀请的资格。</p>

    “丁凌同志,我精力有限,恐怕没办法分心那么多的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江弦开口婉拒了丁凌的邀请。</p>

    中国这本杂志的水太深了。</p>

    有人曾经过,从中国这本杂志就能看出,为什么作协会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而是是非非的背后为什么起来总是没完没了,纠缠不休。</p>

    这本杂志在最顶峰的时候,内部编委发生巨大的分歧。</p>

    另外,赵振开为啥退出作协</p>

    就是因为丁凌去世后,中国被改为了专门发表长篇的季刊。</p>

    “真的不再考虑考虑”丁凌看着江弦,还有点不甘心。</p>

    江弦苦笑,“感谢您的信任,但是我真没那么多的精力。”</p>

    “好吧。”丁凌带着些遗憾的离开。</p>

    这样的插曲,并没影响到国宴的氛围,王濛看了眼桌上。</p>

    “哟,茅台!”</p>

    众人当然知道他话里的意思。</p>

    高山下的环和茅台酒,那可是不完的恩怨情仇。</p>

    嗯,茅台的厂长也参加了宴席。</p>

    这会儿他绝对是全场最郁闷的一个了。</p>

    特么的!</p>

    高山下的环每火一次。</p>

    他们茅台酒就得被黑一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