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登陆之战</p>
“混账!”</p>
“如此嚣张跋扈,同乱臣贼子有什么区别!</p>
老夫定要参他们一本”</p>
邹云川喋喋不休的怒骂道。</p>
刚刚在军事会议上吵了一架,本来就蹩了一肚子的火。</p>
紧接着就收到消息,扬州营和淮安营要单独行动,完全不给他这巡抚的面子。</p>
倘若是一般的武将,他早就下令拿人了。</p>
逼急了,杀人立威,也不是没有可能。</p>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p>
扬州营和淮安营,不光是援兵中最能打的,两位参将也是一众武将中来头最大的。</p>
自古有杀鸡儆猴的,可没有杀老虎儆鸡的。</p>
敢在议事会议上讨论,明显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向他这个巡抚表示不满。</p>
“既然知道此事,你们为何不当场汇报”</p>
邹云川问话,直接把打报告的几人打懵了。</p>
为了表忠心,他们才在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上报的。</p>
遗憾的是这种表现,不仅没有收获褒奖,反而遭到了迁怒。</p>
“巡抚大人,刚才那种庄重场合,末将等人不便开口啊!”</p>
谢承翰一脸无奈的道。</p>
当报告也要分场合,真要是当场揭露,场面还会更加尴尬。</p>
不光打了三巨头的脸,倘若李牧和景逸风脸皮厚点儿,直接反咬一口,有没有人敢帮他作证都很难。</p>
最少对福建江西的将领来,得罪他这个广东都指挥使,比得罪景李二人更有性价比。</p>
对某些人来,只要事情没有发生,那就相当于不存在。</p>
如果不是在广东任职,必须依附巡抚衙门,他也不想干这得罪人的事。</p>
“愣着干什么,赶紧去把人给我追回来。没有本抚的命令,禁止任何部队擅自行动!”</p>
邹云川没好气的道。</p>
文官掌握着后勤,还管不住武将,可是非常丢脸的事情。这会让朝廷怀疑他的能力。</p>
此前码头上的低规格接待,就是他给出的下马威。</p>
本想让李牧认清广东谁是老大,后面能够安分点儿,没有想到居然适得其反。</p>
自己不听指挥,还拉着别人一起不听指挥。</p>
幸好福建江西的援兵将领不是勋贵出身,不然现在闹腾的就不是两个营,而是三省援军一起搞事情。</p>
发生这种闹剧,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这个巡抚都会被打上无能的标签。</p>
哪怕朝中有背景,也不敢提拔重用他。谁也不知道控制不住下属,未来会捅出什么篓子。</p>
“是,末将这就去追!”</p>
谢承翰完转身就跑。</p>
跟着一起告密的本地将领,果断的选择跟随。</p>
经验告诉他们,自家巡抚在气头上,必须及时远离。</p>
一行人来到扬州营门口,此时士卒们已经开始拆除营寨,明显是不准备在这里过夜。</p>
“谢大人造访,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海涵!”</p>
看到来人,李牧似笑非笑的道。</p>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这些人打了报告,然后奉命过来劝他留下。</p>
只不过这些人的胆子明显不大,仅仅只是来了几名将领劝,没有带着军队过来强制拦截。</p>
考虑到大虞军队的动员效率,真要是武力拦截,没有一两天时间都集结不起来队伍。</p>
“李参将,我们的来意,想来你也明白。</p>
为了大局着想,希望扬州营能够留下来!”</p>
谢承翰开口劝道。</p>
选择到扬州营劝,主要在于这次的事是李牧挑起的。</p>
并且船队在他中,只要留下了扬州营,淮安营也跑不掉。</p>
“谢指挥,没必要如此。</p>
此刻广东坐拥二十五万大军,就算少了我们这两万兵马,还有二十三万大军。</p>
应付叛军的攻击足以,根本不会影响什么。</p>
反倒是我们从背后迂回,对叛军形成四路夹击,才是上上之策!”</p>
李牧一本正经的胡扯道。</p>
这年头的广东,可不是后世的天下第一省。在大虞众多行省中,排名还是相对靠后的。</p>
真要是有二十五万大军,光每天的钱粮消耗,就会压的广东喘不过气来。</p>
不用朝廷催促,广东方面都会第一时间出兵平叛。</p>
按兵不动,除了广东巡抚胆怕事外,背后还隐藏着庞大的利益。</p>
二十五万大军是他们吹出来的牛逼,可找朝廷报账的时候,那可是真按这个数字进行的。</p>
拖上一年半载,不光能够填上省里原来的亏空,还可以大赚一笔。</p>
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广东省的官员对镇压叛军,自然不会积极。</p>
包括主战的布政使,也只是因为政治需要,在口上叫嚣着出兵,没有任何实质性行动。</p>
不过巡抚衙门,既然对外宣布拥有大军二十五万,李牧就当他们是真的。</p>
以纸面数字计算,自己带着部队离开,当地还有二十三万大军,理论上足以应付任何突发情况。</p>
未来广东战事发生变故,那也是和他没关系。</p>
“李参将,您就不要装糊涂了。</p>
地方上的卫所部队,真实兵力有多少,您是知道的。</p>
福建和江西的十万援军,真实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三万。</p>
名义上的二十五万大军,真实兵力能有一半,那都是诸将治军有方。</p>
其中的可战之兵,顶多不过四五万。</p>
一旦淮安营和扬州营离开,广东的军事实力,就会锐减”</p>
不等谢承翰完,李牧就开口打断道。</p>
“谢指挥,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p>
巡抚衙门广东有二十五万大军,那就是二十五万大军,一兵一卒都不能少。</p>
军中诸将皆是悍勇之士,二十五万大军就是二十五万战兵,绝对不掺杂半点儿水份!</p>
好了,本将还有军务要忙,就不挽留诸位了。”</p>
一套政治正确拳,打懵了众人之后,李牧直接转身离去。</p>
</p>
就在李牧筹划广西之战时,京中的政治斗争,再次拉开了新的一页。</p>
先是八大辅臣之一,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左光恩,从狱中放归后自缢在家中。</p>
接着司马懿篡权的旧闻,又成了京中的热门话题,矛头直指首辅庞亨升。</p>
不过相比倒下的左光恩,庞首辅的根基,明显要稳的多。</p>
再怎么强行拉着和司马懿对比,除了两者的年龄都很大外,共同点其实并不多。</p>
除了少数脑子不好的人相信外,更多的人只当是一场闹剧。</p>
司马懿能够篡权,那是数十年大权在握,长期经营下来的结果。</p>
</p>
庞阁老就一纯粹的文官,就算心中有想法,也没有付出实践的能力。别是篡权夺位,连权倾朝野都还差点儿意思。</p>
即便是少了一人,七大辅臣之间,依旧在权力上相互制衡,无非文官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更重了一些。</p>
外界可以不当一回事,作为当事人的庞亨升,却被吓的不轻。</p>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政治斗争,分明就是要搞死他的节奏。</p>
政治斗争经验告诉他,谣言传的多了,就会变成真相。</p>
皇帝是一种多疑的生物,尤其在涉及皇权的时候,处理方式通常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p>
一旦皇帝信了,他就别想善终。</p>
为了自证清白,迫不得已之下,他连续递交了五份辞呈,结果自然是被一一驳回。</p>
刚搞掉了司礼监,再把首辅赶回家。就算缺乏政治常识,也知道事情不能这么干。</p>
把一众辅臣逼急了,搞不好人家真能拼着生前身后名不要,玩一出另立新君。</p>
事实上,从继位到现在,姬昭顺一直都缺乏安全感。</p>
选择干掉左光恩,除了本能的讨厌阉党外,也是为了把皇宫掌控在自己中。</p>
慈宁宫。</p>
“母后,你叫朕过来,所为何事啊”</p>
看着自家母亲,姬昭顺疑惑的问道。</p>
作为一个孝顺孩子,他可是每天都过来请安,有事当时就了。</p>
“皇帝,朝中之事本来哀家不该开口。</p>
可最近朝野上下,都被一则谣言闹的沸沸扬扬。</p>
你也该管管那两位先生,自他们进京开始,这天下就不曾太平。</p>
当年你皇兄在位时,他们就喜欢折腾,现在还是死性不改。</p>
庞亨升都被逼的不断上辞呈,你还不是想在亲政前,就先逼死一位首辅吧!”</p>
郑太后恨铁不成钢的道。</p>
大虞朝后宫不得干政,原本她是不想掺和的,架不住谣言传的满天飞,她在后宫中耳根子都没法清静。</p>
“不会,朕怎么会逼死首辅呢!</p>
母后,你这是听谁传的谣言”</p>
姬昭顺当即否认道。</p>
他都还没有亲政,逼死首辅这么要命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干的。</p>
内阁制度下,首辅扮演的角色可是非常重要的。</p>
自大虞建立以来,被杀的首辅都寥寥无几。</p>
就算皇帝要清算,那也是等人家离开朝堂后,再找借口动。</p>
直接把人逼死在任上,大虞还没有这种先例,姬昭顺也不打算开这个先河。</p>
“京中传的沸沸扬扬,哀家若是听不到,岂不是成了聋子。</p>
行了,哀家就多嘴一句。</p>
你是皇帝,要不要听自己做主。</p>
算算日子,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今年就要结束了。</p>
没事的话,平常多把心思在大婚上,别折腾那些没用的。”</p>
郑太后没好气的道。</p>
在她看来,与其从一众辅臣中夺权,不如按部就班的走程序。</p>
等坐稳了皇位,再慢慢梳理朝政也不晚。</p>
“母后,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p>
只是朕没有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p>
你就放心好了,朕会在朝会上明此事,让庞阁老安心!</p>
至于大婚之事,还要劳烦母后多费心。”</p>
姬昭顺当即解释道。</p>
内心深处,他对庞亨升的不满再次加深了一分。</p>
有事情不和他这皇帝,跑来向太后打报告,摆明是没把他当成一回事。</p>
不过考虑到大婚临近,亲政近在眼前,现在朝堂需要稳定,暂时压下了内心的不满。</p>
</p>
廉州港。</p>
自从被叛军攻破之后,就慌废了下来。</p>
士绅商贾不看好白莲教能成事,纷纷选择暂时中断这条贸易线,以避免被朝廷秋后算账。</p>
经济价值没了,又位于大后方。除了留下少量的兵力驻守外,叛军并没有把这里当成一回事。</p>
原本担任码头监工的赵老三,因为是教中老人,加上在起义过程中砍死了一名巡检,被任命为校尉,负责驻守廉州港。</p>
刚开始的时候,赵老三干活还非常的卖力。渐渐发现海上的船根本不会靠岸,根本没有油水可捞,也就丧失了积极性。</p>
每天带人象征性的巡视一圈,就是钓鱼晒太阳。对比那些在前线厮杀的同僚,日子过的很是惬意。</p>
“校尉大人有船有船!</p>
海面上出现了大量的船队”</p>
听了自家五弟吞吞吐吐的话,被打扰了好梦的赵老三,一脚踹了出去。</p>
“老五,你就不能争气点儿么。</p>
海上有船,有什么好大惊怪的。</p>
难不成凭我们这几条渔船,你还敢去海上,收人家的税不成”</p>
当官收税,这是他毕生的梦想。</p>
现在完成了一半,成功当上白莲教的官,可惜却无税可收。</p>
广西的情况特殊,看似有几百万人口,其中半数却被土司控制着。</p>
白莲教造反成功后,为了增加军事实力,把所有的青壮都编入了军中,根本无暇顾及生产。</p>
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自己人,税收自然是不存在。</p>
“这次不一样,船队是冲着我们驶来的。</p>
还悬挂着旗帜,很有可能是官军的船。”</p>
赵老五委屈巴巴的解释道。</p>
“什么,官船</p>
你干嘛不早点儿!</p>
不行,赶紧通知弟兄们集合,绝不能让敌人登陆成功。</p>
不对,必须立即派人通知周将军,让他赶紧派出援兵过来。”</p>
赵老三慌乱的道。</p>
大虞统治这片土地两百多年,影响力早就根深蒂固,绝不是一次起义就能够消除的。</p>
纵使白莲教占据了广西大部分地区,大家心里对朝廷,还是充满了畏惧。</p>
不等下人行动,轰鸣的炮火声,就已经开始响起。</p>
原本慵懒的义军队伍,很快陷入混乱中。</p>
“不要乱!</p>
不要乱!</p>
炮兵给我赶紧还击!</p>
”</p>
赵老三卖力的呐喊道。</p>
怎奈炮火声唤醒了大家内心深处对朝廷的恐惧,他越是喊的凶,士卒们反而越慌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