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山河 > 第211章 赶鸭子上架
    第2章赶鸭子上架</p>

    不是什么事,都可以进行事后补救。</p>

    哪怕永宁帝给予了庞阁老死后哀荣,谣言还是传的满天飞。</p>

    为了辟谣,几位阁老一起出面向百官证明庞亨升是自然死亡,清流党人依旧不买账。</p>

    以往庞亨升活着的时候,许多清流党人看他百般不顺眼。</p>

    觉得他从当上首辅后忘了本,就光顾着平衡朝中局势,没有把好位置留给自己人。</p>

    现在人一死,情况立即发生了变化。</p>

    有大佬在上面撑着,清流集团才是朝中的第一大派系。</p>

    尹左二人谋逆被诛杀,徐文岳要回家守孝,庞亨升在此时一命呜呼,清流集团一下子就脱离了权力中心。</p>

    当初在背地里骂庞亨升的,都是利益分配中没拿到好处,或者是觉得收益不及预期的。</p>

    人心欲壑难平,无论是谁上去,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p>

    不管怎么,在庞亨升担任首辅期间,清流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张,许多清流出身的官员在仕途上更进一步。</p>

    现在人一下子没了,清流集团脱离了权力中心。后续再遇到类似的事,连帮忙争取的人没有。</p>

    涉及到了切身利益,清流一系的官员,自然要趁闹腾。</p>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们现在闹的越厉害,皇帝才越有可能对他们进行安抚。</p>

    大家的要求不高,只要皇帝对徐文岳夺情,让他替补首辅的位置,再把内阁空出来的名额给清流出身的官员即可。</p>

    当然,皇帝愿意多给,他们也不介意全部收下,最好把满朝文武都变成自己人。</p>

    毫无疑问,清流集团想要的东西,不光永宁帝不想给,其他派系也不乐意给。</p>

    政治斗争容不得柔情,好不容易等来了清流集团衰落,大家落井下石都来不及,又岂会雪中送炭。</p>

    徐文岳的丁忧奏书,刚从</p>

    对一名亲政的皇帝来,辅政这种生物,就是不该存在。</p>

    有会合情合理的把人赶出朝堂,干嘛要进行夺情。</p>

    这样的举动,对百官来,就是最明显的政治信号。</p>

    那些被清流集团长期压制的派系,此刻纷纷活跃起来,向清流阵营发起进攻。</p>

    偏偏清流党人只是口号喊的响亮,本质上同其他派系的官员一样,都有一堆的黑历史。</p>

    旧账往前面一翻,黑料就滚滚而来。</p>

    偏偏永宁帝又是眼中容不得沙子的皇帝,一时间大量的清流党人被罢官去职,情节严重的甚至直接进了诏狱。</p>

    一时间,出现了墙倒众人推的场面。</p>

    朝中的政治斗争,同样影响到了前线。</p>

    自从徐阁老被批准丁忧的消息传来,李牧明显感受到了监军贾博心不在焉,面对巡抚的时候,也没了往日里的傲气。</p>

    别的大臣丁忧守孝,等到孝期结束后,上个折子就有可能被皇帝诏回。</p>

    身为辅政大臣的徐文岳,却没有这种会。</p>

    先帝担心自家弟弟镇不住场子,授予了一众辅臣大量的权力。</p>

    哪怕皇帝亲政后,辅臣们中的权力,还是远超普通内阁大臣。</p>

    更糟糕的阁臣皇帝可以找借口罢免,辅臣只要不犯重大错误,那就只能供着。</p>

    对永宁帝来,辅政大臣的存在,就是在限制他的权力。</p>

    涉及到权力斗争,双方根本不存在缓和的可能。</p>

    前面诛杀声名狼藉的左光恩,就留下了大量的隐患。非到万不得已,永宁帝也不想再次举起屠刀。</p>

    能够借守孝丁忧的会,顺势把徐文岳送出朝堂,无疑是最佳选择。</p>

    不过这么一来,贾博就苦逼了。</p>

    后台一下子没了,他就是一名普通的官员。</p>

    幸好此前争取到了布政使的职务,跨入了正三品行列,不然他的仕途就危险了。</p>

    </p>

    “李指挥使,贼寇正在撤离桂林,如果我们杀个回马枪,定能给予他们重创!”</p>

    贾博开口提议道。</p>

    没人可以依靠,那就只能靠自己。</p>

    相比清流一系的其他官员,他有军功在身。</p>

    加上广西地处偏僻,朝中的政治风波,一时半会儿还波及不到他身上。</p>

    在这种背景下,想要站稳脚跟,那就必须建立更多的功勋。</p>

    官场有一套运营规律,就算是打击竞争对,也要遵守基本游戏规则。</p>

    想要无辜罢免一名有功之臣,那是会引发众怒的。</p>

    本质上,无论是哪个派系主导朝政,大家都有一条共同的底线——不能让帝国崩溃。</p>

    “还需要再等等,叛军现在只是在进行试探,他们的主力尚未从城中撤出。</p>

    此时出击的话,确实能够占到便宜,但收复桂林就难了。</p>

    如果可能的话,收复桂林也要往后压一压。</p>

    朝廷正在换帅,此时把战功报上去,有些不合时宜。”</p>

    李牧摇了摇头道。</p>

    军事要为政治服务。</p>

    徐阁老要回乡守孝,收复桂林的功劳,对他来可有可无。</p>

    可新来的总督不一样,人家初来乍到,正是最需要功劳的时候。</p>

    不是他想要溜须拍马,怎奈大军的后勤在人家中握着。想要获得更多的物资,就必须同新来的总督打好关系。</p>

    “李指挥使,你可是知道了新任总督是谁”</p>

    巡抚张思翰关心的询问道。</p>

    广西穷的叮当响,巡抚衙门的一应开销,都需要朝廷拨款,他这个巡抚根本硬气不起来。</p>

    在这种背景下,提前搞清楚新任总督是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p>

    理论上来,文官有同窗座师一堆的关系,消息要比武将更加灵通。</p>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涉及到大规模军事行动,就绕不开大都督府。</p>

    人选在讨论过程中,都督府就会参与进去。李牧的后台在都督府,能先一步收到消息,也是正常的。</p>

    “具体是谁,本将也不确定。</p>

    不过朝中知兵的文官,本来数量就少。身份地位足够的,那就更少了。</p>

    坐镇九边的几位,肯定是不能动。</p>

    新任总督想要快速上,就必须提前了解前线局势。</p>

    符合基本条件的人选,无非是南京兵部尚书、江西巡抚和湖广巡抚三人。”</p>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p>

    消息是从京中传来的,围绕着总督的人事任命,各派都快要打了起来。</p>

    不同于以往,现在内阁中出现了空缺。</p>

    担任总督主持平叛,就相当于半只脚跨入内阁大门。</p>

    各派僵持不下,总督人选直接难产。</p>

    好在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永宁帝想赶徐文岳回家,就不会允许百官们拖拉。</p>

    拖的时间太长,万一前线大获全胜,载誉而归的徐文岳就没那么好打发了。</p>

    “如果是这三位的话,事情就麻烦了。”</p>

    张思翰皱着眉头道。</p>

    南京兵部尚书地位最高,作为直管领导知兵是肯定的,但具体水平谁也不清楚。</p>

    反正亮眼的功绩一件没有,遇到事情都往京中兵部推,典型的官场不粘锅。</p>

    作为巡抚中排名靠前的存在,江西巡抚和湖广巡抚都有资格更进一步。</p>

    然而他们的军事水平,同样受人怀疑。</p>

    看两省官军的表现就知道,只能算是中规中矩。</p>

    若是统帅诸省联军,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p>

    “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该考虑的。</p>

    </p>

    巡抚大人,眼下广西最需要的安置难民,抓紧时间恢复生产。趁着时间还来得及,赶紧组织民众进行抢种粮食。</p>

    一旦错过了时节,后面再出现粮食缺口,那就麻烦大了。”</p>

    李牧忍不住提醒道。</p>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对张思翰也有了几分了解。</p>

    这位巡抚能力是有的,但主要关注点一直集中在朝堂上,很少关注民生。</p>

    哪怕是赈济灾民,安排完了活,就很少继续跟进。</p>

    这样的做法,直接影响到了</p>

    大虞官场的通病,只有领导密切关注的事情,才能够做好。</p>

    “多谢李指挥使提醒!”</p>

    张思翰面无表情的回应道。</p>

    6=9+</p>

    被一名武将提醒要组织恢复生产,无疑是非常丢脸的。</p>

    怎奈的是事实,他根本没法反驳。</p>

    有火只能在心里憋着,遇上李牧这种强势的武将,迁怒于人就是自讨苦吃。</p>

    </p>

    “圣皇,官军没有追过来。</p>

    看来消息是真实的,伪朝那昏君临阵换帅,让</p>

    丞相吴泽楷欣喜的道。</p>

    命运是眷顾白莲圣国的。</p>

    起义初期遇到困难,有尹左二人帮他们完成了原始积累。</p>

    反围剿战争进入关键时刻,虞皇又临阵换帅,凭空给他们增添了三分胜算。</p>

    在有心人眼中,这就是天命。</p>

    “哈哈</p>

    看来大虞,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p>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别客气,立即赶去和东征军汇合。</p>

    接下来朕要横扫江南,夺取南京!”</p>

    史荣轩意气风发的道。</p>

    本以为这次撤离,自己要沦为丧家之犬。</p>

    一度他都做好了起义失败,隐姓埋名上山落草为寇的准备。</p>

    万万没有想到,转折的来的如此之快。</p>

    无论官军新任总督是谁,在权力移交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问题。</p>

    期间的任何一次失误,都是白莲圣国的会。</p>

    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去,桂林城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p>

    主动申请断后的史启川,留念的看了一眼城池。</p>

    “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把柴火沿着大街两边的房屋堆放,本侯要送官军一份大礼。”</p>

    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任何打击敌人的段,都必须给用起来。</p>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宁愿毁掉也不能留给敌人。</p>

    “侯爷,大事不好</p>

    官军官军杀过来了!”</p>

    收到这个消息,原本留念城池的史启川,瞬间脸色大变。</p>

    “把城中能点燃的,都给我点起来,然后全军撤离!”</p>

    知道自己中这几千人,根本不可能挡住官军,史启川也没有坚守的意思。</p>

    断后任务完成,此时不赶紧跑,一旦官军围城那就走不掉了。</p>

    带着大军急匆匆的撤出城,可惜还是晚了一步。</p>

    两条腿跑不赢四条腿,面对挡住去路的官军骑兵,叛军士兵瞬间慌乱起来。</p>

    “砰、砰、砰”</p>

    熟悉的火铳声响起,顷刻间冲在前方的叛军士兵,就死伤了一片。</p>

    伤员的惨叫声,成了摧毁士气的最后一击。</p>

    “跑啊!”</p>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无数叛军士兵瞬间四散而逃。</p>

    所有人都清楚,只要逃入山中,就可以躲过官军的骑兵追捕。</p>

    一个个都拼命的逃窜,根本不理会将领们的命令。</p>

    见到这一幕,史启川的脸都气绿了。</p>

    他麾下本部兵马的表现,简直是丢人现眼。</p>

    大军处于撤离过程中,没有设立督战队。</p>

    遇到这种变故,想要下令拦截,都不知道该派谁去。</p>

    短暂的失神之后,史启川也跟着加入到了逃命队伍中。</p>

    军心士气的崩溃,从主力大军撤离开始,就提前埋下了隐患。</p>

    主力尚且要跑路,他们这些断后的倒霉蛋,就更不是官军的对。</p>

    畏惧的种子早早种下,现在只是生根发芽。</p>

    </p>

    南京城。</p>

    看着中的圣旨,朱景逸感觉整个人的天都要塌了。</p>

    不同于其他官员,在政治上还有追求抱负,他早早就过上了养老生活。</p>

    作为一名太极高,遇到事情从来都是一推四五六。</p>

    不做事,就不会犯错。</p>

    在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期间,朱景逸虽然没有取得过亮眼的功绩,但也未出现过大的纰漏。</p>

    即便是偶尔遇上了麻烦,他也会想办法捂住盖子,从来不给朝廷添麻烦。</p>

    这样的表现,在永宁帝眼中,就是靠谱的表现。</p>

    在各方争执不休的时候,永宁帝乾纲独断,直接点了朱景逸的将。</p>

    面对皇帝的信任,不感动是不可能的。</p>

    然而为君效死的念头,他却怎么也生不出来。</p>

    理智告诉朱景逸,总督的位置不好干。</p>

    徐文岳能够压制南方各省的牛蛇鬼神,那是人家有辅政大臣的身份。</p>

    若是不听指挥,徐文岳是真敢杀人。</p>

    靠自身的权势强行施压,才整合了队伍。</p>

    “朝廷的任命,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p>

    师爷,替我起草文书,拒绝这项任命!”</p>

    朱景逸想了想道。</p>

    得罪皇帝,总比捅出大篓子,赔上自己的性命不,还会牵连到宗族。</p>

    以往自诩的知兵,那是为了面子,单纯的吹牛逼。</p>

    从未带过兵,让他上战场指挥千军万马,摆明就是在为难人。</p>

    “老爷,这恐怕不行。</p>

    圣旨上的意思是让你即刻启程,赶赴武昌同徐阁老进行交接,甚至还规定了时间期限。</p>

    学生仔细核对过,这封圣旨上附有多重印章,程序上没有任何瑕疵,绝非是中旨。</p>

    如果拒绝的话,那就是抗旨!”</p>

    中年师爷的话,断了朱景逸的全部幻想。</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