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山河 > 第344章 纳妾之议
    第344章纳妾之议</p>

    温馨的时光,总是短暂的。</p>

    在家中休息了三天,事情就找上了门。</p>

    朝廷无力发放军饷,给了一堆官职,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变现。</p>

    有会钱做官,对商人、地主老财非常有吸引力。</p>

    按理来,应该抢破头才对。</p>

    现实恰恰相反,这种卖官行为,触犯了士子们的利益。</p>

    买官的人刚从总督衙门出来,就遭到了广州士子围攻。如果不是衙门兵丁来的快,连命都没了。</p>

    事发之后,参与打人的士子,全部被捕入狱。</p>

    不等衙门予以定罪,又引出了新的乱子。</p>

    获知消息的两广举子,不断从各地赶来,一起抗议朝廷卖官的行为。</p>

    事情闹大了,舞阳侯心里也犯起了嘀咕。</p>

    放人是不可能的。</p>

    既然人家买到了官职,那么对方就是朝廷命官,要受律法保护。</p>

    伤了朝廷命官,还能够逃脱惩罚,官职的含金量未免太低了。</p>

    大家都知道是水货,后面的官帽子就卖不动了。</p>

    断了这条财路,接下来平叛所需的巨额军饷缺口,可没有地方补。</p>

    严惩闹事的士子,同样后患无穷。</p>

    现在的话语权,掌握在读书人中,得罪了这个群体,能够让他遗臭万年。</p>

    左右为难之下,舞阳侯召集一众亲信到总督府中议事,其中也包括李牧。</p>

    “事情,你们都是清楚的。</p>

    那帮士子每天都来堵总督府的门,现在该如何收场,大家都议一议吧”</p>

    舞阳侯一脸疲惫的道。</p>

    为了筹集军费,勋贵系三大总督都参与到了卖官中。</p>

    只不过湖广刚收复,地方上还乱着,外逃的士子只回去了一部分。</p>

    成国公人在松江前线,闽浙地区的士子,就算想闹事也够不着。</p>

    至于跑到前线闹事,那就是纯粹送死。</p>

    随便制造点儿意外,就可以让他们死在叛军中。</p>

    唯独两广收复的时间早,地方局势稳定了下来,躲避战乱的士子们都返回了故土。</p>

    “总督大人,各地士子这么快完成串联,背后肯定有人指使。</p>

    在事发前,就有士子从各地赶来,摆明存在问题。</p>

    不如派人把领头的抓起来,严刑拷问出幕后之人。”</p>

    督标统领庄辰阳一开口,就把众人吓了一跳。</p>

    如此粗暴的法,就算揪出了幕后黑,也没法令人信服。</p>

    事实上,幕后黑不用查,也差不多能够猜到是谁。</p>

    敢在广州城内搞事情,同总督对着干的,除了那帮抱团的文官,再也找不出第二股势力。</p>

    舞阳侯没有对他们出,不是无法出,主要是不能出。</p>

    权力需要制衡。</p>

    有制衡的权力,才能让上面放心。</p>

    没有他这个总督默许,那帮文官根本汇聚不到一起。</p>

    包括现在,想要拆分文官集团,一样非常简单。</p>

    无论是调整官的内部矛盾。</p>

    “不妥!”</p>

    “现在这种时候,不适合出抓人。</p>

    外面那帮士子,仅仅只是静坐示威,并没有过激举动。</p>

    按照大虞律,没法对他们进行严惩。”</p>

    在提起“大虞律”时,舞阳侯特意加重了语气。</p>

    身份决定立场。</p>

    作为大虞朝的总督,跑去针对一群士子,传出去都会让人笑话。</p>

    纵使要搞人,也要在规则范围内进行,让所有人都没话。</p>

    “总督大人,其实士子抗议,不光发生在两广,京中也曾发生过。</p>

    不过最后被锦衣卫驱散,卖官的工作,也移交给了东厂。</p>

    我们这边的情况不一样,没有东厂恶犬震慑人心,那就只能另辟蹊径。</p>

    士子们抗议朝廷卖官,要求释放参与殴打朝廷命官的士子,主要还是太闲了。</p>

    因为战争的缘故,科考不断被延期。</p>

    不妨放出消息,告诉外界朝廷有意恢复科举考试,分散他们的注意力。</p>

    九成以上士人闹事,都是跟风过来的,他们并不清楚朝廷卖官的内幕。</p>

    让地方官员出面解释清楚,把这项解释工作,作为地方官考核的重要标准。</p>

    完不成任务的,一律视为渎职,上报朝廷予以罢免。”</p>

    李牧平静的道。</p>

    不是他想冒头,主要是这满屋子的官员中,除了少数几名文官外,其余人都是他的旧部。</p>

    大家习惯性的把目光投了过来,继续坐着不动,反倒显得另类。</p>

    “李提督,这么弄会不会动静太大。</p>

    朝廷重开科举,连影子都没有。</p>

    就算要重开,那也要等到战争结束后。</p>

    不然陷入战火中的各省士子,连参加考试的会都没有,有失科考的公平原则。</p>

    如果让大家知道,我们释放的是假消息,反而会进一步激发士子们的不满。</p>

    因此罢免地方官,那就更不行了。</p>

    万一</p>

    右侧次席的中年文官开口质疑道。</p>

    见过胆子大的,没见过胆子这么大的。</p>

    连科举的谣言,都敢放出来,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p>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p>

    如果政治需要,假的也可以变成真的。</p>

    罢免渎职官员,更不用操心。</p>

    大虞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当官的人。</p>

    别看那帮士子闹的凶,如果有会出仕,他们比谁都积极。</p>

    剔除不合格官员后,正好补上精兵强将,扭转官场不良风气。”</p>

    李牧的解释,武将们没什么反应,几名文官却被吓着了。</p>

    真要是这么玩,分化闹事的士子,自然不成问题。</p>

    大家再怎么抵制,也不可能为此事,延误了科举。</p>

    举人们进京赶考,</p>

    “提督大人,这会不会影响不好。</p>

    牵扯的人太多,容易被外界认为,我们排除异己。</p>

    ”</p>

    不等老者完,舞阳侯就抢先打断道:</p>

    “就这么办!</p>

    嘴在别人身上,他们要,就让他们去吧!</p>

    </p>

    老夫行得正,坐得端,不怕遭受非议。</p>

    师爷,替我起早奏折,请陛下重开科举,以安天下士人之心。”</p>

    看得出来,舞阳侯是被气到了。</p>

    以往的时候,放任</p>

    线。</p>

    原本他都准备安排反贼余孽混入其中,搞出点儿事情来,给这帮人扣上逆党的帽子。</p>

    此时有了更好的选择,就没必要玩那么粗糙。</p>

    毕竟,同样的操作,当年在扬州府就搞过一次。</p>

    重复之前的老套路,很容易被人揪出问题来。</p>

    论起喷人的功夫,他真不是那帮文人的对。</p>

    </p>

    插曲结束,李牧回到了府中,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吏部的空白任命文书。</p>

    填上名字,就是朝廷的官员,后续只需向吏部报备即可。</p>

    发生了士子围堵事件,让卖官变得麻烦起来。</p>

    为了分摊压力,拉拢更多的人一起承担压力,舞阳侯选择了分派任务。</p>

    凡是向总督衙门要钱的,全部用空白官身冲抵。</p>

    作为钱大户,李牧中拿到厚厚的一迭空白文书。</p>

    虚衔都不值钱,最便宜的从九品一百五十两,就能够买到。</p>

    往上逐级递增,最高能够买到的正五品虚衔,也不过三千两。</p>

    这还是大虞朝第一次卖官,价格相对要高一些,往后卖的多了,价格大概率还要往下走。</p>

    官服、仪仗、官轿,这些官员的排场,都需要另外收费。</p>

    不想出钱,也可以自己去制作,或者是干脆不用。</p>

    反正都是虚衔,不用去衙门上班,无需讲究那么多。</p>

    实缺直接没有参考标准,京中那边没有卖过,值多少钱全靠经办人操作。</p>

    坦率的,吏部给出的职位,不算太坑。</p>

    职位分布主要在广西、云南、贵州、以及琼州府,偏是偏了点儿,最起码安全还是有保障的。</p>

    如果是让人去辽东,或者是更偏远的宣慰司任职,那才真卖不动。</p>

    “侯爷,您该不会要安插亲信吧”</p>

    看着一迭空白官身,景雅晴忧心忡忡的问道。</p>

    终归是在国公府长大的,哪怕没有进行专门的培养,耳闻目染之下政治敏感度也比普通人高的多。</p>

    朝廷爽快的给了一堆官位,让他们经发卖,在筹集军费的同时,也是对他们一次考验。</p>

    虚衔还好,只要有人给钱,卖给谁都一样。</p>

    关键在那些实缺上。</p>

    倘若安插一堆亲信进去,那就是政治自杀,正好中了文官的陷阱。</p>

    迫于战争需要,短时间内大家会装聋作哑。</p>

    一旦战争结束,御史们的弹劾满天飞,想洗都洗不干净。</p>

    “放心,你家夫君不傻。</p>

    虽是在卖官,可同样是有门槛限制的,并非什么人都能买。</p>

    吏部定下了规矩,从九品的实缺官职,最少也要童生才能担任。</p>

    县令这种要职,最低要求秀才功名。</p>

    我的那帮部下,十之八九都是半文盲,有功名之人寥寥无几。”</p>

    李牧一把搂住景雅晴道。</p>

    作为关中大族,真要是想安插亲信,肯定是能找到满足条件的人。</p>

    人不足,那是培养出来的嫡系亲信,满足条件的不多。</p>

    大虞尚未崩溃,现在天下最有才学那帮人,还是在往朝廷中卷。</p>

    愿意投奔武将的读书人,寥寥无几。</p>

    那些秀才举人过来,也是想当幕僚师爷,而不是到</p>

    时成熟了,大家还是要参加科举夺取功名。</p>

    举荐的官职,大家都要担心影响后期发展,买来的官就更受嫌弃了。</p>

    想要安插亲信,掌控这几个省的基层,除非依靠宗族的力量。</p>

    不过那么干的话,正常人都会发现问题。</p>

    事实上,向地方衙门安插亲信,李牧一直都在干。</p>

    有功劳的退役伤兵,许多都回乡担任了巡检、捕头、典史、驿丞</p>

    前面朝廷为了节省赏银,赐下了一堆虚职,不少老兵都成了官。</p>

    安排他们进地方衙门任职,担任的还是不入流吏,谁也挑不出毛病。</p>

    许多偏远州县,主官长时间空缺,就是这些人在主持县中工作。</p>

    本来就完成了渗透,根本没必要再来一次。</p>

    某种意义上来,朝廷搞出来的卖官,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他对地方的掌控。</p>

    因为购买这些偏远州县官职的,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大户,在地方上影响力本就不。</p>

    让这些人担任了主官,围绕着县中主导权,少不了一场龙争虎斗。</p>

    “侯爷知道就好。</p>

    宦海争斗惨烈,一着不慎满盘皆输。</p>

    对了,族中许多长辈来信,询问您的子嗣问题。</p>

    要不然的话,您再纳几房妾吧”</p>

    景雅晴柔声道。</p>

    侯府的主母不好当,不光要打理好后宅,还要安排好人情往来,应付族中的各种关系。</p>

    上面没有公婆,她倒是没有受到过委屈,唯独子嗣上成了短板。</p>

    封建王朝子嗣问题,外界的压力不会冲着李牧来,全部压在了她身上。</p>

    “无需理会!</p>

    为夫长年在外征战,此事怪不得你。</p>

    何况庶嫡有别,真要是诞下了庶长子,也是一件麻烦事。”</p>

    李牧当即拒绝道。</p>

    左拥右抱,没有几个男人能拒绝,但现在明显不是时候。</p>

    主帅是军队的灵魂,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部队发展。</p>

    一旦他带头纳妾,</p>

    何况身份地位到了他这份儿上,就算是纳妾,妾室身份也不会是普通人。</p>

    只要放出风声,愿意和他联姻的勋贵世家,文官大族多得去了。</p>

    嫡女不一定能娶到,但庶女肯定可以任他挑选。</p>

    景李两家的政治同盟,还需要侯府的下一代继承人来巩固。</p>

    在诞生嫡子前纳妾,很难不让景家人多想。</p>

    在谋划安南的关键时刻,一动不如一静。</p>

    “侯爷,这是你自己不要的,可不能怪我善妒。”</p>

    景雅晴眼睛一转道。</p>

    她和李牧的感情很好,如果不是顾忌名声,根本不想第三者插足。</p>

    现在李牧自己拒绝,正好顺了她的意。</p>

    不过在惊喜的同时,眉宇间又多了一缕愁容。</p>

    迟迟不诞生嫡子,纳妾是早晚的事情。</p>

    勋贵世家之中,类似的事情,发生的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