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复山河 > 第345章 半年后
    第345章半年后</p>

    提督府。</p>

    “老爷,这些拜帖都是最近这些日子,想要拜在您名下士子递的。”</p>

    兰林杰指着堆满案牍的名帖道。</p>

    众多读书人投奔,李牧脸上没有任何笑容。</p>

    文武界限分明,除非了没有人脉的寒门子弟,其他读书人都不会投在武将门下。</p>

    他这样的实权侯爵,情况要好一些,但也仅仅是那么一丢丢。</p>

    虽然能够举荐人做官,但这些人打上了他的标签,入仕之后发展空间非常有限。</p>

    文官们会默契压制这些人的发展。</p>

    要么按住位置不让动,要么玩儿明升暗降,把人打发进清水衙门。</p>

    如果只是这些,倒也不算什么。</p>

    能够当官就不错了,还挑剔啥呀!</p>

    清水衙门的官,那也是大虞朝的官。</p>

    发展上限低,那是指入不了内阁,无法担任六部尚书、左右督察御史这种要职。</p>

    混成三四品大员,还是有会的。</p>

    就算受人鄙视,在官场上的处境,也比纯粹的草根强。</p>

    真正让大家望而却步的,主要是想要获得推荐的难度高。</p>

    不光要有足够的能力,还要跟着卖命十几年,才有这个资格。</p>

    有能力的人,在哪儿都能混的开。</p>

    同样是给人做幕僚,投奔文官大员,就比武将强的多。</p>

    倘若跟对了人,直接获得一张进士入场券,几乎可以是保送通关。</p>

    完全符合规矩的正途科举入仕,仕途发展前景远不是举荐能比的。</p>

    “这帮家伙该不是以为,本侯中的官职多,混个熟脸就不用掏钱了吧”</p>

    李牧忍不住笑骂道。</p>

    朝中大员可以举荐贤才入朝为官,但这是要承担政治风险的,且名额数量有限。</p>

    赌上十几二十年青春卖命,最后白忙活一场的不在少数。</p>

    朝廷拿出来售卖的官职,那就不一样了。</p>

    只要符合吏部的条件,卖给谁都可以,后续发生的事情,主持卖官之人也不用承担责任。</p>

    “侯爷,不全是想白混的,也有肯出大价钱的。</p>

    只是他们的条件,距离朝廷规定差了点儿。</p>

    时间太短了,他们担心等捐个监生的程序走完,职位早就卖了出去。</p>

    所以备上了厚礼,希望您能把位置多留一段日子。”</p>

    听了兰林杰的解释,李牧瞬间发现了吏部设置买官门槛,存在系统性漏洞。</p>

    普通人无法直接买官,但是监生可以,而监生在大虞是可以钱购买的。</p>

    折腾一圈下来,就为多收一份钱。</p>

    “可以,不过他们的买官价格,要额外增加三成。</p>

    一应款项,必须提前支付。</p>

    拿到了监生身份后,再给他们发放官身。”</p>

    李牧面无表情的道。</p>

    事实证明,这世上真心不缺想当官的人。</p>

    地方再怎么偏僻落后,也吓不住本地的豪强富商。</p>

    搞不好这些人买官,钱还是宗族给凑出来的。</p>

    再穷的地方也有油水,随便扒拉几下,成本就收了回来。</p>

    哪怕不贪污,官员的身份,也是一层保护。</p>

    尤其是对富甲一方的海商来,能够在沿海地区当县令,相当于获得了一个合法的走私口岸。</p>

    捋顺了思路,李牧默默拿出价目表,在上面做起了修改。</p>

    内陆地区的偏远穷县,只收几千两没毛病,沿海地区带港口的县最少加一个零。</p>

    卖出去的不是官,而是商人最缺的安全感。</p>

    坦率的,大虞朝在卖官方面,还是缺乏经验。</p>

    换成了满清的专业团队,人家直接卖候补官职。</p>

    看似单价不高,但是架不住候补人数多。</p>

    想要补上实缺,需要用来打点的钱,往往比买官的钱更多。</p>

    舍不得掏钱运作的,那就一辈子排队等候。</p>

    侥幸拿到了实缺,地方也充满不确定性。</p>

    想要去好地方,还要额外加钱,等待会。</p>

    相比之下,大虞朝就老实多了。</p>

    岗位都是明码标价,实缺的任职地点,也是坦然告知。</p>

    “侯爷放心,学生下去之后,立即把您的意思告知他们。</p>

    想来大家不会拒绝您的善意。”</p>

    兰林杰当即回答道。</p>

    商贾的政治地位低,任何改变门第的会,他们都不会轻易放弃。</p>

    两广地区的商贾,都要看李大提督的脸色。</p>

    无需刻意针对,仅仅让</p>

    即便是地方大族,现在遇到军方,也要夹着尾巴做人。</p>

    原来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构建的基层权力构中,到处充斥着军方的影子。</p>

    没有引起反弹,主要是被叛军给杀怕了。</p>

    </p>

    武昌会战结束后,东南各省局势逐步趋于平稳,北方的边军在努力奋战一月之后,也在徐州停下了脚步。</p>

    除了蜀地大战依旧激烈外,大虞进入了难得的平静期。</p>

    处理完中的政务,李牧继续投入到造人大业中。</p>

    关心他继承人的,比预想中多得多。</p>

    除了李氏宗族催生外,景家也格外关注。</p>

    事关两家的联姻,这个继承人直接关系到,政治同盟能否延续的问题。</p>

    下属更是眼巴巴的望着,希望他能够早日诞下继承人。</p>

    倒不是大家想要干什么,主要是有这个纽带,未来大家才能在朝堂上继续抱团。</p>

    就连永宁帝,也跟着凑热闹,赐下了不少药材。</p>

    究竟是为了关心下属,还是希望他多个软肋,又或者是其他想法,谁也不清楚。</p>

    不过一应药材,李牧通通都没有用,主打顺其自然。</p>

    时光飞逝,一晃就过去了半年,广州的天气进入了烈日炙烤模式。</p>

    “侯爷,好消息!”</p>

    “夫人有身孕了!”</p>

    听到这个好消息,对丫鬟的鲁莽闯入,李牧直接选择了忽略。</p>

    “快带我过去!”</p>

    不紧张不行,两世为人这还是第一次当父亲。</p>

    景雅晴此时怀孕,甭管这一胎是男是女,都具备非常强的政治意义。</p>

    两人身体正常,就可以一直生下去,直到嫡子诞生。</p>

    在推崇多子多福的时代,只要身体不出问题,正妻是不会避孕的。</p>

    生的越多,在宗族中地位越高。</p>

    嫡子数量不多,才会搞出一堆庶子来。</p>

    主要是婴儿成活率低,能不能养大成人,谁也无法保证。</p>

    最佳选择就是多生几个,中途就算夭折了一两个,也不是什么大问题。</p>

    </p>

    南京城。</p>

    吞并了楚国的遗产后,吴国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p>

    </p>

    然而一众吴国高层,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p>

    少了楚国这个盟友充当肉盾,他们就要独自面对官军的四面围攻。</p>

    眼瞅着秋收临近,所有人都知道新一轮的大战即将爆发,南京城的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p>

    “陛下,刚刚收到消息,伪帝在北京城,活剐了楚王。</p>

    行刑持续了三天,一共割了三千多刀,尸首”</p>

    杨敬仁吞吞吐吐的道。</p>

    话间,兔死狐悲的情绪,直接涌上心头。</p>

    楚王卫嘉瑞死的太惨了,直接被割成了白骨,足以证明士大夫们有多恨他。</p>

    朝廷对楚王下了狠,大概率也不会放过他们。</p>

    一旦造反失败,在场的所有人,都别想有好下场。</p>

    “卫兄,你死的好惨啊!”</p>

    “朕在这里立誓,定要用伪帝的人头,祭奠你的英灵。</p>

    ”</p>

    傅皓轩当着百官的面,表演了一出兄弟情深。</p>

    甭管过去有什么恩怨,随着卫嘉瑞的死,一切都烟消云散。</p>

    眼前这一幕,一半是为了演给楚国旧臣看,一半是真情流露。</p>

    在起义之前,同为白莲教的高层,他们私交还是非常不错的。</p>

    就算偶尔有些矛盾,那也只是口舌之争。</p>

    在教主的调和之下,通常都是一顿酒的问题。</p>

    起义初期,更是肝胆相照。</p>

    一直到白莲圣国建立之后,因为各自的利益,才逐步分道扬镳。</p>

    “陛下,节哀!”</p>

    群臣齐声劝道。</p>

    一些楚王旧部,眼泪更是哗啦啦的流了下来。</p>

    卫嘉瑞死了,现在他们不用担心皇帝猜忌他们心向旧主。</p>

    皇帝都带头表演,大家现在表现的越是深情,越能证明自己的忠义。</p>

    背楚投吴的心理障碍,此时也随风消散。</p>

    “礼部,按照王侯之礼,给楚王治丧。</p>

    先立一个衣冠冢,等到迎回了楚王遗体后,再进行下葬。</p>

    责令宫人准备好祭品,朕要亲自祭奠卫兄。”</p>

    傅皓轩当即下令道。</p>

    给死人礼遇,就是对活人的尊重。</p>

    大战在即,需要团结人心。</p>

    刚刚收编的楚王旧部,必须要给稳住了,不然后续的仗没法打。</p>

    “臣遵旨!”</p>

    礼部尚书胡宇哲当即回应道。</p>

    尽管他这种传统士大夫,对卫嘉瑞这种反贼头子没有任何好感,可到了义军队伍中混,就必须强行改变观念。</p>

    皇帝既然开了口,那么一应礼仪,半点儿也不能疏忽。</p>

    “陛下,伪朝正在厉兵秣马,秋收之后大战必然爆发。</p>

    我朝的准备,尚且不充分。</p>

    一旦打了起来,怕是会吃不的亏。”</p>

    兵部尚书范修文忧心忡忡的奏报道。</p>

    吴国在继承楚国遗产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不的伤亡。</p>

    参加武昌会战的十万大军,就被官军给打残了,幸存者不过十之一二。</p>

    后面尹牧风靠收拢楚军溃兵,加上拿民夫充数,才勉强凑满了编制。</p>

    为了大局着想,傅皓轩选择了假装没看见。</p>

    这种事情,糊弄自己没问题。</p>

    拿出去糊弄敌人,那就要出大事。</p>

    收编过来的楚军,除了人数众多外,真实战斗力其实不怎么样。</p>

    主要是军心士气被官军打没了,纵使休整了几个月,依旧没有恢复过来。</p>

    带着这样的部队上战场,想要击败官军,难度实在是太大。</p>

    “范爱卿的不错,我们的准备确实不够充分。</p>

    诸位爱卿,可有破敌妙策”</p>

    傅皓轩开口询问道。</p>

    不同于以往的大战,这一次事关吴国生死存亡,他们根本输不起。</p>

    “陛下,官军也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p>

    李牧那贼子立下了的战功太多,其他虞军将领嘴上不,心里肯定也有意见。</p>

    伪朝中还有一帮见不得人好的文官,我们也可以利用起来。</p>

    此前几次释放谣言,均以失败告终,那是谣言太过离谱。</p>

    李贼又是勋贵子弟,直接勾结圣国造反,根本不会有人信。</p>

    不如退而求其次,安排人吹嘘他的功绩,将他捧杀。</p>

    功高震主,没有几个人不怕。</p>

    从两广搜集到的情报,李牧那贼子的夫人刚怀孕不久。</p>

    一旦舆论风波造了起来,为了避嫌,他很可能会选择留在广州。</p>

    少了这个大敌,接下来的会战,我们胜算最少能增加五成。</p>

    除此之外,辽东镇和朝廷的不和,也可以给利用起来。</p>

    作为大虞朝唯一的藩镇,他们最怕兔死狗烹。</p>

    略施计,就可以让他们在作战中保存实力。</p>

    ”</p>

    胡宇哲淡定的给出了解决方案。</p>

    在大虞官场混迹半辈子,里面的门道,他太熟悉了。</p>

    现在提出的措施,全是针对敌人弱点,给出来的方案。</p>

    “胡大人的计策甚妙,不过这只能削弱敌人,想要大败敌军依旧非常困难。</p>

    想要覆灭大虞,还需要更多的盟友加入。</p>

    前面我们派出去的使臣,陆续从各地返回,取得了显著成果。</p>

    大虞的一众邻居,纷纷表示秋收之后,要送一份大礼给他们。</p>

    尤其是安南人,对大虞最是不满。</p>

    伪帝之前为了一件事,砍了安南使团代表的脑袋,更是惹怒了安南人。</p>

    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复仇,正好给了我们会。”</p>

    丞相钭瑞宇面无表情的道。</p>

    引狼入室这种事,最是不受人待见。</p>

    稍有不慎,就会惹出大乱子。</p>

    不过没有办法,明知道是饮鸩止渴,有时候也得喝。</p>

    扛过了眼下这关,才有会去考虑后遗症。</p>

    “嗯!”</p>

    “两位爱卿给出的建议,都非常有战略价值,其他人还有不同意见么”</p>

    傅皓轩再次询问道。</p>

    两人给出的方案,同他预想的差不多。</p>

    没有第一时间决定实施,主要还是不想背负骂名。</p>

    只要自己不出口,那么后面就有会洗白。</p>

    至于参与讨论的一众大臣,自然是最好的背锅侠。</p>

    “陛下,蜀地的局势正在发生变化,官军大概率守不住成都府。</p>

    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联合东王,两夹击湖广。”</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