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这致富能是实至名归</p>
四月三十号,今天李龙没去卖鱼,而是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呆着。</p>
昨天没下,给陶大强专门了一下,陶大强便趁着这个会正好休息一天。</p>
前面十来天,队里这些逮鱼的一个个起来,最终又一个个散去。</p>
最开始的王财迷都没坚持住,他还有地里的活,加上被那些人降价气得不行,和别人吵的时候又被人骂过,这就放下了。</p>
这时候他就想起来当初李龙提醒的那些话了。但知道了又有啥用,后面知道问题所在,他还明着和大家了,价格统一不要变,这样大家才能赚到钱。</p>
明明大家都答应的好好的,但一到卖鱼的时候,一个降价比一个狠,最后鱼就臭掉了。</p>
现在还在坚持逮鱼卖鱼的,只剩下两个,一个是孟志强。他最开始跟着王财迷逮鱼,算是尝到了甜头。虽然自家不吃鱼,但不妨碍他确定逮鱼卖的确赚钱。</p>
降价的时候他也降了,但孟志强聪明,或者他身后的媳妇聪明,降的时候一直跟着降,哪怕一天块八毛钱,也坚持下来,到现在只剩下的两家,价格又升了上去。</p>
一天六七块的固定收入,让孟志强很开心——他现在固定三条,在海子边上逮的鱼不多,但很知足。</p>
另外一个名叫陈水生,四十多岁,是前两年从口里老家过来,本身就生在鱼米之乡,会撒会逮鱼,下粘也是拿把掐的,一上就三条,虽然到不了海子中间,但因为踩水厉害,比孟志强他们逮鱼多,去的也早,一天能弄个十几块钱。</p>
能坚持下来,以后至少在这方面赚钱家用是没问题的。其他人要么是借钱买,结果卖了两天鱼还没把钱赚回来就放弃了,要么就嫌累,觉得每天起早贪黑跑那么远挣块八毛钱划不着,就不干了。</p>
李龙猜测这基本上就是固定模式了。等后面生活富裕了,肯定还会有人加入,当然也可能会有人离开,但只要海子在,“渔民”这个行当就不会消失。</p>
李龙上一世离世前,那几年不能出村的时候,他没事就跑去逮个鱼,反正海子那边也跑不了多远,看村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其他人都羡慕,但羡慕也只能眼红。都知道海子里鱼好吃,洪水冲坝后海子里只有鲫鱼,大的都少,但味道还是一如即往的好。</p>
那些人羡慕有啥用他们还是不会下。</p>
在李龙看来下有什么会不会的直接把扯开撂水里都行啊,但隔行如隔山,在他看来简单的和一加一等于二的事,在别人看来就很神秘,很难解。</p>
今天之所以不去下逮鱼卖鱼,是李建国被乡里评为致富能,要到乡里参加表彰。</p>
正好地里没活,李龙便提议今天干脆赶马车去乡里,等李建国开完会,一家人一起去县里,照个像,买些东西,逛逛街。</p>
李娟要上学,就去不了,李强的学前班倒是可以请假,不过让大家很意外的是,李强竟然不请假,他他要好好学习,等秋天上一年级哩。</p>
李龙听到这话挺欣慰的,家伙竟然能抵抗得住上街的诱惑留着上学,这不是一般的厉害啊。</p>
当然,上一世李强也厉害,算是全村第一个考上一本重点大学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主见。</p>
“那等暑假的时候,李娟和李强都放假了再去一次。”李龙道,“中午强强就去老罗叔那里吃饭好了。”</p>
这事就这么定了。</p>
县城李青侠还逛过,杜春芳没逛过,她虽然不喜欢逛,但听了李青侠了县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也想过去看看。</p>
梁月梅本身也是不想去的,李龙一句“我大哥今天拿荣誉了,那你们两个不得去照个像纪念一下”,这话一,梁月梅就心动了。</p>
谁能想养个猪还能养出个“致富能”来</p>
其实对于队里报李建国到乡里这个“致富能”,也是有人有争议的。队里开会讨论的时候,作为村民委员,李建国是一点也不表态,他听大家的,然后作为候选人就退场。</p>
结果就有人不愿意,李家为啥能评致富能</p>
许从军直接就怼了回去:</p>
“只要你家养八头猪,就不鹿、狍鹿子和野猪了,就八头猪,我就能给你报上去——一头猪咱就不算多,年底卖八十块钱,那八头多少六百多,现在队里谁家能拿出来”</p>
能拿出来的还是有的。有老住户还是有家底的。</p>
但这话能出来吗那也不是这一两年挣出来的啊,是以前的积存。</p>
李家是实实在在的就这一年挣出来的。而且大家明眼都知道这钱大多还是李龙挣出来的。</p>
“那是他兄弟的本事”</p>
“那他分家没”许成军问,“伱就李家二分家出去没有那猪是他喂的还是他哥家里喂的”</p>
没人话了。</p>
其实许成军也清楚,之所以有人反对,是因为评为致富能,乡里是有奖励的。</p>
听是一辆自行车。</p>
那谁不眼红</p>
白得一辆自行车啊!一百多块钱,还不要票!</p>
往年一年到头能剩下多少钱</p>
但眼红也没用,人家有个能干的弟弟,本人种地也没得,况且还是队里的元老——这队里的地都是李建国他们一米一米丈量出来的。</p>
老一帮人没有一个人会不支持,年轻或者后加入的虽然有意见,那也没用。</p>
实力和名气在那里放着,别人不行。</p>
李建国被推选到乡里后,乡里一评估,还真就成了。毕竟养猪就算了,全乡养猪的专业户就有六七个,大队就有两个。</p>
但还养狍鹿子、养鹿、养野猪,那就稀罕了!</p>
管种养殖的副乡长还有空过来看看,估计是五一之后了。</p>
如果只是猪的话,这致富能评起来还真有点玄乎,但加上狍鹿子、鹿后,就不一样了。</p>
那家伙可比家猪贵多了!</p>
李建国穿着短袖衬衣——这是梁月梅给做的,用李龙上次带回来的布,蓝布裤子,脚上是一双皮鞋,这是李龙买的,原本李建国不要,李龙的道理很简单:</p>
“你都是致富能了,穿个皮鞋咋了不然咋给别人作表率”</p>
他这么一,李建国也就穿上了。</p>
一家人去了乡里,李建国参会,李龙牵着马车带着家人慢慢往县里去。到时李建国自己领了自行车,可以骑着去县里和他们会合——乡里致富能发辆自行车,这已经是宣传出来的事情了。</p>
乡里因为距离县里近,没啥逛的,还是去县里比较好。</p>
</p>
李龙前天悄悄给父亲给了五十块钱,又给了大哥五十块钱,两边都不要,李龙是硬塞,明天到县里,咋也得买点东西,那时候他钱不合适。</p>
李青侠和李建国其实都挺不好意思,按他们应该照顾李龙,现在李龙给他们钱,他们是真不好收,不过李龙才不管那么多,里有了,自己过得好了,自然也希望家里人过得好。乡里开大会,参加的人是乡里的干部,附近的村民。乡的大礼堂能坐不到一百人,这时候坐得满满的。</p>
李建国边上坐的是隔壁队里的程长征,也是养猪专业户,他家养了十一头猪,其中有一头是大的。两个人坐在一起,会议还没开始,李建国就跟他悄悄聊:</p>
“你咋喂猪的”</p>
“饲料啊,草啊,”程长征悄声,“我猪场建的离队里远,那里荒地多,我偷偷种了一些甜菜、打瓜,就指着这些喂猪哩。”</p>
李建国心里有谱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办法,政策放开了,养猪以前是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现在却成了被表彰者,这致富成了头等大事,这是好事。</p>
“老李,听你还养了鹿、狍鹿子,那玩意儿值钱啊!”程长征一脸的羡慕,“鹿茸、鹿鞭都值钱,你那哪搞的”</p>
“我弟从山里抓的。”李建国笑着,一脸自豪,“还有是他山里的朋友送的。”</p>
“送的有人还送这个”程长征一脸的惊奇,“那多好的交情,能送这个”</p>
“还真是过命的交情。”李建国含糊的,“我也没细问。”</p>
“你家好福气。”程长征感叹着,“我倒是想养,就是没门路啊。”</p>
李建国没接这话头,这玩意儿谁也不知道咋养,现在老罗也是自己摸索着养,能不能养活还不知道。</p>
再了,这鹿人家能给李龙,那是李龙的造化。自己是不能多的。</p>
表彰大会很快开始,这时候还没那么多的“程序”,领导讲话,表彰,李建国戴着绶带上台,领了一个证书,和一个代表自行车的钥匙。</p>
这时候李建国是真的自豪,自己半年的辛苦,算是有了一个认可和回报了。</p>
他决心好好养猪,致富这条路,要好好的走,往宽里走!</p>
会议时间不长,半个时结束,李建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绑着大红的自行车。</p>
乡里新分来的宣传干事姜至渝拿着海鸥相给每个人照相,在照完合影后,径直走到了李建国跟前。她把照相挂脖子上,拿着笔和本子,准备采访李建国。</p>
李建国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但那都是场面,何曾被采访过啊,况且对面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干部,他颇有点足无措。</p>
“李建国同志,听你的养殖场不仅养了猪,还养了鹿和野猪,请问你是怎么想起来搞特色养殖的你对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想法”</p>
李建国被这问题给问的有点懵,想了想才:</p>
“我一开始啊,就想着做个养殖专业户,至于你的那个什么特色养殖,那是我弟李龙搞的,他经常在山里打猎、采购,对了,他是县供销社的采购员,所以有任务——嗯,主要还是他在弄。我就主要是喂猪”</p>
姜至渝这就有点意外。采访农民通常很难直接得到想要的答案,她也只是希望能够从李建国的只言片语中进行一些总结和放大。</p>
只是没想到这其中还另有其人,她对这个李龙就有点好奇了。</p>
李建国推还有急事,匆匆骑着往街上去了。</p>
“这李建国可以啊,会骑车子。”有人感叹。</p>
“人家家里有车子的。”程长征笑着,“他弟弟早几个月前就买车子了,一家人都能挣钱,不一般!”</p>
全乡表彰十个人,十个人里只有两个会骑,其他的就开开心心的推着自行车回家去了。</p>
姜至渝任务没完成,倒也没什么失落,她打算等有空了,去李建国家里看看,实地采访一下。这种特色养殖如果自己抓准了脉络,不定能写篇大稿呢!</p>
李建国骑着车子到了百货大楼,就看着李龙守在马车边上,家里其他人都在,在聊着天。</p>
“咋不进去啊”李建国下了自行车问。</p>
“我们也刚到,再了,我得看着马车,老爹老娘不想进”李龙笑着,“行了,现在你来了,你们一起进吧。”</p>
李建国也没推辞,带着妻子和父母,进了百货大楼。</p>
李龙给七十六号给着草,他已经给马擦过汗了。</p>
到了夏天,七十六号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地里干活,他无论是到山里还是去石城,都没带上,和马的关系有点疏远的感觉。</p>
等了有二十几分钟,李建国四人就从百货大楼里走了出来。梁月梅里拿着一方头巾,杜春芳则是提着一双鞋,都挺开心。</p>
李青侠也有一双鞋,李建国则是提着一个黄挎包,包里鼓鼓囊囊的,李龙猜测应该是给李娟和李强买的零食。</p>
“买好了走,去照像。照完像,我请你们吃饭。”李龙笑着,“今天是我哥的大日子,得好好庆祝一下!”</p>
“啥大日子胡!”李建国笑骂,“能这么吗”</p>
“那咋不能”李龙也笑着,“乡里表彰这只是第一步,争取后面到县里表彰,州上表彰,那就更厉害了!”</p>
“咳!那可不敢。”</p>
“想想总可以嘛。”</p>
国营照像馆这时候人还不多,李龙先在外面看着车子,先是老爹老娘的合照,单人像,然后李建国两口子照旧,最后把李龙拉进去照了个单人,再来了一个合影。</p>
照完相,李龙先带着家里人把马车和自行车都放到了大院子里,锁好门再步行去大肉食堂。</p>
“那院子龙你管着”杜春芳有些不理解,声的问。</p>
“一个口里老头,院子让龙管着,人去口里看儿子了。”李青侠代李龙解释,“那么大院子,要也是好地方”</p>
李龙心,等再过两年再给你们那院子是咱的吧,现在挺吓人的。</p>
李龙头两天逮鱼给钟国强这边送了一些大鲤鱼,钟国强很满意,今天看李龙带着一家人过来吃饭,笑着要送他们一个菜。</p>
李龙自然是没问题,李青侠、李建国和梁月梅都见识了,杜春芳倒是头一次见一个领导还能客客气气的和李龙打招呼法。</p>
感觉挺有面子的。</p>
为了庆祝,李龙多要了几个菜,有钟国强在,李青侠和杜春芳都不好话,直到李建国给李龙:</p>
“龙,差不多了,再多了吃不完了。”</p>
李龙这才笑着:</p>
“行,等娟和强强放假的时候,咱再来,那时候再多点些!也让家伙们好好吃一顿!”</p>
这顿饭在李龙看来,是自己家一个阶段的结束,也代表着更好的日子,已经到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