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218章 借钱?可以,不过拿东西来换!
    第2章借钱可以,不过拿东西来换!</p>

    过了五月,天日渐热了起来,也长了起来。</p>

    这些天李龙每天都会在下午去下,早上早早起来取择鱼卖鱼。石城那边的市场人流量大,而且是虹吸着附近几个县市区,因此基本上不存在鱼卖不掉的情况。</p>

    沟鱼在经过大半个月的热销后,慢慢归于平静,而鲤鱼、五道黑和鲫鱼依然是大家比较喜欢的。</p>

    李龙每周会给大肉食堂送两趟鲤鱼,钟国强都是当场付钱,非常痛快,这让李龙觉得这个合作对象的确可以延续下去。</p>

    他也尝试着去往石城几个国营饭店兜售自己的鱼,但除了一家可以让李龙一个星期送一次鱼外,其他的对李龙的鱼都不怎么感兴趣。</p>

    李龙猜测他们应该是有固定的合作伙伴,或者本身就是国营单位,这时候也是有国营渔场的,所以对个人卖鱼还是不放心。</p>

    所以他就干脆坐地老街,基本上每天一趟,一个星期偶尔休息那么一两天。</p>

    但往往休息的时候,第二天去卖鱼,就有老客户来问为什么头来没来。</p>

    有些人不吃肉,就喜欢喝鱼汤,成习惯了。有些人鱼腥,但有些人就喜欢鱼的那个腥气,这也正常。</p>

    李青侠基本上不跟着李龙去卖鱼了,他迷上了骑自行车。李建国的新自行车骑回来后,就成了他的专属。李青侠每天都会去居民点南面的麦场那里练车子。</p>

    孩学骑二八大杠自行车的时候,通常都是从掏腿开始,一扶车左把,一抓着座包,把腿从三角架里伸进去,踩着右边的蹬子,然后开始骑,这样容易掌握平衡。</p>

    但大人学骑自行车,通常都是直接跨坐上去,一脚点地一脚踩着右蹬子,慢慢掌握平衡着开始骑。</p>

    李青侠平衡感觉挺不错,一天就能慢慢骑了,但下意识还会看脚下,害怕蹬不上,所以就天天在麦场上练。</p>

    杜春芳就坐在院子里,不时唠叨着李青侠也不干活,天天就知道练车子,直到有一天李青侠非要骑自行车带着她去麦场转一圈的时候,她才突然发现,原来丈夫已经能骑着车子带人了。</p>

    “等回老家,咱也买一辆,我骑上带着你去赶集!”这是李青侠的话,像是保证,又像是宣誓。</p>

    杜春芳再也不唠叨丈夫的话了。而她在院子里也变得更加勤快起来,剁猪草,收拾柴火,早起烧水。李建国和梁月梅两个人的辛苦她都看在眼里,哪怕儿子算是“好吃懒做”的,其实也每天早早就爬起来去取,然后骑两三个时的车子去卖鱼。</p>

    虽然每天都是笑脸,但杜春芳知道那地方远,辛苦是肯定辛苦的。</p>

    一家人都在努力,这日子有什么可能过不好呢</p>

    这天早上,李强爬起来,揉了揉眼睛,听到外面大家都在择鱼、评论鱼大的声音,便穿上衣服快步跑了出去。</p>

    李娟已经在吃饭,一边吃嘴里还在念叨着一些数字。李强知道这是期中考试结束了,李娟在背一些前面错的题的公式,公式是啥他也不知道,但知道很重要。</p>

    “强强,去洗脸,然后过来吃鸡蛋。”</p>

    “为啥吃这么多鸡蛋”强强有些意外,主要还是看到锅台那里摆着一盘子鸡蛋,他有点懵,以前煮都煮两个,他和姐姐的,今天怎么这么多</p>

    “因为今天你过生日啊。”梁月梅笑着,“所以给你煮一盘鸡蛋,想咋吃就咋吃”</p>

    李强欲哭无泪,他已经看到了姐姐李娟的笑,开玩笑的那种笑——其实他不馋鸡蛋啊。</p>

    村里的其他娃娃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吃到一个煮鸡蛋。家里的鸡下的蛋都是要攒起来等货郎过来卖的换日用品的。</p>

    李家原本也是这个打算,但李龙能赚钱之后,鸡蛋的这个作用就没了。</p>

    李建国和梁月梅也相信了李龙吃鸡蛋、吃肉能长大个子、长壮实的话,所以家里鸡下蛋后,基本上李娟和李强两个,每天一人一个鸡蛋,不雷打不动吧,但基本上能保证。</p>

    所以李强比同龄人要高半头,这是真的。</p>

    问题是这玩意儿天天吃,它也容易吃够啊。所以李强看着那盘子鸡蛋,真就感觉此生无恋了。</p>

    “咋不想吃那可不行!”梁月梅笑着,“过生日哩,必须得吃,吃一个也行。”</p>

    “那就吃一个。”李强端着盘子,要把鸡蛋分给家里其他人。</p>

    “大家都占着哩,伱先吃。”李龙一直偷笑着看着这一幕,等李强端起盘子立刻道,“行了,你快吃吧。”</p>

    等李强吃完,李龙他们也把鱼择好分好了,然后就准备去卖鱼。</p>

    李娟已经背好书包,扎好头发,等在自行车边上了。</p>

    李龙像变戏法一样从背后掏出一个塑料铅笔盒来递给李强:</p>

    “强强,这个给你,生日礼物。”</p>

    “哟,强强还有生日礼物啊!”李建国笑着,“这啥啊”</p>

    “带磁铁的铅笔盒!”李强知道这个,班里有学生有,炫耀了好些天呢,他兴奋的大声:“谢谢叔!”</p>

    “行了,爱惜一些,好了,娟,咱走吧!”</p>

    李龙和李娟离开,李强还爱不释的把玩着那个铅笔盒,他把自己原来的那个铁笔盒取出来,把里面的笔、橡皮都转进了新笔盒里,那新铅笔盒上面还着一一块塑料板,上面有一个熊猫的画,直看熊猫是站着,侧着看熊猫就是坐着的,太漂亮了!</p>

    “行了,快装起来吧,呆会儿要迟到了!”梁月梅催促着,“再玩就给你收起来不让用了。”</p>

    “不行!这是叔给我的!”李强大声着,把铅笔盒塞进了书包,背起,一溜烟的跑了。</p>

    李建国套上马车准备干活的时候,院子门口来了一个人。</p>

    秦家杰,村子里的老住户,比李建国他们晚来几年,算是生产队成立后入驻的第二批住户。</p>

    他过来是一家四口一起过来的。他,妻子,两个女儿。</p>

    到队里后又生了两个儿子,算是“大家庭”。</p>

    </p>

    “老秦,啥事”李建国把马车拴好,走到院门口,问道。</p>

    两家关系不算近也不算远。秦家杰家在另外一个居民点,俗称东庄子。“老李,这老家那边有点事,能不能给我借些钱”</p>

    李建国现在觉得自己的弟弟,真是个人精啊。他里钱并不多,当然也没啥开销,但这钱无缘无故的借出去,总得有个法。</p>

    所以李龙很早前就给他过,队里肯定会有人过来借钱,到时要借钱的话,就把事情推给他。</p>

    李建国当时就问李龙是推辞还是其他办法,李龙,不推辞,借钱可以,拿东西或拿活来换。钱不能白借。</p>

    李建国在队里人缘不错,别人过来借钱,他里要有,那磨不开面子,可能就会借了。</p>

    但他里没钱,钱在李龙里,李龙又是一个大人,那什么话都好。</p>

    李建国觉得这样对不住李龙,李龙却,这对自己是有大好处的,对队里人也好,所以李建国的想法是没必要的。</p>

    “老秦,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要现钱,我里没有,龙里有。龙给我过,如果有人来借钱,那就找他。中午龙就回来了,你要不中午再过来”</p>

    秦家杰缓缓点点头,准备离开。</p>

    “老秦,你要借多少”李建国看着他的背影有点心软,突然问道。</p>

    “一百”</p>

    “那我里真没有,等龙回来吧。”李建国是真没办法。</p>

    中午李龙回来没多久,秦家杰就再次过来问了。</p>

    “借一百行啊。”李龙也没问具体的事情,“不过得拿东西来换。”</p>

    “拿啥换”秦家杰苦笑,“我家四个娃娃,现在刚好能把嘴糊住,哪有值钱的东西哟。”</p>

    “你家老大现在也十三四岁了吧”李龙问道。</p>

    “那是你”秦家杰的脸一下子就绷了起来。</p>

    “老秦哥,你可别胡想,”李龙一看秦家杰的表情就知道他想岔了,急忙摆道:“我是,能干活,能帮你忙了。这么吧,一个星期后,我要苇叶子。你不是借我一百块吗我现在借给你。</p>

    一个星期后,你每天给我打两千苇叶子,没问题吧两千个苇叶子我算你两块钱,你给我打十天的苇叶子,我给你减二十块钱。后面再干啥,那到时再想,咋样”</p>

    “行啊!”一听只是打苇叶子,秦家杰立刻就同意了。</p>

    那怎么能不同意呢苇叶子那玩意儿,遍地都是啊!生产队东面、西面都有大片的苇湖,地边的渠里也生长着高大的苇子,这玩意儿哪里都能搞得到的!</p>

    “不过我可要大的,不要烂的,而且苇叶子二十片用一个马莲叶子折着绑起来,就这样”李龙随从院子外扯了一个苇叶子给示范了一下。</p>

    “要是每把叶子能带五根马莲叶子,我一天还能给你加一块钱。”</p>

    “好好好!”一听十天就能减掉三十块钱,秦家杰急忙答应下来,生怕李龙反悔。</p>

    “剩下的钱,年底还。不过年底前呢,我可能还要给队里搞一些副业的活,到时你家派人加入进来,挣多挣少,总有能还的希望。”</p>

    “好好好,谢谢龙,谢谢你啊!”秦家杰不停的着。</p>

    李龙掏出一沓钱来,数出十张大团结递给他:“这钱你拿好,不过咱们公事公办,我还得让你写个借条。”</p>

    “行行行,没问题。”有钱在,家里的大困难就解决了,秦家杰这时只有感谢李龙的心。</p>

    写好借条,秦家杰又问了一句:</p>

    “龙,到时那苇叶子要打多了”</p>

    “打多了,那我都收。不过估计也就十天撑死了两个星期,再过就不要了。”</p>

    “行行,我知道了。”秦家杰急忙回家去了。他已经打算到时把全家都支使起来,上学的娃娃放了学也可以打,一定要多打!</p>

    李建国全程在边上看着,等秦家杰走了,他问道:</p>

    “你是打算卖苇叶子,过端午这能有人要吗”</p>

    “我先不卖,先送。”李龙道,“从冬天到现在,我承了人家不少情,总不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吧。咱在农村也没啥好东西,这快过端午了,就这玩意儿拿得出,所以到时搭配着鱼送一些,是个意思了。”</p>

    李建国笑了,自己的这个弟弟,还真就不像现在的二十岁年轻人,办事老辣的,自己都比不上。</p>

    李龙又卖了一个星期的鱼,然后秦家杰当天晚上就送来了三千苇叶子,加上一把把绑好的马莲叶。</p>

    李龙收了下来,还直接在那张借条上写上了“减三”的字样。也就是标志着秦家杰的欠款,变成了九十七。</p>

    而李龙自己,从明天开始,就要有新一轮的计划了。</p>

    当然,他是真的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谢意,仅此而已。</p>

    感谢书友细雨潇潇少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p>

    六月已经结束,算了一下,整个六月,差不多发了四十万字,除一号发了四万多字后,剩下的每天基本上都是在一万二左右。存稿用的差不多了,七月努力更新,希望能够继续保持。</p>

    当然,发了这么多章节,大家也很支持,整个六月的订阅量也挺多。我给家里老爷子打电话了,从他们那里问了不少的素材,所以六月的稿费,是要分一些给他们的,老爷子听了哈哈大笑,然后买些吧,海子虽然没大鱼了,但鲫鱼还是不错的。</p>

    热了半个月,总算要凉下来了,可以静心码字了。</p>

    七月,我们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