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p>
皇帝生辰,同时也是一月当中的第一次大朝会。</p>
原本大朝会的时间是卯时(凌晨五点)。</p>
宇文衍将其改到了辰时(早上七点)。</p>
这一举动,让朝臣私下不知了他多少好话。</p>
初一、十五这两天,他的早餐时间也提前了两刻钟。</p>
也就是吃完早餐才去上朝。</p>
“吾皇万岁!”</p>
“臣等恭祝陛下生辰安康,福寿双至!”</p>
一月两次的大朝会,凡京城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得参加。</p>
按官阶大,从殿内一直排到殿外。</p>
殿前广场上,乌泱泱站了一片。</p>
皇帝生辰,作为臣子自然得第一时间送上祝福。</p>
“众卿有礼,平身!”</p>
头戴冕冠的皇帝俯视殿下众臣,轻抬。</p>
“谢陛下!”</p>
这都是千篇一律的规矩,时间久了,就同上课起立问好一个样。</p>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p>
墨言略显尖细的声音响彻朝堂。</p>
“启禀陛下,皇宫整改完毕,本月初五是为吉日,请皇帝移居正宫,以示大统”</p>
出列的是礼部尚书宇文善。</p>
“准!”</p>
“陛下,蜀国公发来前线军情!”</p>
“大军在扬州城北五十里和扬州总管尉迟顺会合。”</p>
“且与叛军将领卫玄部发生交战,蜀国公亲自领军上阵,斩敌数百,俘上千人”</p>
郯国公王轨作为兵部尚书,宣读前线战报。</p>
“蜀国公威武,不愧为大周柱梁。”</p>
对于尉迟迥的军事能力,宇文衍是有信心的。</p>
“陛下圣明,蜀国公威武”</p>
朝臣附和。</p>
尉迟迥大军一到,双方就开战了。</p>
这个卫玄曾经做过刺史,受封县公,因得罪宣帝被免职。</p>
没想到被杨家招揽去了。</p>
“郯国公,兵部一定要协调朝中各部,以及扬州周边各州。”</p>
“充分做好前线大军的后勤保障,军中无事,马虎不得”</p>
“臣遵命!”</p>
宇文衍也就是朝堂上这么一。</p>
军马之事,王轨他们比他在行多了。</p>
“另幽州总管阴寿奏报!”</p>
“伪齐高宝宁残部盘踞辽西龙城,与高句丽狼狈为奸,意图侵据整个辽西郡!”</p>
(辽宁朝阳,又名黄龙城,非匈奴龙城)</p>
“阴寿请求出兵,剿灭高宝宁,痛击高句丽”</p>
王轨接着又奏报了一条军情。</p>
还真是内忧外患啊。</p>
这个高句丽和后世的棒子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p>
只是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割据势力。</p>
趁着中原地区近三百年的内乱,不声不响地发展起来。</p>
不仅占据了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的“汉四郡”。</p>
还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辽西地区,甚至辽西走廊南面广阔的幽州地区。</p>
“陛下,高宝宁不足为惧,倒是这高句丽不能掉以轻心”</p>
“申国公言之有理,一旦夷狄侵占辽西,整个幽州都将在其威胁之下。”</p>
李穆和韦孝宽的军事眼光肯定是没问题的。</p>
宇文衍也很清楚。</p>
历史上,高句丽让隋炀帝三征未果。</p>
令马上皇帝李世民亲征铩羽而归。</p>
若是任其发展下去,必将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p>
当下,正是其崛起前的关键节点。</p>
“准阴寿之奏,拨钱五十万贯,赐宝刀一柄”</p>
“告诉阴将军,给朕往死里收拾高宝宁,狠狠教训一下狼子野心的高句丽”</p>
暂时。</p>
还不是解决高句丽的时候,但给点警告还是有必要的。</p>
“臣遵命!”</p>
</p>
</p>
散朝后。</p>
宇文衍携皇后司马令姬给太后朱满月请安。</p>
“叩请母后金安!”</p>
“快快起身,今日皇儿生辰,母后特地煮了长寿饼(面)”</p>
朱太后笑眯眯地扶起眼前这对金童玉女。</p>
眼里装满了欢喜和宠爱。</p>
这个时候就有生辰吃长寿面的法了?</p>
宇文衍看着案台上那碗正冒着热气的面条,心里暗自嘀咕。</p>
其实,长寿面自汉武帝时就有了。</p>
据传古人有脸长者高寿,脸长即面长的法。</p>
故而,人们以长寿面这种方式表达长寿的祝愿。</p>
“谢母后!”</p>
宇文衍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p>
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整根长长的面条吸溜到嘴里,吃了个干净。</p>
带起的面汤溅到两边的腮帮上。</p>
引得皇后咯咯直笑。</p>
用自己的绢乖巧地帮他擦拭干净。</p>
“皇帝哥哥吃面吧唧嘴,羞羞羞”</p>
公主眼巴巴地望着皇兄吃面,口水直咽,想吃得不行。</p>
却还笑话起他的吃相来。</p>
“丫头,不吸溜吃不进去,知道不?”</p>
“娥英就可以,不信吃给皇帝哥哥看”</p>
“馋猫,是你自己想吃了吧。”</p>
宇文衍顿时乐了,捏了一把丫头的脸蛋。</p>
随即让宫女端一碗来给她吃。</p>
丫头被人识破了心思,脸蛋一红,不好意思起来。</p>
皇宫之中,在宇文衍的带动下,全都是一日三餐了。</p>
中午,光禄寺传上膳食。</p>
一家人吃了顿饭,算是为他庆贺生辰了。</p>
菜品都是之前皇帝写给光禄寺菜谱上的菜肴。</p>
“我要吃烤鸭”</p>
公主麻溜地拿起一张面皮,夹起片好的鸭肉,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食材,一卷。</p>
一口咬下去,香脆的鸭皮咔嚓作响,唇齿留香。</p>
看这架式,肯定吃过不少回了。</p>
据光禄寺卿易太仲奏报。</p>
他们依照宇文衍的描述,经过数月的尝试才最终把烤鸭做成功的。</p>
吃起来已经和后世的口感相差无几了。</p>
“陛下你也尝尝”</p>
司马令姬先是卷了一个给朱太后,又给皇帝弄了一个。</p>
“皇后嫂嫂,娥英告诉你个秘密,鸭皮最好吃了,贼拉香”</p>
公主刚刚吃完,又动卷了一个。</p>
还神秘兮兮地凑到司马令姬耳边声道。</p>
“母后,皇儿告诉你哦,鸭皮最香了,你多吃点。”</p>
“皇帝哥哥,你讨厌”</p>
宇文衍故意气她,惹得公主嘴巴撅起老高。</p>
朱满月和皇后忍俊不禁,咯咯直笑起来。</p>
宇文娥英五岁丧父,母后也离开了,来也是可怜。</p>
好在朱满月将她视为己出,皇后也经常来陪她玩。</p>
也算是能感受到几分亲人的温暖吧。</p>
初五。</p>
宇文衍正式搬进正宫居所。</p>
宇文恺依照他的要求,经过一番改动,原先的天宫已经大变样了。</p>
礼部尚书宇文善还请来高僧在天德殿做了一场法事。</p>
毕竟那里发生了大规模流血事件。</p>
皇帝倒是无所谓。</p>
只是自己刚刚对寺院下,转身又请人家来做法事,这心里能盼你好么?</p>
但拗不过一众朝臣礼官的絮叨,也就随他们折腾去。</p>
宇文衍选择了天德殿不远的上善殿作为处理政事的地方。</p>
大殿后面连着他的寝宫。</p>
醴泉宫为正宫皇后司马令姬的居所。</p>
正武殿是举行大朝会的宫殿,地方比起正阳宫来宽敞多了。</p>
自此。</p>
皇帝入主正宫,是为正统大周天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