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今犹在,故人已去,景物换新颜。</p>
皇宫的内侍、宫女,在吴公公甄选后,撤换了一部分。</p>
如今换了新主,皇宫的面貌也是焕然一新。</p>
上善殿。</p>
摆上了按照皇帝图纸打造的八仙桌和太师椅。</p>
八仙桌置于两张太师椅之间,用来放茶盏和一些点心。</p>
殿内。</p>
还摆放了一些造型奇特的盆景用作装饰。</p>
皇帝宝座后面的屏风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疆域图。</p>
这是工部画师以宇文衍绘制的舆图,按比例放大制作而成。</p>
显示了大周疆域,以及周边各地的大概轮廓。</p>
上面标注了山川河流,以及所有州郡的大概位置。</p>
这是皇帝凭借后世记忆,结合当下大周的统治区域绘制出来的。</p>
“这上善殿的布置,很是清新雅致啊。”</p>
颜之仪四处打量着殿内的陈设,感觉甚是新鲜。</p>
这是宇文衍搬到正宫后的第一次朝会。</p>
三省各部大佬都来了。</p>
韦孝宽和李穆二人对眼前的太师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p>
两人研究了好一会,这才抬头打量殿内的陈设。</p>
“咦,那幅画好生奇怪!”</p>
韦孝宽虽然年纪最大,但眼神还挺好。</p>
“郧国公,那可不是普通的画,您走近看看”</p>
工部尚书宇文贤一听乐了。</p>
这可是他们工部的画师经过好几个日夜,才绘制出来的。</p>
刚看到的时候,也吓他一跳。</p>
神州大地,九州四夷,尽显于一幅画卷之中,是何等的震撼人心!</p>
“陛下了,诸位大人可近前观看”</p>
看到韦孝宽还有几分犹豫,一旁的墨言了一句。</p>
因为疆域图悬挂在上首宝座后面的屏风上。</p>
这要是走到近前,就显得僭越了。</p>
听墨言如此一。</p>
大家放下顾虑,全都围了上去。</p>
“看,那是京城长安,往东是潼关,陕州,洛阳,邺城”</p>
“我看到黄河了。”</p>
“那是秦岭,太行山原来在这个位置”</p>
“突厥在这,这就是高句丽,这是吐谷浑,还有西域诸国。”</p>
“长江,南面的陈朝在这”</p>
</p>
众臣一下子被这幅疆域图给吸引了,你一言我一语,惊叹声不断传出。</p>
“咦,上面标注的那个河西走廊是何意?”</p>
吏部尚书宇文贞抬一指,问了一句。</p>
“是哦,你看幽州边上也有一个辽西走廊”</p>
正当大家议论时。</p>
皇帝从后殿走了出来。</p>
“因为那是连接两个地域间的狭长通道,故而称其为走廊”</p>
“参见陛下!”</p>
众臣见皇帝驾到,连忙向其躬身行礼。</p>
宇文衍摆,接着:</p>
“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一条狭长的通道上,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p>
“河西走廊是中原连接西域的重要通道,更是兵家相争的咽喉要地”</p>
“西域胡商也是从这里进入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p>
“可是,连年的战乱,使得胡商到此后便裹步不前,这条贸易通道也近乎荒废了”</p>
皇帝拿一根细长的棍子,指着丝绸之路上的这条通道,有些感慨地道。</p>
“陛下莫不是想重新打通这条贸易通道?”</p>
颜之仪跟了皇帝一年多,立马意识到陛下此番话想表达的意思。</p>
“知朕心者,子升也!”</p>
有人捧哏的感觉就是好。</p>
颜之仪神色如常,没有因皇帝的这句话沾沾自喜。</p>
“如今北方平定,是可以重开这条贸易通道了”</p>
户部尚书于翼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p>
</p>
大周钱庄开业,形势一片大好。</p>
要是西域商队重新进入中原,必然能促进商业的繁荣。</p>
钱庄的收入也会跟着水涨船高。</p>
“陛下,胡商裹步不前,还有个重要原因。”</p>
“河西走廊夹于突厥和吐谷浑之间,商队经常遭受他们的抢劫,几次之后也就不敢再走了。”</p>
李穆对于河西走廊的形势也是了解一些的。</p>
“自太祖时起,吐谷浑便与大周摩擦不断,臣认为是否可以考虑把它灭了”</p>
王轨语出惊人,出口就要灭了吐谷浑。</p>
56年。</p>
也就是四年前。</p>
宇文赟还是太子的时候,随军征讨吐谷浑。</p>
由于他在军中和郑译等人胡作非为,王轨告了他的御状。</p>
从此,被宣帝给记恨上了。</p>
可能是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吧。</p>
起吐谷浑时,王轨咬牙切齿,恨不得灭之而后快。</p>
“郯国公莫急,等时成熟了,朕让你来做这个行军元帅”</p>
宇文衍欣然一笑。</p>
吐谷浑只是大周嘴边的一块肥肉,迟早会把它给吞掉。</p>
“不是西域太远,而是河西走廊太长。”</p>
“可以先派人去河西四郡看看,接触一下西域胡商”</p>
皇帝盯着地图上的那处位置,棍子连点几下道。</p>
“陛下,既然如此,老臣举荐一人。”</p>
李穆看宇文衍下定了决心,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p>
“申国公但无妨!”</p>
李穆主动举荐,皇帝也想知道他的是谁?</p>
“他便是老臣帐下的记室——裴矩。”</p>
记室相当于后世的秘书,李穆这是举贤不避亲啊。</p>
宇文衍一听,不禁咧嘴笑了。</p>
李穆见状,顿时大急:</p>
“陛下,臣绝对没有私心,裴矩三十有三,年富力强,是一个才情兼备的好苗子”</p>
宇文衍之所以发笑。</p>
那是因为历史上,帮助隋炀帝经略河西走廊的人正是裴矩。</p>
只不过现在时间提前了二十来年。</p>
虽然历史发生了偏转,时间点有偏差,但某些人和事却同样在发生。</p>
“申国公,朕决定了,就让他去”</p>
皇帝的话让着急解释的李穆停了下来。</p>
有些意外地看向他。</p>
“这是朕关于河西走廊及西域的一些想法,交给裴矩参考。”</p>
“主要还是以其实地考察的为准!”</p>
“御赐宝刀一柄,必要时,河西走廊四郡兵马需配合他行事”</p>
李穆此时脑子有点懵。</p>
本来,还以为皇帝觉得他有私心。</p>
不曾想,皇帝毫不犹豫就把事情决定并安排妥当了。</p>
“谢陛下!”</p>
李穆不知道宇文衍为什么问都不问一下,满口就答应了!</p>
但至少表明,皇帝是信任他的。</p>
“陛下,此图当真是袖里乾坤啊,很是直观地看出大周当下的形势”</p>
韦孝宽脑海里,浮现出自己曾经领军征战过的地方。</p>
而后在图上逐一对照。</p>
就某次战役来。</p>
依据这幅舆图,他能给出多条比当时更加合理的行军路线来。</p>
“这样的疆域图,工部还在绘制,到时每人取一幅回去挂起来。”</p>
“太好了,谢陛下!”</p>
众臣大喜。</p>
“大周北有突厥,南有陈朝,西有吐谷浑,东有高句丽”</p>
“诸位爱卿,四面楚歌,大业未成,仍须努力啊!”</p>
宇文衍让他们看这个图。</p>
就是想给诸位大佬敲响警钟,认清大周的处境并不安生。</p>
远还没到太平享乐的时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