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王轨最近有些忙。</p>
往返于长安城和新军营地之间。</p>
这次选拔了一万名军士,由王鹰、尉迟伽、侯定、杜咤四人主持的训练。</p>
城内的亲军驻地容纳不下这么多人。</p>
索性在京城南面的秦岭山下,开辟了一个军事营地。</p>
打造数十条障碍跑道,以及其他各种训练设施。</p>
王鹰总领全局,尉迟伽、侯定、杜咤三人作为副官。</p>
原亲军驻地的二十名教官每人管十个队,即五百人。</p>
从原一千羽林卫挑了二百名出来做教官。</p>
每人负责一队,即五十人。</p>
王轨之所以跑军营来。</p>
那是因为宇文衍要求,以后各州军府的训练,得把亲军驻地的标准和项目加上去。</p>
包括之前颁布的“军令二十诏”。</p>
他这是要和王鹰他们制定训练标准条例。</p>
上善殿。</p>
空气中弥漫着沉香的味道。</p>
阳光从窗棂照射进来,香炉上空萦绕缕缕紫烟。</p>
宇文衍看了一会奏章,起身活动下脚。</p>
这些奏章都是经过六部都堂和政事堂大佬们审批过的。</p>
六部都堂就是尚书省六部官员的办公地点。</p>
政事堂则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坐班的地方。</p>
便于处理政事时相互沟通,提高办事效率。</p>
一般的奏章,他们直接就处理了。</p>
对于一些特别重要,且不能决断的奏章。</p>
他们商量给出相应解决方案,而后再呈给皇帝裁定。</p>
要不然。</p>
所有奏章都要皇帝亲自批示,不累死才怪。</p>
就像朱元璋,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所有奏章都是亲力亲为。</p>
“陛下,您喝口参汤,休息下。”</p>
墨言端着一个青瓷碗走到近前。</p>
“言子,你大周是先收拾突厥好呢,还是先把南陈给灭了”</p>
皇帝接过参汤喝了一口。</p>
盯着那幅疆域图幽幽道。</p>
“军国大事,奴婢不敢妄言!”</p>
宇文衍也就是那么随口一问。</p>
宦官不能干政,并没指望墨言给他答案。</p>
历史上,隋朝是先解决北方的突厥,而后再灭陈朝。</p>
如今,杨坚夺权失败,大周也没亡国。</p>
突厥处于寻求和亲的阶段,应该不会举兵南下。</p>
不过,这种和平肯定维持不了多久。</p>
这取决于他们能从大周得到多少好处?</p>
等到突厥秣兵厉马,积攒足够实力的时候。</p>
他们就不会再满足当前的恩惠了。</p>
而是想着举兵南下,鸠占鹊巢,取而代之。</p>
这也是草原势力面对中原王朝的一贯做法。</p>
弱的时候向你俯首称臣,歌功颂德。</p>
实力有所增长后,便向你讨要好处。</p>
你给他就理所当然地收着,不给他就时不时犯边,偷抢一下。</p>
等到实力和你不相上下的时候,便会大举南下。</p>
抢物资,抢女人,抢地盘</p>
甚至妄想直接入主中原。</p>
汉朝时的匈奴!</p>
宋朝时的辽、金、蒙古!</p>
明朝时的建奴!</p>
无一例外,都是如此。</p>
万里长城,就是为了防备草原势力南下而修建的!</p>
但是。</p>
一味的隐忍防御,并不能消除他们南侵的野心。</p>
唯有像大汉一样,主动出击。</p>
卫青大军直捣龙城!</p>
霍去病孤军深入,直出塞外,封狼居胥!</p>
杀到匈奴四分五裂,闻汉色变。</p>
如今。</p>
大周公主虽然还没去到草原。</p>
但和亲之事早就定下来了。</p>
这是宣帝宇文赟敲定的和亲事宜。</p>
皇帝心有不愿。</p>
当下使的就是一个“拖”字诀。</p>
一切等长孙晟的使团传回消息再。</p>
若是突厥和亲只是缓兵之计,又何苦把千金公主宇文芳往火坑里推呢?</p>
</p>
月前。</p>
大周使团过黄河,跨阴山,趟戈壁,一路跋山涉水,抵达漠北突厥王庭。</p>
佗钵可汗盛情款待,极尽地主之谊。</p>
听闻大周天元皇帝驾崩,大汗不胜唏嘘,礼节性地表示哀悼。</p>
对于千金公主因此推迟北上予以理解。</p>
也许是想向大周秀肌肉。</p>
佗钵可汗极力邀请长孙晟一行人,到处欣赏草原风光。</p>
展示突厥兵强马壮的一面。</p>
长孙晟求之不得。</p>
带着李靖,九名暗卫,以及其他使团成员,成天奔驰于草原各地。</p>
与当地的牧民、突厥兵打成一片。</p>
佗钵可汗行事大条,也没觉得有何不妥。</p>
有一次狩猎,他带上了长孙晟一行人。</p>
适逢天空两只大雕飞而争食。</p>
这个曾经嚣张地称北周、北齐为南边两儿子的可汗。</p>
眼珠一转,想借此挫一下使团的颜面。</p>
于是取出两支箭矢道:</p>
“素闻周人文武兼备,请射取之!”</p>
长孙晟见其神情,心下明了。</p>
这是想让他当众出丑啊。</p>
心下一声冷笑,遂取一箭,驰马而奔。</p>
值双雕相攫,弯弓搭箭,劲射而出,一箭而贯双雕。</p>
“一箭双雕”,自此扬名天下。</p>
佗钵可汗惊叹之余,也是大喜过望。</p>
让突厥贵族子弟、兵士都和他亲近,以求学习长孙晟精湛的射术。</p>
长孙晟正愁找什么借口留下来呢!</p>
没想到可汗这么善解人意。</p>
稍作推辞后,便顺水推舟地应承下来。</p>
从此。</p>
长孙晟一行人带着一群贵族子弟,畅通无阻地穿梭在草原之上。</p>
学习突厥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民俗风情。</p>
这些都是当初和皇帝深谈时谋划好的。</p>
</p>
“陛下,有塞外密信传来!”</p>
宇文衍正盯着疆域图上,东西横亘一千多里的阴山山脉沉思着。</p>
墨言拿一个竹筒走上前来。</p>
宇文衍看了一眼蜡封完好无损,便让他去解析出来。</p>
长孙晟带走一册抄线装道德经。</p>
皇宫中也有一册一样的。</p>
皇帝把数字配合某一本书籍的代码密信之法教给了他。</p>
这种看似原始、简陋的保密通讯方法,却是很实用。</p>
就算了解内情,若是没有一模一样的书籍,也根本破译不了。</p>
很快,墨言把密信译了出来。</p>
呈给宇文衍一张纸笺。</p>
正是长孙晟从草原传回来的消息。</p>
皇帝看完,不禁莞尔一笑。</p>
只要他们留在草原,就能把突厥的底细给探个明白。</p>
一旦双方哪天撕破脸,爆发战争,就能针对性地做出军事部署。</p>
</p>
“言子,朝廷设置的官驿大概多远一站”</p>
这个时候,交通落后,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马车、舟船这些。</p>
一条条的官道,即相当于后世的高速公路。</p>
路上的驿站,就如同服务区。</p>
官方的公文、信息传递,全靠这些官道、驿站传递天下各州。</p>
朝廷给每个驿站配备了相应的人员,还有田产和经费。</p>
可以,这是一套相对完善的邮驿系统。</p>
正所谓:</p>
十里走一马,</p>
五里一扬鞭。</p>
一驿过一驿,</p>
驿骑如星流。</p>
“回陛下,是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p>
墨言不假思索地了出来。</p>
“朕以为二十里一驿才好!”</p>
宇文衍在考虑。</p>
把这些驿站建成集歇脚、餐食、住宿为一体的官营客栈。</p>
满足朝廷官方需求的同时,也对往来的客商开放。</p>
有了收入,大多数驿站的运营,就能做到自给自足!</p>
繁荣官道上的驿站,甚至还能盈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