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林邑战事</p>
十月中旬。</p>
李药师和滕王传回战报。</p>
九月五日。</p>
由宇文逌出任南征行军元帅,李药师为行军总管,两路大军从河内城出发。</p>
滕王亲率一军于海防镇港口登船,走海路南下。</p>
李药师则领兵一万走陆路。</p>
林邑国侵占的日南郡。</p>
西接长山山脉,东临南海,是一处狭长的走廊地形。</p>
有了事先潜伏下来的血杀成员提供情报,下辖各县的军事布署已然了如指掌。</p>
朝廷大军越过九真郡和日南郡的天然分界线——横山。</p>
有备而来的大周王师何其威猛。</p>
林邑驻守日南郡各县的军队根本不是对。</p>
李药师所率大军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仅用五天就拿下了比景、朱吾两县。</p>
林邑军向东溃逃,想要出海跑到近海岛屿避难。</p>
不曾想,滕王的海军早就封锁了各处出海口,片帆难以下海。</p>
溃军直接被追杀而来的李药师所部绞杀殆尽。</p>
林邑国百姓以占族人为主,身材矮,深目高鼻,发卷色棕,与交趾和岭南的俚越人大有不同。</p>
盛行于中原贵族之间的昆仑奴,有一部分就是这种外貌。</p>
因气候炎热的缘故,男女皆无穿衣的习惯,被中原官吏视为不开化的野人。</p>
大军收复两县故土,向南推进百里,杀敌数千,俘获人口万余</p>
王师继续南下,直逼西卷县。</p>
林邑国王梵志听闻大周军队已经连下两县,连忙派兵增援西卷。</p>
然而,林邑军怎么可能抵挡天朝神兵天降。</p>
战报发出时,大军已经摧枯拉朽般攻克西卷。</p>
海、陆两路大军稍作休整后,直扑林邑国都所在地的象林县。</p>
</p>
宇文衍站在大周舆图前,看完滕王和李药师传回的战报,目光落在了日南郡的位置。</p>
他一点都不担心军事方面的事情,战胜林邑肯定是毫无悬念的。</p>
不过滕王奏报,真腊国拒绝了与朝廷军队南北夹击林邑的提议。</p>
这个消息令宇文衍微微蹙眉。</p>
真腊应该是中南半岛上实力最强的国家。</p>
该国占据澜沧江下游的平原地带,并且控制沿海一带海域。</p>
海上丝绸之路西线,商船必然要经过这一海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p>
不过,此次征伐林邑,皇帝也有试探一下真腊等国的意思。</p>
在宇文衍的计划中,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务必纳入中原王朝的图。</p>
各国的态度将影响朝廷制定应对策略。</p>
之前鸿胪寺回访各国的使者了解到部分信息。</p>
加之九洲商行天眼组织人员收集的情报。</p>
中南半岛诸国和南洋各国的国情日渐明朗起来。</p>
概括起来就一句话:</p>
文明低下,国军弱!</p>
对于全方位遥遥领先的天朝上国来,这些国家远不如北方游牧势力强大。</p>
可以没有任何威胁可言。</p>
甚至有人视其为不开化野人,不屑与之为伍。</p>
可是拥有后世灵魂的宇文衍不会这么认为。</p>
</p>
文明落后,国军弱,那才好施展他的计划呢。</p>
他要的是把这一片区域纳入华夏文明圈,为后世子孙开疆拓土。</p>
如今的蛮荒之地,到了后世那可是寸土寸金。</p>
经过开发,很容易就能弄出好几处一年三熟的粮食生产基地来。</p>
此次林邑主动惹上门,宇文衍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会。</p>
宇文衍估计,最多再有三、四个月,大军便能拿下林邑全境。</p>
快的话,过年前就可搞定。</p>
拿下林邑国,以后大周国土就和真腊接壤了。</p>
真腊不愿参与朝廷与林邑的战事,也给了大周一个以后用兵的理由。</p>
真正的实力面前,你错了你就是错了。</p>
何况,上国天子还可以,他见不得此地百姓生活困苦,特遣王师来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p>
不过,这都是后话。</p>
拿下林邑,就是宇文衍剑指中南半岛的第一步。</p>
“臣等参见陛下!”</p>
宇文衍思量间,政事堂五位大佬以及兵部尚书梁士彦来了。</p>
“免礼,都坐吧!”</p>
“有关林邑战事想必你们也知道了,日南郡收复在即,可喜可贺。”</p>
皇帝笑呵呵地望向几位大佬,坐回茶台处开始动泡茶。</p>
“区区林邑,却出动我朝王爷,还有陛下钦点的少年俊才,就算国灭也能名留史册,便宜它了”</p>
蜀国公尉迟迥言语中,对于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林邑国充满了不屑。</p>
作为马上将军,对一百多年前南朝刘宋大军血色镇压林邑的战役,必然是了解得一清二楚。</p>
“汉末中原大乱,朝廷势微,林邑趁叛乱立国,本就是乱臣贼子。”</p>
“郯国公所言甚是,林邑不臣之心数百年不变,留着亦是祸患”</p>
“陛下果断用兵,扫除屑,扬我国威,大善!”</p>
王轨,颜之仪,乐运都是皇帝坚定的支持者。</p>
在他的影响下,对这个世界有了全新的了解,眼光和胸怀都比以前深远、宽广了许多。</p>
“这个真腊国王也是个棒槌,不知道哪头轻重”</p>
“毕王得对,难怪南边一众蛮国进京朝贡之时,皆闭口不谈称藩之事。”</p>
“依老臣看来,他们自认为远离中土,朝廷鞭长莫及,少了该有的敬畏之心!”</p>
“陛下对林邑行雷霆之威,也算是杀鸡儆猴了”</p>
宇文贤对于真腊国竟敢拒绝滕王很是不忿。</p>
要知道,远离京师,堂堂王爷代表的就是朝廷,就是大周天子的脸面。</p>
蛮国,不知道天高地厚,有何底气敢拂中原王朝的意愿?</p>
郕国公梁士彦也对此事颇有意见。</p>
倒是宇文衍一脸无所谓的样子。</p>
他很清楚,开疆拓土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是要伴随流血牺牲的。</p>
“真腊能够取代沿续了四百余年的扶南国,还是有一定实力的。”</p>
“何况,其国占据澜沧江下游广阔的平原地带,拥有数千里海岸线,农业和商贸都不差”</p>
皇帝所的澜沧江,后世在此地称之为湄公河。</p>
下游是一处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面积是交趾红河三角洲的数倍之多。</p>
大佬们早就听皇帝多次过中南半岛的地理地势。</p>
但听到澜沧江下游平原竟是红河三角洲的数倍,每个人眼眸都射出慑人的光芒。</p>
“陛下,真腊百姓刀耕火种都能让其王族锦衣玉食,确是宝地无疑。”</p>
“不过这也太浪费土地了,老臣以为,我朝很有必要帮他们提高下农业生产力”</p>
之前就想领兵去中南半岛浪上一回的尉迟迥。</p>
再次心痒痒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