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时空节点。</p>
长安大明宫。</p>
“这两晋也算是遗臭万年了。历史从来都是有记忆的。”</p>
魏徵叹了一口气,看向李世民后道。</p>
李世民点点头道:</p>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p>
“日后,玄成当为朕之镜,替朕辨明是非。”</p>
魏徵闻言大为感动,跪伏于地,高呼万岁。</p>
众臣皆为李世民之胸怀所感。有主如此,何愁天下不兴,遂齐齐拜服。</p>
大宋时空节点。</p>
开封府垂拱殿。</p>
赵匡胤刚刚将一众大臣的悲伤的情绪转化为悲愤的动力。</p>
却不想高粱河车神一出,直接又让群臣破防。</p>
群臣环目相顾,皆是窃窃私语。</p>
赵匡胤本来就黝黑的脸此刻可能比后世包拯的脸都黑。</p>
“高粱河车神?”</p>
“大宋的转折只因一次飙车?”</p>
“何为飙车?”</p>
结合整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了高粱河车神乃是后世哪位赵官家。</p>
高粱河应该是个地名。</p>
车可能是马车,飙车是像风暴一样的驾车?</p>
大宋的转折是暗指输了一场战争?</p>
在一次发生于高粱河这个地方的战争中,有位后世的赵官家像风暴一样驾车?</p>
评论高粱河车神没有少帝的骨气,那就是高粱河车神驾车逃跑了?</p>
画面太美。。。一干大臣不敢再继续猜测下去了。</p>
旁边听着群臣猜测的赵匡胤再也忍受不住了。</p>
好不容易凝结起的一点心气瞬间就被高粱河车神给撵散,赵匡胤怒不可遏。</p>
“大宋的脸面都丢光了。”</p>
他此时愤怒的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独独没想到他的好弟弟赵光义。</p>
大明时空节点。</p>
应天府故宫。</p>
朱元璋乐呵呵的看着天幕的评论。</p>
“杨广步子太大,扯着蛋了。”</p>
“高粱河车神。”</p>
“大晋虽远必投。”</p>
“大清虽远必赔。”</p>
“爹爹,如此没有骨气的大清怎会取代咱大明?”</p>
朱元璋收起笑容,双目紧闭,叹了一口气道:</p>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都会有一个强盛到衰弱的过程。没有哪个王朝能一直强大,强如汉,盛如唐都没能走出这个规律,咱大明同如此。”</p>
朱标听完若有所思的点头。</p>
“标儿啊,要想成为一个好皇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内安民,外御敌,做好这两点才能算一个合格的皇帝。”</p>
朱元璋的指向天幕。</p>
朱标看向天幕,口中念出朱元璋所指的评论:“君王的使命便是统一华夏,驱逐胡虏。”</p>
“看看这条后世之人的评论,历史上有几个皇帝做到了?”</p>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都应该算吧。”</p>
朱标屈着指一一道出。</p>
</p>
朱元璋点点头道:“嬴政虽然残暴,但也确实做到了这两点。”</p>
“隋文帝则是捡了个江山,勉强算他一个。而赵匡胤,未能竟全功,算他半个。”</p>
“前朝的忽必烈也算上一个。现在,你,这么多朝代,这么多皇帝,才这么几个人做到了,你难不难?”</p>
朱标听完,细细一想,总共也就六个半,还真是不容易。</p>
随后哈哈一笑又道:“孩儿忘了,爹爹也算一个。”</p>
朱元璋也跟着哈哈一笑:“还早着呢,统一咱做到了,驱逐胡虏还差着呢。”</p>
此时他内心想到了正准备出发北伐的三路大军。此次北伐,务必彻底消灭北元。</p>
他却不知,这次北伐将以失败而告终。</p>
天幕上的评论继续往上滑动。</p>
朱元璋突然愣住了,眼睛瞪的铜铃大。不自禁的一把攥住了朱标的,紧紧的握住。</p>
最有骨气的王朝,四代明君。此刻他都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他的家人,他的好儿子,好孙子。</p>
“快给我传御医,给太子及皇孙好好检查,若有差池,我砍了他。”</p>
此时朱标同样看到了短命二字,内心升起了一阵阵的惶恐。在被朱元璋握住之后才渐渐安下心来。</p>
大清时空节点。</p>
北京紫禁城。</p>
午后蝉鸣初起,绿树成荫,姹紫嫣红的御花园内不觉一丝燥热。</p>
十全老人坐于亭台上饮酒观看天幕,和珅躬身站立旁边,一群包衣奴才在亭外候着听宣。</p>
“这就没了?我大清的宣言呢?朕当初统一准葛尔,平定大和卓叛乱难道不配有宣言?”</p>
将酒杯摔在桌上,十全老人气愤的质问道。</p>
“主子息怒,这天幕指不定是哪个眼瞎之人所为,他们哪懂主子的泼天之功。”</p>
“后世也该和咱一样,有眼瞎的,就有明眼人,这明眼人知道的话肯定会为主子、为我大清鸣不平的。”</p>
和珅擦着额头的冷汗,腆着阿谀的笑容凑上前,将酒杯扶正,再满上一杯。</p>
冷哼一声后,端起和珅刚满的酒水一口干下。</p>
看得出来,十全老人此时很是气愤。</p>
此时,天幕评论出来了。</p>
“大清虽远必赔?”</p>
“大清亡国的时候喜大普奔?”</p>
“奴于清?”</p>
评论一出,十全老人一口气差点没背过去。</p>
而和珅却是希望自己一口气背过去,晕在此地。</p>
“我大清赫赫威名,八旗子弟无往不利,战无不胜,怎会要赔款,最后怎会灭亡了?”</p>
“灭亡之时全国人民还普天同庆,奔走相告?”</p>
十全老人努力控制着颤抖的终于将酒杯摔在了凉亭中。</p>
大清时空节点。</p>
北京紫禁城。</p>
乾清宫大殿前,慈禧端坐在金丝楠木制作的软榻之上,身边候着李莲英和两个宫娥。</p>
慈禧正在怒喷,两名朝廷大臣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p>
“朝廷养你等奴才有何用,这些个条约签订弄得人尽皆知。”</p>
“贱民就不该读些乱七八糟的书,整天不思报国,宣扬无君无父的思想,让朝廷颜面尽失。”</p>
“皇帝,你要尽快督促各地总督,这帮革命党人要加大清剿力度,宁杀错,不放过。”</p>
软榻旁边,光绪抬着头,看着远方的天幕,不与任何人做眼神接触。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p>
“这弄出天幕之人也是无君无父之流,竟是如此诋毁我大清亡国,我看准是革命党弄出来的把戏。”</p>
“这几日多派些军勇巡逻,凡议论天幕者,全部捉拿下狱,坚决不能软。”</p>
“嗻。奴才谨遵懿旨。”</p>
两名大臣这才松出一口气,缓缓的退了下去。</p>
慈禧犹不满意,仍在自顾自的骂骂咧咧,骂声回荡在乾清宫久久没有消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