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时空节点。</p>
长安太极宫。</p>
“我就是能想通蔓越莓和夏威夷果之类的种植,也能想通鹅肝鱼子酱的养殖。唯独对沙漠干旱地带养虾感到不可思议。”</p>
魏徵望着画面中活蹦乱跳的对虾,觉得这简直是太神奇了,也太不可思议了。</p>
“所以科技真的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就像咱们现在不也改变了很多吗?”</p>
长孙无忌笑着道。</p>
“也没必要大惊怪,咱后世连沙漠都给改造了,这又有什么了不起?”</p>
房玄龄一脸自得的笑话着魏徵。</p>
“盐碱地的意思是地里含盐和碱吗?这个要让化学研究院好好研究一番。”</p>
涉及到土地的事,李世民还是相当的重视。</p>
“室内加温,之前视频咱们不是见过种在大棚里的各种蔬菜吗?大棚栽种可能就是温度的原因。”</p>
杜如晦突然激动万分的喊道。</p>
“冬天温度低,将蔬菜种在大棚里加温,或者保温,保证蔬菜生长所需要的温度,对吧。”</p>
长孙无忌此时想到刚才的鲟鱼生长也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温度,那么蔬菜应该是一样的。</p>
“这个塑料薄膜咱们没弄出来,只能想办法用别的可以保温的东西代替。不过可以先让农业研究院赶紧组织实验。”</p>
房玄龄同样的激动万分。</p>
“难怪后世冬天也有这么多新鲜的蔬菜。”</p>
李世民恍然大悟。</p>
“厉害了,连这对虾需要食用的藻类和微生物都专门培育分离。这虾要养不活也是奇了怪了。”</p>
李孝恭对这样细致到极点的养殖方式感到无比的震撼。</p>
“祁连山的雪山融水竟然还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这个锶和硒元素也是人体需要的东西?”</p>
长孙无忌疑惑心起,此时连忙问起研究院对于人体方面的研究。</p>
然而确实没有答案,没有精密的仪器,也没有系统的理论,大唐哪里能搞清楚人体的奥秘。</p>
“这么看,人体需要的东西肯定很多,只是咱们不知道罢了,等着科学进步,慢慢研究吧。”</p>
李世民倒是没有特别的期望。他也知道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研究难度不一般。</p>
“因地制宜放哪里都没错的。没有不能做的,只是合不合适而已。”</p>
房玄龄看着晋省养出了大闸蟹后,感慨不已。</p>
“这话没错,咱们的思维还有很多要改变,就像之前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气候变暖就能行。”</p>
李世民觉得既然都在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了,对于新事物,新技术以及新的观念也要用更为开放的积极的思想去面对。</p>
天幕继续播放。</p>
“这次农业大摸底让各地友深感独在家乡为异客。”</p>
“讲道理,这些各地新土特产不为本地人所知并不十分意外。”</p>
“攀枝花人也不太知道攀枝花居然产咖啡、莲雾和释迦(人参果)。”</p>
“实际上攀枝花的这些产品和山西大闸蟹一样,只是有,产量并不算高。”</p>
“比如甘省南美白对虾,引进时间不长,很多人购买的时候也未必会注意到产地。”</p>
“雅安的鱼子酱虽好,架不住川省人更爱吃豆瓣酱。这些因素都导致不少新土特产不为人所知。”</p>
</p>
“还有一些人们的固有印象也导致家乡特产,特地背着我产。”</p>
“其实各位的家乡并没有背着大家,龙虾风靡全国后,全国不少地方都开始布局龙虾相关产业。”</p>
“但如今提及龙虾,人们想到的依旧是鄂省潜江和苏省盱眙。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p>
“这次农业大摸底虽是友的调侃,背后蕴藏的却是对自己家乡,对祖国满满的骄傲和自豪。”</p>
“一场农业大摸底,摸出了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也摸出了友对家乡炙热的情感,更摸出了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盼。”</p>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将迎来更多会,飞入寻常百姓家。”</p>
大明时空节点。</p>
紫禁城。</p>
实话,朱棣是被西北养海鲜给震到了,还有晋省大闸蟹同样的让他有了颠覆的感觉。</p>
毕竟后世这两个地方的环境他大概也知道,但也正是因为此,他才觉得更震撼。</p>
“难怪他们本地友都不知道,因为养殖的时间还不长。如果像夏威夷果或者鹅肝那样给,长时间的积累,估计这个对虾和大闸蟹的产量又会直接给人干懵了。”</p>
夏原吉捂脸笑道。</p>
“我记得种地那期视频过,只要华夏人进入哪个产业,哪个产业就在没有竞争对。给点时间,我也相信这些东西会把世界都干懵。”</p>
朱高炽哈哈一笑道。</p>
“到那时候,友就不会埋怨家乡背地里搞特产了。”</p>
杨荣也是大笑着道。</p>
“话川省友会有点欲哭无泪吧。爱吃豆瓣酱导致不知道自家产鱼子酱。”</p>
朱瞻基觉得太逗了。这是伤口上撒盐啊。</p>
“这个龙虾是什么品种的虾?咱们好像没有吧。看起来就令人食欲大盛。”</p>
朱高炽看着天幕画面上的各种龙虾的吃法,不禁垂涎三尺。</p>
“估计又是海外的东西吧,出海的船队都可以关注下这些东西,见到了都可以带回来,咱朝廷出点奖励给他们。”</p>
朱棣意识到这些的举措也能刺激民间出海的欲望。</p>
大航海也不只是朝廷航海,民间同样可以是参与者啊。</p>
“陛下这个提议臣赞同。鼓励民间出海本来就是咱们的政策之一。能将这些食物种类带回来,对咱们的好处多多。”</p>
夏原吉举双赞成。这些东西不仅可以丰富国家的食物品类,还都是经济作物。</p>
“咱们不仅要带回来,还要想办法扩大产量。产量一上来,全给干成白菜价格。这些经济作物也可以像粮食,产量和存粮一上来,也就涨不起来了,所有人都能吃到。”</p>
朱棣琢磨着得重点考虑考虑,从农产品的价格问题上调整一些生产重点。</p>
“陛下,咱们是否可以先考虑猪肉的问题,百姓吃饱了饭,但还是很多人吃不上肉。咱们也该好好研究生猪饲养的问题。”</p>
杨荣提出自己的想法。</p>
他觉得经济作物很大程度上依赖气候环境,而且交通也存在掣肘。不像生猪,哪里都能养活。</p>
这样的对话换成以往,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p>
皇帝和内阁首辅,太子,皇太孙,以及一众朝廷大臣商量讨论养猪的问题。</p>
这画风顿时让人有种觉得正常,又觉得非常不正常的别扭感。</p>
但此时的众人并没有这样的阻碍,反而纷纷出言从各个方面讨论起了如何养猪。</p>
“这事可以制定计划实行,肉类也该进入到寻常百姓家了。”</p>
朱棣非常果断的做下了决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