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曾: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p>
“两汉延绵400余年。当世人都以为其行将就木,坐守残年之时,它却依然跳起来,把周围挨个抽了一顿大嘴巴子。”</p>
“这不是基于帝国政权。而是站在文明实力的角度所作出的论断。”</p>
“这个朝代一个武库就能带甲十几万,藏兵几十万。炼铁高炉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p>
“这个朝代边塞军士以一敌五不落下风,任谁都要一句——好汉。”</p>
“这个朝代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极其深远而巨大。他把疆域内的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孕育出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汉族。”</p>
“以一国成一族,甚至以此为核心完善了一个文明。”</p>
“维天有汉,光耀万年。史无前例,无可借鉴。”</p>
“他的一切都为后世传颂模仿,以至于身处现代的我们,依然能听见他的回响。”</p>
“远在长安千里外的尉犁,这里的西北方是大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渠黎。”</p>
“当年有个来自绍兴的郎官,奉汉宣帝的旨意来这里屯田。他就是后来大汉的第一任西域都护府的都护,郑吉。”</p>
“西域都护府的常备兵力并不多。但它管辖的属国最多时有五十多个。里面不乏有几个数万常备军的大块头。”</p>
“再加上匈奴这样的狠角色,也来争夺西域的控制权,整个西域都能煮成一锅粥。”</p>
大汉时空节点。</p>
长安未央宫。</p>
农业大摸底的视频让整个大汉朝廷的君臣们都觉得受益匪浅。</p>
刘病已已经决定着对农业的方方面面做出调整。</p>
现在整个大汉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四夷臣服。</p>
脚盆鸡的金银矿,南洋的金矿粮食等等不断运回国内。</p>
海外贸易带来了沿海的经济发展。西羌叛乱被赵充国平定后也稳定了丝绸之路。</p>
而他驻军河套地区后,大汉便开始了和匈奴的作战。</p>
连战连捷下,大汉的外部已无一合之敌。</p>
所以此时朝廷开始调头整理改革以来的各种问题。</p>
两个大摸底的视频下来,也让刘病已找到接下来朝廷对于处理改革后的各种问题的思路。</p>
“独汉以强亡?新视频莫非是讲大汉?”</p>
魏相疑惑出声,这话的意思感觉好别扭。强为什么亡?</p>
“莫非冰河时期对大汉影响不大?”</p>
看到这句话后,丙吉同样的疑惑不已。</p>
众人也想到了汉末的冰河。</p>
“其意思应该是军事力量强大吧?行将就木时仍然能威仪四方。”</p>
刘病已望着天幕道。他想到天幕之前提过汉末三国时期对四夷仍然处于震慑的姿态。</p>
“各地武库居然有如此多的藏兵?”</p>
张安世当然知道各地武库藏兵颇丰,这是自汉之始就有的传统,但他也想不到竟然能武装起这么多的士兵。</p>
“武库藏兵多也正常,与匈奴耗了那么多年,哪敢荒废武备?”</p>
刘病已虽然不知具体的数目,但也清楚整个大汉境内特别是紧靠北方的重镇基本都设有大大的武库。</p>
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更不用。</p>
“不过,如今这些兵器大多数已经面临淘汰,是否组织人将库存做一个盘点,该销毁的销毁。这看守武库的军队也是一笔不的开支。”</p>
丙吉提议撤销大部分的武库。</p>
</p>
“军队的整合,更新换代也是该提上日程了。赵将军有前线军报称目前冷热兵器充斥,战术战法需要革新,步卒的武器基本都面临淘汰。”</p>
“另外各地武库背后都有一条运作的产业链,这些人也该解放出来参与到新的生产建设中。”</p>
刘病已点头同意了此事。本来就缺人的大汉,如今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再制造各种落后的兵器了。</p>
这么多武库藏兵,可想而知背后有多少人参与建设。将他们释放出来,也能缓解一部分人力不足的窘迫。</p>
“南洋这边招募了好多三哥劳工,目前也还算正常,就是三哥有点奇葩不好管理。”</p>
到了人力的问题,魏相便将南洋的情况也做了汇报。</p>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三哥果然是三哥。一时间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p>
“我认为要通知南洋那边,强硬一点,畜牲都能教会,三哥起码还是人。应该能改变的。”</p>
张安世也是忍不住的笑了。</p>
“维天有汉,光耀万年。咱们不能坏了这句话的气度。但一切以汉的利益至上。”</p>
刘病已的话显然是同意了可以用强硬点的段改造三哥。同时也是警醒众人要有点底线。</p>
“咦,郑吉上了天幕。”</p>
魏相有些羡慕的道。</p>
“第一任西域都护府都护,能留名也很正常。咱们现在所做的事,诸位日后可能都将在史书上单开一页。”</p>
刘病已适时的给众人打了一针鸡血。史书单开一页的诱惑可不一般了。</p>
“都是为了大汉为了华夏,鞠躬尽瘁而已。”</p>
众人纷纷做出谦虚的表示,而嘴角的笑容却是抑制不住。</p>
“陛下,西域如今也可以增加人口了,移民的政策已经逐步在推行,军队也应该有所增加。”</p>
丙吉出声道,西域的力量确实显得薄弱了。</p>
“这事我已经通知了赵将军,他已经分了兵入驻西域各国,由都护府统领。”</p>
如今西域的开发也拉开了序幕,将来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多,也可能更激烈。</p>
所以当赵充国完胜匈奴后,他便已发出了调动的军令。</p>
众人此时都觉佩服不已。</p>
天幕继续播放。</p>
“那么都护府有多少人马呢?大一点的国家几百号人,一点的国家几十号人。”</p>
“这些驻军的开销要属国负责,一旦出征,属国要出人,还要出军费。”</p>
“但就是那么一撮汉家儿郎,愣是把西域的属国给震得服服帖帖。稳住了整个西域的局势。”</p>
“甚至都护府还可以干预各国王室的任免。无论是法理上的还是物理上的。因为他们的背后是大汉。”</p>
“两汉时期,那个国王敢杀汉使,大汉只能被逼无奈的反击回去。”</p>
“比如大宛,以出产汗血宝马而闻名于世,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了大汉的使者登门拜访。”</p>
“汉使希望两国开启自由贸易,然后大宛王就斩了汉使。”</p>
“大宛国位于如今的乌兹别克费尔干那盆地一带,长安西去一万二千五百五十里。”</p>
“大宛王以为大汉打不过来,结果呢,汉武帝时期,李广利两征大宛。”</p>
“大宛人自斩大宛王首,献汗血宝马。从此开启了自由贸易的时代。”</p>
“其次是康居,这个国家比大宛还要远上一千五百里,人口六十万,兵十二万。”</p>
“西汉末年时期,他跟乌孙不和,但是乌孙和大汉关系好,所以康居看大汉不顺眼。汉使也骂康居人没教养,见到大汉天使胆敢不跪。”</p>
“而且还包庇杀害汉使的北匈奴的郅支单于,于是西域都护府集结重兵,在陈汤等人的带领下,蹈康居,屠五重城。”</p>
“斩郅支单于和诸王之首,陈汤还建议传首万里,并了那句流传千古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