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明1566:摄政天下 > 第445章 江南大乱
    第445章江南大乱</p>

    整个江南地界都乱了。</p>

    凡是应天巡抚衙门辖下的江南府县,以及与之毗邻的州府全都乱作一团。</p>

    事情的起因是,原本还被限制在州府衙门之内的官场内部争夺,忽然之间就被扩散到了所有人头上。</p>

    先是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消息。</p>

    是应天巡抚衙门之所以会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新来的那位江南六省总理大臣要清退大户人家的田地,要剃了江南大户的脑袋。</p>

    这传言半真半假的掺和在一起,却是实实在在给江南那帮士绅豪强大户们给吓到了。</p>

    原本应天巡抚衙门要清查各州府田亩人丁的时候,大伙虽然明面上是奔着南京各部司衙门去骂的,但心里到底还是有些怀疑这件事背后并不简单,甚至隐隐带着不安。</p>

    现在事情彻底捅出来了。</p>

    原来是那新来的江南六省总理严绍庭要把他们这些大户的田给抢了,甚至还要剃了他们的脑袋。</p>

    这可比那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还要狠毒啊。</p>

    这骂声和矛头一下子就瞄准了缩在南京城里西园的严绍庭。</p>

    毕竟那些闲言碎语可是言辞凿凿的。</p>

    一来,应天巡抚海瑞过去从不来南京,如今严绍庭来了他也就来了,然后就是要清查田亩人丁。</p>

    二来严家过去就是多有贪墨不法,在朝中擅长的就是一个欺上瞒下鱼肉大伙。严家这是有不法遗传的,现在严绍庭来了江南,也算是忍了不少日子,现在开始亮出屠刀也算是子承父业了。</p>

    综合上述。</p>

    合理!</p>

    一切就显得无比合理了。</p>

    于是江南州府的士绅豪强大户们便开始四处奔走,各方串联,更是开始联络各处,书信不断。</p>

    而至于为何毗邻应天巡抚衙门辖下十二州府的其他地方也会乱起来,这完全就是群体惊慌后连带着发生的集体恐慌反应了。</p>

    如今严绍庭总理江南六省事务,应天巡抚那边给事情办完了后呢</p>

    那肯定是要向周边扩散的。</p>

    随着各地大户人家慌乱起来后,无数的谣言也就此起彼伏的生出。</p>

    而核心论点就是那位严阁老看上了他们的家产,希望他们这些大户人家能够老老实实的投献钱财。</p>

    甚至在这种流言下,还隐藏着这件事其实是皇帝指使严绍庭南下敛财的。</p>

    这样的话虽然还没传开,但却也进了不少人的耳。</p>

    到了这里,整个江南也就乱了一半了。</p>

    至于另一半。</p>

    那就是完全因为严绍庭本人了。</p>

    随着海瑞带着应天巡抚衙门开始风风火火的清查各地田亩人丁,最近几期的昌平报也是在大力宣扬评价这件事情。</p>

    昌平报明面上还是很公正客观的。</p>

    除了解读应天巡抚衙门的官方解释,如今衙门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能让寻常百姓也有田种,让人人都吃饱饭。</p>

    昌平报也转载了不少抨击应天巡抚衙门的言辞。</p>

    但总体上来,昌平报还是按照官面的解读,认为应天巡抚衙门是为了造福百姓,才会清查江南田亩人丁。</p>

    随后就有关于应天巡抚海瑞的过往事例和人物传散落民间渐渐被传扬开。</p>

    在这些道消息中,海瑞那就是大大的青天大老爷,是大明朝二百年才出一个的大青天,是能和前唐狄仁杰、前宋包龙图比肩的人物,断案如神,爱民如子,清廉正直。</p>

    然后就又有关于海瑞在各地为官时的故事加以确凿,敲实海瑞这位应天巡抚的人设。</p>

    尤其是海瑞的那个海笔架之名由来,更是被广为流传,再加上海瑞大孝子的事情。</p>

    这么一个流传。</p>

    如今江南地界上,别管是见过海瑞还是没有见过的,寻常百姓家都认定了这位海老爷就是来帮他们过上好日子的。</p>

    于是。</p>

    这个时候严绍庭又让人散出去消息。</p>

    直接就,应天巡抚衙门这一次清查地方田亩人丁,就是为了吃大户,为了过好日子,所以大青天海老爷必然会被那些大户污蔑诬陷,但我们的百姓也定然是眼睛雪白的。</p>

    吃大户,过上好日子!</p>

    这样充满诱惑性的话一经放出,立马就造就了江南应天巡抚衙门辖下十二州府百姓集体眼睛雪亮雪白的结果。</p>

    虽然还没有官府推动。</p>

    但这十二州府的自由民,现在在哪看到那些个大户人家就是两眼放光,恨不能立马就上前狠狠的啃上两口,吃下大户身上两口肉。</p>

    好为海青天大老爷出气!</p>

    百姓淳朴,一时也被传为佳话。</p>

    于是。</p>

    江南地界上,补齐了最后一半的乱。</p>

    彻彻底底的乱了起来。</p>

    “他严绍庭现在就是不管不顾,要枉顾太平,置江南于遍地大乱之中!”</p>

    “我要上书!我要弹劾他!”</p>

    “孙都宪,咱们可都在江南为官,您是风宪之首,如今岂能坐视严绍庭激起江南民变,引来大祸都宪该当领衔上疏弹劾!”</p>

    南京守备衙门。</p>

    有镇守太监陈洪皱眉端坐上方主位。</p>

    南京粮储总督杨宗气已经是邀约群贤上疏弹劾严绍庭。</p>

    被点了名的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值默默抬眼看向杨宗气,却并未开口应答。</p>

    南京吏部尚书王用宝和户部尚书张舜臣对视了一眼,默默看向上方的南京镇守太监陈洪。</p>

    礼部尚书、兵部尚书还有工部尚书则是顾左右而言他,却分明都是不愿意挑头的人。</p>

    至于刑部尚书,赵大佑老爷子终于是在身体支撑不住倒下前等到了朝廷批准他乞骸骨的奏章,内阁大一挥就放了这位早就病殃殃的南京刑部尚书回老家去了。</p>

    那么余下的南京诸卿,也是个个不愿第一个站起来抗事的。</p>

    杨宗气看着在场这些人的无动于衷,脸上神色恍惚,本要怒声痛斥,但一声轻叹后也只是退回原位。</p>

    他缓缓坐下显得有些失神,宛如是在自嘲的冷笑了两声后,他才缓缓开口:“诸位,你我在朝为官,这样的事情是躲不过去的。现在不用我多,你们也该明白,严绍庭这一次真正目的是奔着清退田亩来的。”</p>

    完后,杨宗气环顾四周,不由轻叹。</p>

    因为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明白。</p>

    他们很清楚严绍庭要做什么,却不愿意带着人正面与严绍庭对抗。</p>

    杨宗气继续:“大家都有自己的考量取舍,这一点我杨宗气绝不怨你们。但是,若我等当真什么都不做,恐怕就要愧对无数人了吧。”</p>

    </p>

    到最后,杨宗气终于是话音一震带上了几分威胁。</p>

    而他也终于站起身。杨宗气看向了在座的南京吏部尚书王用宝、兵部尚书胡松。</p>

    “王部堂!”</p>

    “胡部堂!”</p>

    “你们两家便都是在应天巡抚治下江南十二州府内。此次他严绍庭绑着海瑞清查田亩人丁。您二位难道真要坐视不管,让他们将你们家中田地全都夺走还是,您二位能扛得住过往的那些门生旧故上门请求或者是往后的怨恨非议”</p>

    完后。</p>

    杨宗气又看向在座的南京礼部尚书尹台和工部尚书林庭。</p>

    他面带冷笑:“我若记得没错,尹部堂是江西永新人,林部堂是福建闽县人。都在他严绍庭总理江南六省的执掌之下。这些年,您二位也是各有一帮门生旧故随二位仕途为官,遍布各地。等这一次严绍庭办完了应天巡抚衙门辖下十二州府的事,他会不会继续将广西、福建还有浙江、湖广等地的田地人丁全都查一遍让在座各位家中和亲友家中的地都清退出来”</p>

    杨宗气转着身看向周围在座之人。</p>

    他冷笑连连,不断的摇着头。</p>

    “诸位,现在已经不是各自算盘的时候了。而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p>

    “一旦我等在这里虚与委蛇、相互推诿,我等便不光是家中基业全无,还要在这江南地界上再无立锥之地,遭无数人唾骂!”</p>

    杨宗气真的想不明白。</p>

    虽然自己一开始是担心严绍庭查出粮储衙门的问题,所以才一心要对付严绍庭。</p>

    可到了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的时候,这些人却还是无动于衷。</p>

    杨宗气一个个的看了过去,这些人还是不发一言。</p>

    他不由面露急切:“诸位,我就不明白了,为何诸位现在这般缄口不言,惜字如金难道诸位是觉得,将我杨宗气一人推出来,让那严绍庭砍了我杨宗气的脑袋,就能平息他的怒火就能让他停下来清查地方田亩人丁”</p>

    杨宗气神色悲哀:“我真的不懂,明明已经是我等人家和背后那些沾亲带故的人家生死存亡的时候,你们却偏偏如此作为。</p>

    “还是,这江南六省数十府数百县,南京上上下下无数官员,独我杨宗气一人是为了一家老蝇营狗苟,你们都他娘的是青天大老爷!是清廉奉公守法的好人啊!”</p>

    杨宗气的质问和怒骂,冲击着在场的每一个人。</p>

    毫无疑问。</p>

    这一刻的杨宗气已经脱离了只为自己前程谋算的性质。</p>

    他是真的在为所有人,在为了各自的一家老拼命。</p>

    见在场之人也不知是因为无话可还是被骂的无言以对,皆是侧目而视。</p>

    杨宗气也只是冷笑一声,最后看向南京户部尚书张舜臣:“张部堂!您虽然祖籍山东,不是我们江南人氏,但不要忘了您那亲家却是我江南有名的书香门第,也是我江南数得上数的家资殷实之户,家中田地也能得个半县美名吧!”</p>

    此言一出。</p>

    张舜臣顿时色变。</p>

    “本官不知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p>

    众人亦是眉头紧皱。</p>

    原本杨宗气都是含蓄提醒,现在已经是指着人骂了。</p>

    杨宗气却只是一笑:“之前散播消息的时候你们都没有阻止反对,以为严绍庭能知难而返。现在,谁想到他竟然玩的更大,外面的百姓现在恨不能将你我人家给生吞活剥吃进肚子里。你们这时候还在想着与严绍庭媾和吗!还是觉得能向他低头作”</p>

    堂下无人应对,寂静无声,唯有杨宗气的质询。</p>

    上方。</p>

    陈洪皱眉扫视,而后低声道:“留守衙门何故无人”</p>

    这话一出,众人才反应过来。</p>

    一道道目光在堂下游走着,全然忘了今天一个留守衙门的人都没在场。</p>

    “想来想来他们自觉与国同休,所以另寻诸如上书内廷的法子去了”</p>

    有人声开口揣测着。</p>

    杨宗气心中死寂,今日又处处悲愤,不禁冷笑:“不得已经先于诸位,投于严绍庭门前了!”</p>

    他这是讥讽之言。</p>

    大抵是在讽刺今日在场的这些人,要不了多久就会向严绍庭低头服软。</p>

    终于。</p>

    在场的南京礼部尚书尹台,缓缓开口:“不如与严绍庭划出个道道,他和严家总不能真就得罪了天下人。咱们各家拿出一份名录,他若能在清退的时候避开,咱们也不拘着他去清退别户的田地”</p>

    此言一出,倒是立马引来在场不少人点头认同。</p>

    杨宗气却是脸色阴沉。</p>

    这帮人没想着和严绍庭作对,也没想要自家受损,于是便要和严绍庭各退一步乞求合作!</p>

    全是软骨头!</p>

    杨宗气心中愈发失望。</p>

    兵部尚书胡松则是道:“那个忠勇剿贼营早就已经征募抽调齐了人数,如今就在正阳门在大校场里没日没夜的操练。一旦这个严绍庭发了狠,顷刻便是大军杀到”</p>

    众人浑身一颤。</p>

    皇命、王法、严家、兵马。</p>

    如此种种组合在一起,这才导致这帮人一直参与盘外招,一直希望能和严绍庭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与合作。</p>

    工部尚书林庭看了眼周围众人,笑了一声:“那就依尹部堂的意思,寻个人去与严绍庭谈谈这件事到底他也是为了给皇上当差,那自然要弄出些事情,回头能带着一笔银子回京。咱们外头那些人吃饱喝足这么多年,也该为了朝廷吐出来一些了”</p>

    杨宗气顿时恼了。</p>

    自己辛辛苦苦,各方筹谋,为的就是江南上下一体一心。</p>

    现在可倒好。</p>

    这帮人想的还是先保住自己,舍掉那些没背景的。</p>

    杨宗气眉头成川:“诸位!这般行径,当真不怕外人耻笑还是,你们觉得外面那些人能听了你们的莫要忘了,如今外面可以已经谣言四起,民心混乱!”</p>

    “乱乱不起来的!不听话的大户,那就直接抄没了!敢闹事的黔首,全都流放!我就不信咱们没了刑部尚书,就做不了这些事了!”</p>

    原本还在担忧严绍庭麾下那三千余众的兵部尚书胡松,这时候却是杀气腾腾,俨然不将那些大户和百姓当回事。</p>

    杨宗气瞪了瞪眼,而后一声长叹。</p>

    他当众猛然挥袖。</p>

    “你们便一味求和,一味的自保吧!”</p>

    “等严绍庭一步步将你们吃干抹净了,回头谁也别谁对不起谁!”</p>

    “老子也不与你们应付了。”</p>

    “咱山高路远,自求多福!”</p>

    完后,杨宗气双抱拳举了举,便在众人面面相觑之中,扬长而去。</p>

    </p>

    月票月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