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原来这就是安京侯府的风气</p>
沧浪园,</p>
丫鬟们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庆功宴,而另一间屋子,龄官等十二个丫头也在密切商议着该表演什么曲目合适。</p>
她们出身于苏杭,此地人最偏爱昆曲,富贵人家若是没有家养的戏班子能唱好戏,都是没脸面接待贵客的。</p>
昆曲取材广泛,唐诗、宋词、元曲皆有涉猎,用词考究、含蓄,富有诗意,为时人所称颂,是最为高雅的喜好。</p>
只是她们不知安京侯会偏好什么戏曲,一时也拿不定主意。</p>
芳官担忧的着,“安京侯是威名赫赫的大都督,我们要是贸然唱一出讲情爱的戏,恐怕并不能讨喜。”</p>
“这一场是林姑娘给我们的会,也让我们要对侯爷投其所好,可我们还不知道侯爷喜好什么呀。”</p>
蕊官接口道:“姑娘我们不敢搭话,不如去问问那些丫鬟”</p>
龄官想了想,为了姊妹们能够活下去,不再受苦,曾与林黛玉搭了话的她便决定一力承担下来,“好吧,我去问一问。你们先去帮忙拾掇屋子吧。”</p>
</p>
正堂的偏房,</p>
此处又是划归了秦可卿来住,只是此时她并不在房中,而是被丫鬟们哄着去和薛宝钗、妙玉逛园子了。</p>
秦可卿虽然是个丫鬟身份,但丫鬟们还是敬重她之前官宦人家的身世,而且秦可卿最是年长,也时常照看她们,便不让她来受累操劳了。</p>
其实,丫鬟们也包藏私心,齐聚在秦可卿的房里,迫不及待的寻找着她们朝思暮想的盒子。</p>
正要去忙的晴雯,当然也被她们生拉硬拽的带了来。</p>
适时,莺儿和香菱正在补这段日子漏掉的故事,为了方便她们还将报纸裁剪下来,只装订成一本册。</p>
两人津津有味的读着,晴雯也很好奇里面写的到底是什么故事,只是她们不算太熟悉,晴雯也不好贸然加入其中,只在一旁孤零零的站着。</p>
房中一时沉寂,倏忽听到垂帐内,瑞珠欢喜的叫了声,“找到了,找到了,晴雯快来!”</p>
有过前一次的经验,为了不让姊妹们失望,晴雯回去后苦心钻研究竟该如何开锁。</p>
用自己铜锁实验了许久,她才明白了,一根针很难捅开,得有另一根按住关键的关才好挑动。</p>
这次再上,晴雯颇有自信,来到床榻旁,挽起了袖口道:“放心,我之前练习过许多次了,这次一定能打开。”</p>
姑娘们也在一旁为她加油鼓劲,而晴雯又确定道:“这里面真的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吧,要是什么贵重之物,贸然打开了,当真要被责罚的。”</p>
宝珠连连点头,“别担心,姐姐的贵重之物都是由我们来保存的,这里当不是什么要紧的物事。”</p>
晴雯沉下了一口气,将针慢慢插进锁孔中,尝试挑动着关要害,不多时便听得咔哒一声响。</p>
晴雯眉间一松,微笑道:“好了,开了。”</p>
众女欢欣不已,在一旁研读的莺儿,香菱此刻都将册子放在了桌案上,来到她们身边凑热闹。</p>
却见木匣中只是孤零零的躺了一本账目,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p>
晴雯感慨道:“原来是府里的账目,这个我熟悉的很了。竟然将账目保管的这么用心,也难怪林姑娘会让秦姐姐来管家。”</p>
瑞珠宝珠却有些不死心,她们也没少帮忙整理过账目,怎会就将个账目锁在盒子里呢</p>
瑞珠还是将册子取了出来,翻开扉页,果然没有账目的明晰,再翻过一页白纸,便见得密密麻麻的字,还记录着日期。</p>
“八月初十,今晚就要去找老爷了,我已经浑身上下都洗的干净,还用瓣擦了擦,换了新的肚兜,老爷一定能喜欢”</p>
竟然,竟然是姑娘记录的日常事</p>
众女读了几句,还看到秦可卿要穿上林黛玉的衣服来服侍老爷,这是多么大胆且不知羞臊的话呀。</p>
丫鬟们个个脸颊臊红,捂着眼睛不敢继续看下去了,可好奇心的驱使,又让她们将指分出了个指缝,只露出了一双眼来,看着上面的内容。</p>
最最震惊的还要数晴雯,秦可卿曾经在她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已经轰然倒塌了,“原来,原来秦姐姐是靠这个上位的啊,这这不是袭人的段吗”</p>
晴雯还是不能将平日里那个十分正经的秦可卿将册子中记录的形象联系起来,更应该她不想。</p>
毕竟她是将秦可卿当做榜样的,要向她学习,可眼下知道了事情真相,她到底还要不要学了</p>
瑞珠帮姊妹们翻着页,越看越察觉到不对劲了,这册子中记录的内容和她们在报纸上看到的极为相似。</p>
故事脉络是一致的,只是人物不同,尤其是那个女师傅的形象,赫然就是仍在房中的妙玉。</p>
联系上了,一切都联系上了。</p>
莺儿愕然道:“原来,那个绮梦轩主就是可卿姐姐”</p>
今日的信息量有些爆炸了,丫鬟们的脑子都晕乎乎的。</p>
而正在此时,龄官摸了进来,些讨巧话道:“你们可在忙着,需不需要帮忙”</p>
龄官往房里走来,却没在厅堂上见到人,等到入了内室,才见到姑娘们都围在床榻旁,似是在看什么东西。</p>
等她进来了,还没人留意到她的存在。</p>
同样年纪还很轻的龄官,也是好奇她们在做什么事,只是没走过去,而是见到桌上正有一册书,便随就拾了起来。</p>
这书册外皮是工精细包装好的,只是里面的纸张有些奇怪。</p>
不过看上去就知道,应该是她们的珍视之物了。</p>
龄官随意读了两句,结果脸颊迅速飞上一抹红霞,再看床榻旁的丫鬟们,也都齐齐的往后望着,脸颊都似火烧一般。</p>
而且,她们面前也正有一本书。</p>
“安京侯府的风气,这么这么开放吗大家看这样的书还要一起看,这也太羞人了吧”</p>
龄官身子打了寒颤,赶忙将那书册放归原位,没等那些姑娘开口,便道:“打扰了,你们既然没事,我就先去隔壁忙了。”</p>
</p>
龄官赶紧逃了出去,站在廊檐下还不断的抚平胸口,长长喘着粗气。</p>
戏班子的姑娘虽然都是未经人事的丫头,可她们自便被传授讨人欢心的本领,也对这男女之事知晓一二。而今日之间,龄官都不得不多想了。</p>
难道这就是安京侯的喜好,所以她们才会一起看</p>
不然,一个两个人喜欢也就罢了,在房中偷偷看就好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何必要聚众呢</p>
一想到林黛玉提点她们要投其所好,用心想一想安京侯喜欢什么,她们在演什么戏,龄官身上就不禁起了鸡皮疙瘩。</p>
“我当时竟然那么单纯,都没听出林姑娘话中的意思。可我们自学得是昆曲,唱粉戏不知道姊妹们能不能唱的了啊”</p>
龄官满心忧愁的离了去,而房里的丫鬟们全然没当一回事。</p>
香菱劝道:“我们还是放回去吧,这事要是捅破了,谁颜面上都不好看,往后在园子里还怎么见面了”</p>
莺儿也连连点头,“别让可卿姐姐察觉出不对劲,我们以后还可以时不时的打开来看。”</p>
见众女望过来,莺儿心虚道:“毕竟这里面是第一的故事,报纸上都是修改过的,不如这里面的有意思嘛。”</p>
这一点她们倒是都同意,瑞珠宝珠便将册子又放回原位,重新将盒子锁好。</p>
请您收藏69书吧(六\\\九\\\书\\\吧!)</p>
“那就先这样,以后我们每十日来一次”</p>
莺儿连连摇头,“十日太久,七日,不,五日如何”</p>
</p>
湖心亭处,</p>
薛宝钗,秦可卿,妙玉一同站在码头处,望着中心的岛,而三人的心境却完全不同。</p>
没想到还有故地重游的会,妙玉睹景思人,当即便想到了那日文会,自己在亭上当着众人的面亲了侯爷一口。</p>
而且侯爷再过不久就要回来了,她究竟该怎样面见侯爷呢</p>
妙玉心里如同打鼓,一时也想不出个定论。</p>
而薛宝钗和秦可卿站在她身后远处,正窃窃私语着。</p>
秦可卿乞求道:“今日才搬下来,我又没有存稿,能不能歇一日灵感也不是日日都有的,每日更新真的累死个人。”</p>
薛宝钗轻哼了声,她付钱聘用的劳工,当然舍不得让她歇了,只不过今日已经有了特大新闻,早就能将报纸买爆好几日了。</p>
薛宝钗挑了挑眉头,道:“那好吧,我也不是不近人情的,看在我们姊妹一场的份上,便就让你休三天,如何”</p>
秦可卿挎着薛宝钗的臂,倒在她身上,撒娇道:“宝妹妹最好了,放心,我往后一定会报答你的。”</p>
秦可卿眉角一弯,心中已然生出一计,夺回主动权。</p>
薛宝钗倒是没想太多,反问道:“你那册子呢我已经有许久没看过了,倒是不知道你都记了什么。”</p>
秦可卿挑了挑眉道:“老爷也没回来,还能记什么而且那是我写给自己看的,也不是给你看的,这可没写在合同里。”</p>
薛宝钗撇了撇嘴道:“写下来的东西,不就是给别人看的你可心着些,别让房里的丫鬟们发现了,要是他们见到你写的故事,那你这笔名怕是也难保住了。”</p>
秦可卿漫不在意道:“她们一个个幼稚的可笑,能知道什么事”</p>
</p>
苏州府衙,</p>
当安京侯席卷双屿岛,将倭寇尽数铲除的消息传遍苏州时,苏州以及临近苏州的其余几府,已经有第一批来到府衙求见安京侯的江南世家了。</p>
这些世家却出奇的一致,都备上了不薄的见面礼,甚至就在府衙外比了起来,起初没带够银两的还叫人回家去取,真是成了街上的一奇景。</p>
只是他们并没有如愿以偿的见到安京侯,被衙役拒之门外,只是安京侯此刻不在苏州府。</p>
所有世家子弟都以为这辞太假了,数万百姓在阊门下迎接了安京侯入城,怎么可能会不在府衙。</p>
刚刚得胜归来,又能去哪</p>
本来还在门前攀比的众多世家一商议,只当安京侯以为他们带的见面礼太少了,看不出诚意,便又遣人去当地的银号兑换银子,再来求见。</p>
他们皆知,此刻他们若是不拿出血本来让安京侯满意,等到杭州等地的大户过来,他们这些银两反而算不上什么了。</p>
到时候破费的可就不是家财的一成两成了。</p>
但其实,岳凌此刻真的不在府衙,而是已经秘密出城,奔赴宁波府了,只因还有最后的戏码他还没做完。</p>
这种金蝉脱壳的计谋,岳凌百用不厌,效果是毋庸置疑的。</p>
鱼饵已经丢到了杭州署衙,而他这个钓鱼的人,当然要尽快赶到钓点持杆了。</p>
渡边信之介是真实的东瀛使者,他当然有一艘倭国官船来回接送他渡海,而这艘船就在宁波府停靠。</p>
身份不假,事实不假,岳凌根本不担心赵德庸不入局。</p>
从渤海湾调来的新式炮舰上,岳凌初次登临此船,来来回回的巡视了遍。</p>
这是前些年,隆祐帝听从他开海的建议,省吃俭用又集京中巨资,让西洋人监工打造的一艘船只,船只上搭载的火炮,也是之前买来的最新式佛朗炮和红夷大炮。</p>
四桅巨船,还有十数张纵帆和横帆,一并构成了这艘船的动力。载炮有四十门,红夷大炮充当舰首炮、舷侧炮则由佛朗炮构成,便是船员水,整条船上便有近五百人。</p>
为此,皇家三年未开筵席,后宫都在皇后的带领下,除去了繁杂的珠宝装饰,一切衣着用物从简,隆祐帝更是连龙袍多年都没再做一身,若是磨破了,还是皇后亲缝纫修补。</p>
这艘船此刻承载的不只是如今的精锐士兵,而是隆祐帝开海,强国富民的决心。</p>
岳凌挥师东进,顺长江而下,全速开往宁波府,守株待兔。</p>
这次,他不但要将事情做大,更是要将名声打出去,让东南所有世家瞧一瞧,大昌的兵锋无人能够抗拒,而他们往后也只有配合朝廷的一条路走,再也不要想着徇私枉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