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员点点头,招呼下把人铐起来。</p>
王厂长松了口气,走过来拍了拍李成的肩膀:“李兄弟,这次多亏你了,要不是你沉得住气,我这厂子今天怕是得砸不少东西。”</p>
李成摆摆,笑得有些意味深长。</p>
“王厂长客气了,您得让厂里工人都注意了,这些货不论真假都不能出问题,防止再给人抓住会。”</p>
王厂长一愣,随即点头:“你得对,我回头就安排。”</p>
高个子和其他混混被治安人员带走后,厂门口终于恢复了平静。</p>
但不远处的齐兰却一脸忧虑地看向李成:“你啊,总是那么心大,碰上这种事也敢往前凑。万一真起了冲突怎么办?”</p>
李成笑了笑,握了握妻子的:“别怕,混的都是些虚张声势的角色,有他们几个,还真掀不起什么浪。”</p>
王厂长看了李成一眼,眼底多了几分欣赏,“李兄弟,之前是我眼拙,老跟你过不去,你这人,心眼活,腕硬,我算是服了。”</p>
李成听了这话,笑了笑,没接茬,只是淡淡道:“过去的事儿就不提了,咱们以后好好合作,比啥都强。”</p>
“走,今天我做东,请你和铁山兄弟好好喝一杯!”</p>
李成婉拒道:“王厂长,喝酒就下次吧,今天时间也不早了,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p>
王厂长也不强求,道:“那行,李老弟,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王某人绝不推辞!”</p>
李成点点头,和铁山一起离开了泰丰皮革厂。</p>
路上,铁山忍不住问道:“成哥,你是怎么看出那些人是来捣乱的?”</p>
李成笑了笑,道:“很简单,他们话漏洞百出,而且眼神闪烁,一看就知道是在撒谎。再加上他们一听到警笛声就跑得比兔子还快,更加确定了我的猜测。”</p>
铁山佩服地点了点头:“成哥,你可真厉害!”</p>
李成拍了拍铁山的肩膀,道:“以后多学着点,江湖险恶,多留个心眼总是好的。”</p>
王二狗在一旁嘿嘿笑道:“成哥,这一趟可真顺当,咱们接下来去哪?”</p>
“先找个地方把钱存起来,然后带你们去省城转转,给潇潇买点新玩意儿。”</p>
“那敢情好!”王二狗和铁山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p>
“成哥,我还没逛过省城呢。”</p>
潇潇一听要去省城,立马蹦跳起来,拉着李成的衣角:“爸爸,我要吃面包!”</p>
“好好好,”李成宠溺地摸了摸女儿的头,“不光吃面包,爸爸还给你买新衣裳。”</p>
李箐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p>
想起时候,哥哥省吃俭用,就连自己最爱的大白兔奶糖都舍不得买。</p>
如今看着哥哥事业有成,她心里不出的高兴。</p>
一行人来到了人民银行。</p>
银行门口的两尊石狮子让王二狗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嘴里嘟囔着:“这狮子真气派。”</p>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一股凉气扑面而来。</p>
柜台姐看到这么多现金,眼睛都直了:“这这得有不少钱吧?”</p>
“张会计,快来帮忙清点一下。”她朝里屋喊道。</p>
等待的时候,潇潇趴在玻璃柜台上,好奇地东张西望。</p>
柜台里的算盘和钢笔引起了她的注意。</p>
</p>
“爸爸,那个黑黑的是什么啊?”潇潇指着钢笔问。</p>
“那是英雄钢笔,等你上学了,爸爸给你买一支。”李成摸了摸女儿的头。</p>
齐兰在旁边笑道:“可得好好学习啊,不然钢笔可不给买。”</p>
存完钱出来,铁山提议:“成哥,咱们去趟新华书店吧,听那边进了不少新书。”</p>
“行啊,正好潇潇也该多买些识字的书了。”</p>
路过百货商店,橱窗里一件粉色的裙子立刻吸引了潇潇的目光。</p>
“爸爸爸爸,我要那件!”潇潇指着橱窗,眼睛亮晶晶的。</p>
李成笑着进店给她买了裙子,又挑了几个布娃娃和弹珠。</p>
潇潇抱着新玩具,开心得像只燕子,蹦蹦跳跳走在前头。</p>
“慢点,别摔着。”齐兰在后面叮嘱道。</p>
‘知道啦!“</p>
潇潇一边蹦跳一边应着,惹得路人纷纷侧目,脸上都带着善意的笑容。</p>
“诶,成哥!”王二狗突然扯了扯李成的袖子,指着街对面一家店铺,“你瞧那边,门面挺气派的。”</p>
李成抬眼望去,只见那是一家古玩店。</p>
他心里一动,想起老薛提过这家店,这店主是个老江湖,眼光毒辣得很。</p>
“走,进去瞧瞧。”李成拉着潇潇的,带着众人穿过马路。</p>
店里古色古香,檀香缭绕。</p>
瓷器、玉器、字画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一个穿唐装的老者正在柜台后品茶。</p>
“几位同志,欢迎光临,想看点什么?”老者笑眯眯地问道,目光在李成身上多停留了一瞬。</p>
“随便看看。”李成不动声色地回道。</p>
“好好,慢慢看。”老者又抿了口茶,“虽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但也都是些难得的好物件。”</p>
李成在店里转了一圈,突然被角落里一个青花瓷瓶吸引住了目光。</p>
瓶子不大,却有股不出的韵味,造型古朴,釉色温润。</p>
他走近几步,仔细打量起来。</p>
凭借重生后的眼力,李成一眼就认出这是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精品。</p>
瓶身上那朵朵青花纹饰,笔触细腻流畅,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珠光,正是宣德官窑的特征。</p>
“老板,这瓶子怎么卖?”</p>
老者瞥了一眼角落里的青花瓷瓶,不以为然地:“同志好眼光,这可是民国时候的物件,三百块,不二价。”</p>
“三百?”李成嘴角一扯,差点没憋住笑。</p>
他低头又瞅了瞅那瓶子,装出一副半懂不懂的样子,“这玩意儿看着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值不值这个价。”</p>
老者眯着眼,上下打量了李成一番,见他穿着朴素。</p>
身后还跟着一群人,像是乡下来的土包子,顿时心里暗乐。</p>
这瓶子是他前些日子从乡下收来的,卖相一般,他估摸着也就是个民国仿品,能卖三百已经算抬举了。</p>
眼下这外行模样的子居然感兴趣,他哪有不宰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