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栋哲,你就闭着眼睛写,也不能一道题都不对。”</p>
再往后看,气更不打一处来。</p>
“3+2你都能写成6,我抽”</p>
温和的林武锋都发火了,更顾不上给林栋哲打掩护。</p>
宋莹寻着声就来了,看了一眼,眼睛都瞪圆了。</p>
“你个皮猴子,墨水都喝到肚子里去了?”</p>
嘴里骂着,里没闲着,拳打脚踢对林栋哲进行爱的教育。</p>
“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3+2都不会。爸爸妈妈,你们一定搞错了。”</p>
林栋哲拿起暑假作业看了一眼,3+2果然写成了6,往后也都是常识性错误。</p>
上面一连串醒目的叉号。</p>
林栋哲懵逼了,看向林栋博,张牙舞爪就要扑过去。</p>
“啊啊啊!林栋博你个王八蛋,你骗了我。”</p>
林栋博丝毫不示弱。</p>
“林栋哲,你抄作业,就该给你个教训。”</p>
“哼!”</p>
宋莹打地更厉害了。</p>
“林栋哲,你个皮猴子竟敢骂我是王八。老娘打死你。”</p>
“不跟你哥学学好,人家只比你大两岁,咱买电视,你哥就添了50块钱呀。”</p>
林栋哲愣住了。</p>
“什么?我哥赚了50。妈,妈你别打了。我知道错了。”</p>
林栋哲一个健步跑到林栋博面前,抱着他的大腿不松。</p>
“哥,你教我赚钱吧,我再也不骂你王八蛋了。”</p>
坐在一边看电视的图南直接愣住了。</p>
宋阿姨刚才什么?</p>
林栋博拿出50块钱?</p>
屋里乱糟糟的,筱婷还在喊着。</p>
“宋阿姨别打了。”</p>
</p>
隔壁东厢房。</p>
听到响动的黄玲感叹。</p>
“大春节的,宋莹还在打孩子,也不怕沾晦气。”</p>
不用问,打的也是栋哲。</p>
门外一阵脚步声。</p>
“庄老师,林工在家吗?”</p>
黄玲听出来了声,连忙站起来。</p>
“哟,一鸣来拜年了。”</p>
一鸣把拿来的罐头放在了桌上。</p>
“庄老师过年还判卷子啊。”</p>
“寒假没事,闲着也是闲着。”</p>
屋里的凳子都搬到隔壁看电视,黄玲招呼一鸣去隔壁坐着。</p>
屋里,正处于打扫战场阶段。</p>
筱婷拿着扫帚扫瓜子皮,林武锋还拿着寒假作业。</p>
林栋哲换了个姿势,抱着林栋博的大腿。</p>
图南眼睛还盯在电视上。</p>
庄超英进屋,端着茶杯坐在凳子上,跟一鸣客气着。</p>
“一鸣,你们都是孩子家家的,来坐坐就行了,还带什么礼物?一会儿都拿回去。”</p>
一鸣对伙伴使了个眼色。</p>
“没关系的,庄老师。我们之前来问问题,总是吵到朋友。”</p>
“宋阿姨骂得好,不对,还是栋博朋友提醒得好。”</p>
一鸣和他朋友人情世故了不少。</p>
“我本想着考上大学再来拜访庄老师。落榜了,挺没脸的。”</p>
宋莹心直口快。</p>
“有考上的,那总得有没考上的。什么有脸没脸的。”</p>
黄玲用臂碰宋莹。</p>
“你呀。总能把有道理的话讲出一副不讲道理的味道。”</p>
林武锋打开了罐头,林栋哲闻了味儿跑了过去。</p>
“去拿碗和调羹,拿六个。”</p>
一鸣和向阳来的目的很明显。</p>
一是为了感谢庄老师的辅导,人情世故方面。</p>
二是是想寻求就业的会。</p>
一鸣是落榜生,向阳是回城知青,就业都挺困难的。</p>
“我有个朋友,他也是落榜生,他写了封信给劳动局工作问题。”</p>
“劳动局的同志给了几条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发展个体经济。”</p>
“就是去观前街玄妙观旁边去摆摊,卖些什么内裤袜子之类的。”</p>
“我偷偷去玄妙观观察了几天,这些类似的摊生意都很好。”</p>
“他们都是边摆摊边躲。”</p>
宋莹这才明白大儿子栋博上着学就能赚那么多。</p>
摆摊零售倒买倒卖,虽然没棉纺厂的工作稳定,但赚得多。</p>
但像栋博这样的学生,上着学就赚钱的,还是罕见。</p>
“我家栋博就”</p>
宋莹刚张口把栋博的光辉事迹出来。</p>
林武锋给她使了个眼色。</p>
一鸣还能排队等工作,向阳这种知青真不晓得怎么办了。</p>
知青政策虽然已经下来,苏州的政策也好,但苦于没有接收单位。</p>
农村那边不放人。</p>
林武锋感叹一鸣和向阳都学会人情世故了。</p>
上次来还是愣头青,社会是个好老师啊。</p>
看在罐头的份上,他提议道。</p>
“向阳,我们班组正好缺临时工,高中毕业,2岁以内。”</p>
“知青办了,这种岗位还是先要紧着知青。你感兴趣的话,我等下给你拿些械方面的书。”</p>
向阳激动极了。</p>
人情世故学会了,就是好办事儿。</p>
林栋哲,林栋博图南和筱婷一人拿着一个碗吃罐头。</p>
“一鸣哥哥,你刚才什么?谢谢栋博哥哥提的醒,那是我提的好吧,我提的。”</p>
林栋哲嘴里吃着罐头,话都含糊不清。</p>
这反射弧还够长的。</p>
“对对对,栋哲朋友也很棒。”</p>
</p>
一鸣笑着解释道。</p>
看来他妈得没错,林家的这俩孩,的心眼儿都在吃上。</p>
那样的话,最大可能是栋博教的。</p>
黄玲和宋莹在织着毛衣,不时的插几句嘴。</p>
“孩子家家的,乱讲话。一鸣,你别介意啊。”</p>
“没有没有,宋阿姨。”</p>
向阳得知有会能转正,更是高兴得很。</p>
事办完了,他们告辞走人。走到门外,一鸣不动声色往栋博口袋里塞着什么。</p>
等人走后,林栋博掀开大口袋,就看到一袋儿大白兔奶糖。</p>
宋莹使了个眼色,林栋博赶紧跑回屋里。</p>
送完人,林武锋提起来庄桦林。</p>
“庄老师,我记得你妹妹也是知青的。她能回来吗?”</p>
庄超英扶着近视眼镜,摇了摇头。</p>
“她结婚了,在当地也有工作。不符合回城条件了。”</p>
宋莹也想起来是什么。</p>
“隔壁二女儿王芳,在农场里跟着上海知青结了婚。现在正闹离婚,先离婚返程之后再结婚。”</p>
知青返城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p>
因为人数多,工作安排跟不上,到处呈现就业难的问题。</p>
“我妹妹就更惨了。她有国家分配的工作,就算离婚也回不到苏州了。”</p>
林武锋感叹道。</p>
“人啊,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p>
读书排在了最后。</p>
庄超英可不同意这个观点。</p>
“林工啊,要想出人头地,那就得努力读书,找个正式工,这才是出路啊。”</p>
庄超英思想保守,停留在过去的观念。</p>
相反,大学毕业生林武锋反而对孩子读书要求没那么严格。</p>
</p>
客人们都走了。</p>
宋莹一把拉住了林栋博。</p>
“栋博啊,你跟妈妈实话实,你的货都从哪里来的?”</p>
一鸣和向阳能往返上海,一天内进货。</p>
他个十一岁的孩,从哪里进货?</p>
“妈,你忘了,寒假暑假,还有平时回老家。”</p>
宋莹想起来了。</p>
“我呢。你这孩子每次回老家都大包包的拿。”</p>
“我还以为是什么,原来是进的货啊。”</p>
林武锋也回忆起来。</p>
“怪不得你老闹着回老家。”</p>
福建的商品发达,价格便宜,也怨不得林栋博赚那么多。</p>
林栋博捂着口袋拔腿就走。</p>
宋莹在后面喊。</p>
“栋博你干啥去?”</p>
林栋博指了指里的大白兔奶糖,是给筱婷和图南哥。</p>
林栋哲委屈的很。</p>
“我可是你亲弟弟。”</p>
林栋博头都没回。</p>
宋莹敲了一下林栋哲的脑瓜。</p>
“抄作业的不配吃奶糖。”</p>
“一边待着去吧。”</p>
林武锋看出来了端倪。</p>
“宋莹。栋博这孩子精啊。”</p>
宋莹愣住了,送个奶糖怎么就精了?</p>
“难道不是因为栋博和图南筱婷亲吗?”</p>
林武锋笑了。</p>
“你这智商跟你儿子差远了。”</p>
“栋博这是堵庄家人的嘴去了。他卖学习用品,怕人家往外传呗。”</p>
宋莹恍然大悟。</p>
“这个孩子,可真是成精了。”</p>
</p>
时光飞逝,转眼又来到了夏天。</p>
黄玲在院子里摆弄着蛇瓜,眼见它们结的一年比一年多。</p>
没了当初的喜悦。</p>
“这么多个怎么吃得完啊?”</p>
宋莹头上戴了个卷发棒,被吵架声吵的睡不着。</p>
得知是因为知青回城,导致朱家老三没法结婚,越发觉得日子无聊。</p>
“吃不完的蛇瓜,干不完的活。玲姐,你女人活着图什么?”</p>
黄玲挥动着铲子,继续掘土。</p>
“玲姐,黄鹤楼下周要开业了。我记得,筱婷的生日就是这几天吧。”</p>
“要不我请你和筱婷下馆子吧。”</p>
“就咱们娘仨,几个子都不带。”</p>
黄栋想起栋哲那个馋猫。</p>
“你能把栋哲甩掉?确定不带栋博吗?”</p>
宋莹皱了皱眉头。</p>
“栋博我倒是想带,林栋哲就算了吧。”</p>
“眼看期末考试了,他前两天还问筱婷讲到哪儿了。”</p>
“就他这个德性,怎么配吃好吃的?就只配吃巴掌。”</p>
林栋博从屋里探出来个头,冲着宋莹声道。</p>
“嘿嘿。妈,那你就不想带个能付钱的钱包?”</p>
林栋博现在生意做地火热,荷包鼓鼓的,话也有底气。</p>
宋莹立刻两眼放光。</p>
“带带带。”</p>
林栋博可是财神,宋莹正愁榨不出他的钱来。</p>
黄玲乐了。</p>
“哈哈。宋莹,你吃顿好的还榨儿子的钱。”</p>
宋莹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p>
“赶快换衣服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