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 第169章 捐资助学
    第69章捐资助学</p>

    方明澈记得,96年成都的荷池批发市场开业。然后镇上、县城很多摊贩都去荷池进货。是坐夜车去,那会儿已经有柏油路了,八个时可达,夕发朝至!</p>

    就那个时候哦,那些摊贩都只能是带现金去进货。晚上在长途客车上根本不敢睡觉,除非是有伴,大家轮着睡。就生怕钱掉了,那货款可是一大笔钱。还有人在内裤上缝个口袋,把钱装在里头。</p>

    如今才90年,跨省用钱不方便才是正常的。</p>

    方明澈骑着自行车出村,一路避让着人和摇摇摆摆上路来的鸡鸭。出村的这条耕道,下个月开始秋收以后,还会晒满稻谷呢,就中间留条道。有生活气息得很!</p>

    一路都有人和他打招呼,如今都晓得他在首都混得好嘛。混得好了,遇上的基本就都是笑脸。</p>

    也看到颜颜和方芳、康康了。他们在和几个朋友排队抽‘贱皮子’(陀螺)。</p>

    颜颜和方芳背对着方明澈,没看到他骑车过来。康康是面向他的,挥喊道:“幺爸——”</p>

    方明澈点点头捏了刹,一只脚放到地面。他问颜颜,“要不要跟爸爸上街”</p>

    回来一趟,还是要上街看看才好。虽然镇上所谓的街,就那么短短的几百米。不过,总比隔壁县好,被人成划一根火柴走通城。</p>

    颜颜点头,然后康康也他要去。就一前一后的坐上了车。</p>

    方芳协助他们两个上了车就准备回家,不是陪颜颜她是不能就这么在村里玩的。</p>

    颜颜大些,坐后面。她两抓着爸爸的衣服,“爸爸,你猜我刚看到谁了”</p>

    方明澈顺着她的话问道:“看到谁了”</p>

    既然要话,他就没急着蹬车走。不过,颜颜不是把村里人都忘光了么。看到谁这么惊讶啊</p>

    颜颜道:“我看到马晓丹了。她叫我,我没认出来,是姐姐告诉我的。她、她看起来过得不好。”</p>

    穿的衣服不合身,头发也黄黄的。</p>

    方明澈听她这么微微皱眉,“是,你在村里的时候跟她玩得还挺好的。”</p>

    因为母亲都是知青,父亲也都是同村、同学,加上她俩年岁也相当。这俩姑娘时候经常在一起玩。</p>

    马晓丹,他记得比颜颜要大些月份,该有五岁了。</p>

    去年暑假他和阿嫣回来办复婚的续。姑娘还来问过,能不能就她是颜颜,带她一起上火车、去首都找妈妈。</p>

    这肯定不行啊,马安国肯定不会同意自己把他闺女带走。而且吴丹当时刚刚结婚两个月,也不会乐意接受女儿。</p>

    但他听阿嫣,吴丹领到工资在往村里寄钱。怎么,钱没用到马晓丹身上</p>

    前头横杠上坐着的康康学着大人的话,“有了后娘,就有后老子哦!”</p>

    方明澈骑车带着女儿和侄儿上街,先带他们去转人,逛了逛供销社。然后取上钱就赶紧回村了。他取得不少,掉了也麻烦。</p>

    进了村里,他把姐弟俩放到地上,“我要去村支部,你们自己找朋友玩儿吧。”就在村里,不用怕丢了。</p>

    “哦,好的。”</p>

    方明澈直接去了村支部的财务室,把钱交给了村上的出纳。然后得到一张收据。</p>

    这是回来投资的主,出纳对他也客客气气的。而且,这出纳跟方明澈还有马保国都是初中同学。</p>

    方明澈散了只烟给出纳,两人随意聊了几句。然后他问起马家的事。</p>

    “是,他前头那个的确是寄了钱回来。听一个月0块钱,乡下养女儿嘛足够了,而她还只承担一半。但后头那个前几个月怀上了”</p>

    一个月0块钱,应该是吴丹工资的四分之一了。当知青是要算工龄的,比林怿那样真的刚参加工作的要多一些。而且她毕竟是在电影院坐办公室的。</p>

    方明澈撇嘴,“用女儿的抚养费,给后头的婆娘当营养费。他马保国怎么这么做得出来啊”</p>

    马晓丹头发都黄黄的了,肯定是营养不良嘛。这过分了啊!不完全专款专用,但不能不给孩子吃饱、吃好。</p>

    出纳道:“据后头那个怀的是儿子,一味的要吃、要穿。但是吧,隔家门、闭家户的,那女的也没虐待、打骂马晓丹。而且她亲爹、亲爷、亲奶也都在的,旁人也不好什么。现在那男娃子是还没生出来,等生出来了马晓丹肯定还得帮着带孩子。至于以后,还能不能上学读书都是个问号。”</p>

    方明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今天还多取了000块,应该汇钱的时候就多汇了。原本就是想交给支书,作为村里家贫无力上学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的学费。</p>

    都是看着长大的娃儿,力所能及帮一把。学、初中不什么钱,就是高中也不算多贵。</p>

    他现在也算是村里能挣钱的人了,回馈一下桑梓也是应该的。不然,肯定要被戳脊梁骨。</p>

    村里人以前不太重视教育,很少孩子像他一样读完中师。这个事昨晚也和支书了,支书自然是大为赞同,也很感谢他这个举措。</p>

    出纳也听支书了,忙问道:“你这个家贫的标准是什么”</p>

    “家庭月收入划条线,供孩子读书吃力那种。你帮我划这条线吧。我如今很少在村里,不太清楚情况。”反正他家不算,虽然有三个孩子,但还有四个大人都能干活挣钱。</p>

    出纳点头,“可以,你放心,我一定做好账。回头宣布出去,肯定村里上上下下都会帮你盯着。”</p>

    两人正着,支书听方明澈过来了,便从办公室走过来。</p>

    “明澈来了。好,我这就在高音喇叭了一下这两个事。”他看到出纳正在点钱。</p>

    方明澈摆道:“支书,不用了吧,还搞得大张旗鼓的。”</p>

    昨晚他给他爸也了一下,他爸问清他还债没问题,他都把工艺品卖到日本去了。就这么做不错。读书确实是贫家子弟最好的出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p>

    他一年就回来一次,而且马上九月份就要开学了。这时候把钱提前给了也合适。</p>

    其实方明澈觉得,如果村里的大米厂效益好,没准这钱他出不了两年。以后就直接用大米厂的分红就可以了。就算不行也没什么,一年一千对他不算什么。</p>

    当时他听得好笑。老头子那两年私塾没白念啊,还得出这样的话来。</p>

    “怎么不用啊那一千是投资,这一千你可是捐的。而且你还这只是头回,以后会源源不断的捐资助学。做了好人好事怎么能不宣传这样也好让别的人都向你学习。”</p>

    支书干就干,立即叫上明澈和出纳到了自己办公室。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先把贫困线划出来,然后支书就拿出话筒打开,又拍了拍。</p>

    “社员们,我现在宣布一个事:刚才方明澈拿了两千块到村支部来。一千块是给大米厂的投资款,另外一千块他是捐给家里贫困线以下家庭的孩子读书用的。一部分作为学费,另一部分作为奖学金。这一千块只是这头一回的,明年还会继续。如有过需要,也会适当增减。现在我一下贫困户的标准,以及能拿奖学金的标准。”</p>

    村里人都仰头看向了附近的高音喇叭。全村东南西北中一共在高处安了五个高音喇叭,有什么事这么一十分的方便。</p>

    这会儿方明华和方父在田里除草。方明华忍不住道:“瞧把他给能的!”</p>

    他原本很感激兄弟的,结果现在外人的儿女也能享受跟他儿女差不多的待遇。</p>

    方父道:“你能不能看远一点啊明澈昨晚还了,如果方健他们三兄弟学习好,以后条件更好些,可以接他们去首都读书。首都的教育条件比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可好多了。”</p>

    所谓的条件更好些,是他能再买一套房,就把现在住着的偏院腾出来给孩子们读书去租。还有就是,得等到农村人去城里,能民不举、官不究,不会被当盲流驱赶回来的时候。</p>

    明澈如今管得越来越松了,只要不露宿街头都没有立即要收容、驱赶。</p>

    但是,明澈也了,他和阿嫣都没空。如果是三个的去,那他们二老也得跟去照顾。</p>

    他和老婆子都不想长期离开村子、离开土地。去首都住了大半个月,还是更习惯乡下的生活。</p>

    这会儿听大儿子这样的话,方父就忍不住把这些都对他了。</p>

    “如果孩子们真去了,一学期每人200起步的高价费,还不是只有他们幺爸掏。”</p>

    方明华就有些讪讪的了,老二还没和他这些呢。</p>

    他道:“方健和方康能考上初中,我就谢天谢地了。也就方芳能有会去!”</p>

    这培养还是该把资源倾斜到男娃子身上才是。</p>

    方父看着他,“康康还没开始上学呢,你就看死了他读书不行我都了,就没有是不是读书这块料的法。这世上,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那和众人差得多的,不是科学家就是傻子。关键是要看学习态度!哎,你早上不还让淑芬不要打击了方健学习的积极性么。”</p>

    只为了方芳读书,他和老婆子是没什么动力特地去首都照顾的。他们想的就是方康。要去就是去照顾这两姐弟。方健不好能不能扳回来,但康康还是有指望好好培养的。</p>

    他们如今,已经尝到当年弓着背供养老二读书的好处了。老二得没没错,得一代一代的托举。</p>

    颜颜和畅畅,父母都是大学生,而且家里有钱。将来的前途应该是很好的。</p>

    他们如今操心的就是大房的这三个,尤其是两个孙子。对于方健,现在就是要千方百计让他对学习上心些。第一步目标是考上初中。</p>

    父子俩话的声音不大,被高音喇叭盖过了。</p>

    等支书完,又让方明澈了几句。方明澈只好了教育改变命运、希望大家能重视教育这类话。好在他是当了几年老师的,起这些来肯定一套一套的。</p>

    而且他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村民听着也不会觉得他的是假大空。</p>

    村民们一开始听到高音喇叭响,没太当回事,该干啥的还干啥。反正支书时不时就要过一下讲话的瘾。没啥大事,直接当耳旁风就好了。</p>

    但听到他第一句就是方明澈带了两千块钱回来,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钱啊,和生活息息相关的。</p>

    这会儿都完了,旁边田埂上的村民对方父道:“哎呦,方七叔,你家明澈如今可是真本事。都是你们二老培养得好啊。”</p>

    方父笑道:“一年半以前,你们不还他脑子进水了么”</p>

    他一年半前把老二抽了一顿的事,没传太远吧</p>

    话的人摆,“现在才知道,他是比我们看得远啊!这能看得远,才能走得远啊。”</p>

    挣钱了,愿意拿一些回来捐给村里的娃儿读书,这就是好的。不然,你再是发大财,和我们有什么关系</p>

    这天,招呼方家人的村民明显比往常多起来。一家子在外头得到的都是笑脸相迎。</p>

    方明澈和出纳,下午下班、下工后招呼了村里的同龄人聚一聚。大家像以往打平伙一样,中午拿了些吃的、喝的到附近的山坡上野炊。</p>

    马保国也被喊来了,他还从家里拿来了一瓶烧酒。</p>

    方明澈是出了十块钱,和其他人出的份子钱凑一起,买了些卤鸭子、卤的鸡翅、鸡爪、鸭脚板之类的。哦,水果也买了不少,光是吃肉容易腻。</p>

    总之还是以前那块地儿,就在山坡的树下。铺上报纸,把一份份熟食摆上。</p>

    还有人在旁边河沟里用撮箕捞泥鳅,用四块石头垒灶,准备炸泥鳅来吃。这个得从家里带锅、铲子还有菜油、面粉。碗筷自然也有人拿了来。</p>

    明澈下午出门的时候,颜颜问她能不能跟。</p>

    “爸爸是去和同龄人聚会,我们好都不带儿女。你啊,你还是去跟你的同龄人聚会吧。”</p>

    “那好吧。康康村里也又炸爆米的,到时候我拿米和玉米去换。”</p>

    “那你可得跟你奶事先好。”</p>

    “好了的,奶奶我一年就回来一次,怎样都行。只要别上房揭瓦!我怎么可能上房揭瓦嘛”</p>

    这会儿旧日同学、同乡聚在一起,大家自然问起方明澈上大学和做生意的事情。</p>

    “上大学啊,和中学不同的就是不要学费,每月还发22块5的补助。大家轮着用教室,一天最多四节课。”</p>

    出纳道:“你们毕业出来就不得了了啊。我听级的大学生,这会儿都被预订完了。”</p>

    方明澈点头,“是的,不过去处也是按成绩来的。而且,我暂时不打算就参加工作,准备继续读研究生。反正一直有补助领,以后出来起点还能高些。”</p>

    “唉,我们全村就你一个土生土长的大学生。你的这些,我们压根不知道。”</p>

    方明澈道:“你们要是自己不想再苦读了,也得让孩子读书才行。真的,读书找工作还是条捷径。”</p>

    他们这些人结婚都早,他还是满了法定婚龄20岁结婚的,然后2岁头回当爸。这里头有两个,十八岁就摆酒当爸了。如今孩子已经上学。</p>

    他们听了点点头,“看你混得这么好,也知道读书的好处了。我们是来不及了,确实要让下一代好好读书才行。”</p>

    马保国点点头,“嗯,我以后也要让我儿子考到大城市去。”</p>

    方明澈道:“你闺女就不用了”</p>

    “闺女,随意读两年能识字就行。家里怎么养得起那么多我要是像你这么能挣钱,肯定也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啊。”</p>

    今天颜颜跟着方芳和方康在村里活动,马保国自然也看到她了。</p>

    方明澈下巴朝金黄的稻田里微扬,道:“这不是要丰收么丰收了就有钱了嘛。一年一年的,渐渐就有了积累。而且,女儿也是自己亲骨肉。真要起来,以后老了有事的时候,没准女儿比儿子更可靠。”</p>

    大家都是平辈,他也不可能多高姿态的话指责马保国。只能敲敲边鼓、劝一劝。不然人家也不会搭理他。</p>

    出纳抓着一只卤鸭腿在啃,吐了骨头道:“我在想啊,以后到处都丰收了,会不会像学课本里叶圣陶写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样”</p>

    方明澈道:“你谷贱伤农全面丰收,收购价可能是要向下调整。但不会太离谱!毕竟叶圣陶笔下是旧社会,新中国还是会考虑到农民利益的。中粮储应该会定个不会太亏着农民的价,都收起来储备。听他们有任务,必须储备足够全国人民吃两年的粮食。再了,村里这不是要建厂么。回头可以分流一部分人进厂啊。还有沿海的特区,也在向外商、港澳同胞、华人、华侨招商引资。到时候大家应该能去沿海打工。那工资待遇应该比咱们内地好。”</p>

    在成都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之前,四川人真的好多去沿海打工的。</p>

    也有人问道:“去沿海打工,那不抓盲流么”</p>

    方明澈道:“特区啊,就除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什么都特殊。”</p>

    还有人道:“我有亲戚在南方,就是喊我去南方打工。我我们村刚包产到户,今年会有大丰收,所以不大想去。但我们家几兄弟,也确实劳动力有点多。就春耕那阵,我也去你们方家干了几天活。你大哥领着我们干活,你大嫂在家做饭。然后按天给我们开工钱。”</p>

    方明澈道:“句实在话啊,南方有点乱。我去年正月前后跟着明峰哥跑车那两趟,路上差一点就遭了。如果要去打工,最好是结伴去。或者那边的亲戚靠谱也行。反正啊,得有人抱团。”</p>

    那些嘎腰子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在缅北。最开始的时候,好像就在南方吧。单独一个人出去打工的话,运气不好就失踪了。</p>

    “要是能跟你去首都就好了。方明峰在首都应该混得也挺好吧不然他县城录像厅生意那么好,不至于还留在首都不回来。”</p>

    方明澈点头,“嗯,还可以。他和我都是开了废品站收废品,倒卖了赚差价。”</p>

    “啊,你就做这个生意啊不是听你爸妈回来,你在开什么旅行社么,专门招待外国人和华侨的。”有人震惊地道。</p>

    “这两个生意我都在做。你们不要看收废品,反正都是赚差价,能赚钱就行。而且又不是我去刨垃圾堆。至于旅行社,确实也在做。”</p>

    合着他爸妈回来没他开废品站的事,只提了开旅行社。</p>

    </p>

    “那你们以为明峰哥在做什么”</p>

    “也是开录像厅。”</p>

    方明澈摇头,“在县城开录像厅,他疏通了关系,有人给罩着。但在首都,这样的关系不好找。端着刀头都找不到庙门!旅行社呢,要求会外语、会开车。废品站要求低一些。”</p>

    “你的工人一个也要能拿到多少”</p>

    方明澈道:“36到300之间浮动,看各人的位置。会外语的导游还有司的收入是最高的。废品站不招人了,因为没有护身符。”</p>

    “300”</p>

    “英语组的组长,一开始是北师大英语系副教授担任。”</p>

    “哦。”</p>

    出纳道:“什么护身符”</p>

    方明澈笑,“旅行社可以替国家挣外汇,而且挂靠在政府部门,多招人无碍。但既然挂靠,人家安插人,也不好都拒绝。但废品站怕被人举报我雇佣、剥削。”</p>

    他可以回来捐资助学,但不敢大包大揽让人去首都跟他干。村里人的学习能力不强,弄去旅行社干不下来。废品站又不敢再多招人。</p>

    出纳点头,“这个确实是问题啊。那特区也不忌讳这些”</p>

    “不忌讳啊,都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他的都可以特事特办。”</p>

    马保国道:“我听深圳有很多人逃港。”</p>

    方明澈点头,“有这一回事,很多人顶着解放军的枪声,直接翻跃铁丝。如今深圳和香港的生活水平差异真的是太大了。”</p>

    几十百来倍的人均收入差距,只要跑过去或者游过去了,马上就能抹平。能不逃港么</p>

    “所以要去深圳特区,必须办边防证。但是,这也阻止不了逃港大军。我听每晚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朝那边跑。调到广州军区当司令员的许将军对此都没有办法。”</p>

    这个,只能靠深圳的发展了。反正随着沿海建厂、很多外资企业也来开公司,很多农民工、大学生都奔深圳去,深圳的土农民就发财了。</p>

    在自家宅基地修一栋八层的电梯公寓,一层弄几个、十几个套房。每个月提着麻袋收房租。这就没有农民往香港跑了。坐地发财啊!</p>

    还有渔民,深圳的渔民后来也是越来越富的。舍得钱买海鲜的人越来越多了嘛。</p>

    马保国道:“那其实对我们农民的限制还是不。我们能去的也就是你的特区而已。想去首都,正当渠道还是只有考大学、招工。”</p>

    方明澈道:“要是不怕被当盲流驱赶,黑也是能黑下来的。我当初还不是去黑了几个月。明峰哥一家三口现在也都是黑着。只不过他们主要在京郊,不是太显眼。”</p>

    他虽然没敢大包大揽,但其实话里也有活扣。真要是想去,自己想方设法学会开车就行。甚至都不用学会开车,能会开拖拉都行。反正原理差不多,能学会开拖拉,肯定能学会开车。</p>

    真的有心,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只要能开车,他就能带去首都发展。</p>

    反正那三个退伍兵,其实也是黑下来的。他们原本退伍没能安排在首都的厂矿,也是必须要返乡的。但一开始是给人搬搬扛扛,几个人一起租房黑了下来。后来给旅行社开车,住在华侨公寓。那地儿肯定不会有人进去查户口的。</p>

    方明澈就没什么了。之前他对吴丹的看法其实有点不好,夫妻几年、孩子也三岁了,走就走。但现在看来,也难怪人家啊!</p>

    吴丹好歹一个月还寄了十块钱养马晓丹。但马保国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居然连康康都知道他是后老子了。‘男儿重后妇’,却也不能太薄待前头的女儿啊。</p>

    方才除了方明澈,出纳等人也都劝了劝他。但人家不当回事啊。</p>

    可以如果不是为了劝劝马保国,今天这个聚会方明澈其实没想喊他来的。这种做派,方明澈是真有些看不上。</p>

    大家着着就到晚上干脆骑车到县城看录像了。十来年前县城放卖姑娘,也是他们这群人,不辞辛劳的走路去看的哦。</p>

    眼看吃的差不多了,大家干脆收拾了,就准备回家骑车。至于马保国带来的烧酒,大家都没怎么动。这个点,晚上摆明还能有活动,喝啥烧酒啊</p>

    这个人如今也是忒精了点。看着出了打平伙的东西,其实又拿回去了大半瓶。</p>

    这次再回去,颜颜闹着要跟。</p>

    方明澈道:“乖乖听收音吧,我们又不是去看动画片。那之前看电影,你也看不懂啊。还不是中途就睡着了。回头爸爸怎么带你回来借康康的背带用么”</p>

    方母知道那边经常放的是打打杀杀的片子,“那真不好看,血刺呼啦的。你就在家跟着奶、跟着大伯母和姐姐。女孩子文静一点比较好。”</p>

    “奶奶你去看过啊”</p>

    “去过啊。你二奶奶过去,我跟着一道坐车去瞅了瞅。哎呦,打得口吐白沫的。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多男的还钱看。”</p>

    颜颜最后接受了在家听收音的安排,她确实很多片子看不懂。人家也不会单独放动画片给她看。</p>

    把她搁家里,方明澈还是比较放心的。大嫂会烧水给丫头洗澡、洗衣服。</p>

    他准备出去的时方健跟上去了。</p>

    “幺爸,我喜欢看打打杀杀的。你带我去好不好”</p>

    方明澈看看他,“我听你今天在家订正期末考试的卷子了。拿来我看看——”</p>

    真全都订正了,带去看看录像也行。</p>

    方健立马跑回房间拿出来,“我还去村里马兰那里借了她的卷子对照。”</p>

    “你别是就照着人家的正确答案抄了一遍哦。”方明澈挑了三处错误的地方问他,方健基本答出来了。</p>

    “这个表现还不错,像是有心向学的。行吧,今晚带你去看录像。”</p>

    隔壁那家很大方的把自行车借给了方明澈。让他在家这几天直接拿着骑就是了,中途不用还回去。</p>

    两叔侄就和村里其他人汇合,一起骑车去县城了。村里一共就四辆自行车,这就去了三辆,都是一车两个人。</p>

    因为方明澈带了方健,就没载没车的人。他看了看道:“马保国不去啊”</p>

    出纳道:“肯定他婆娘不让他去,怕他问你吴丹的事。”</p>

    “人家也结婚了啊。我吃饱撑的,和他吴丹的事。吴丹来找林嫣,从来都是问的马晓丹的情况。我们也很少回来,她后来就不问了。算了,不管他了!”</p>

    这人变化还挺大的,以后应该是不会一起玩了。</p>

    上车的时候方明澈随口问方健,“你会骑车么”</p>

    “没车给我学啊。”</p>

    “那明天我教你。”</p>

    “好嘞,谢谢幺爸。”</p>

    大家一起,骑得比自己一个肯定要快些。呼啦啦的骑过去,35分钟就到了。</p>

    二伯父还在这边,看到他们一群人,直接招让进去看就是了,自己搬个凳子坐后面。不收钱!</p>

    平常,村里人也很少这么过来。毕竟人家是打开门做生意的。今晚也是因为方明澈回来,这才一起跑来。</p>

    方明澈让方健先进去抬凳子,然后站在外头问二伯,“那文化馆的电话这会儿能打么”</p>

    二伯点头,“可以,就在门卫室呢。”</p>

    方明澈就跟着他过去,借用电话。回头也是给时长给点钱就行。</p>

    他打到办公室那边,金接的,还是直接ell。</p>

    “我是方明澈。”</p>

    “哦,方老师啊。你在老家还好吧有什么指示”</p>

    “没有,就问问旅行社一切都还顺利吧”</p>

    “日常事务挺顺利的。首都、天津等地的工艺品,我们今天已经都包装好放到厨房了。现在就等远一些地方的物件到货、还有日本汇回来的款项。”</p>

    bj和天津的货,今天开着皮卡直接就去取了。各处本来也是垫了泡沫、谷草等的。但拿回来,还要统一包装一下。之前订做的盒子,这样看起来才比较专业。而且盒子正面、背面也都有旅行社的介绍。</p>

    华侨公寓的厨房平时没有用,就当仓库在用。东西放好把门锁起来。如果搁不下,剩下的就搁到颜颜的房间里。</p>

    华侨公寓其他房间是不能拿来堆东西的。真的有游客来参观过了。就人家是来打前站的,先来看看他们的实力。后来安排了一次包团游。</p>

    “哦,顺利就好。我家里也一切都好吧”</p>

    “嗯,晚上吃饭看到林老师抱着方畅在庭院里遛弯呢。”</p>

    方明澈挂断电话,给了钱。然后回去看录像。</p>

    方健旁边给他留了位置,他猫着腰进去。一看,哟,楚香帅!</p>

    别,年轻时候的秋倌是真帅啊!哦,不只,他帅了一辈子。</p>

    上辈子0多了演将夜里的夫子都还是丰神俊朗的。甚至有不认得他的年轻人以为是年轻演员画的老年妆扮。</p>

    其他人包括方健都早已经投入的看起来了,也没人理会方明澈怎么才回来。</p>

    他们一群人在这边看了四集,十点半了才又骑车回去。</p>

    回去的路上,方健都还在兴奋:“闻君有白玉美人,妙雕成,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p>

    方明澈道:“别兴奋了!楚留香就算不当大侠,没有那么好的武功和轻功,他也是富商之子。”</p>

    这子其实记性不错嘛。这还口口声声不是读书的料</p>

    “啊”</p>

    “啊什么啊家里没银子,他拿什么来造那么一艘大船日常起居”那就相当于是如今的豪华游艇了。</p>

    “没钱什么都不行么”</p>

    “肯定啊。你是想当大侠,不是想当宵吧”</p>

    方健道:“我就想像他们一样,走进酒楼把一锭银子拍在桌上,‘二,好酒好菜尽管上!’”</p>

    “哈哈!你去国营饭店试试啊。”</p>

    “我又不欠揍,我敢喊二,人家要拿打人的。而且咱们家的钱和粮票都是奶奶保管着。”</p>

    怎么可能给他能喊人‘好酒好菜尽管上’的钱和粮票在他们家,最不能被容忍的行为就是浪费粮食。</p>

    “幺爸——”方健有些抱怨的喊道。</p>

    人家正做当大侠、行走江湖、不愁吃穿的美梦呢。一下子就给人点醒了。</p>

    “回去洗洗睡,梦里什么都有。谁还不想当楚香帅了但人家除了是富商之子,一身本事也是勤学苦练来的。天上是不掉馅饼的,你记住这句话就行了。”</p>

    回到家,家里已经熄火了。叔侄俩直接在地坝的井台边打了水冲洗了一下,然后就各自进屋。</p>

    这个井台是用篱笆圈起来的,毕竟家里还有康康这样的孩子。这样不至于直接就掉进去了。</p>

    下午的时候,颜颜还在这里学着怎么拿桶把水打起来呢。</p>

    丫头力气还挺大,学会后真的提了半桶水起来。方明澈想了想,她可能是这一年半一直在对着沙包练拳练出来的。之前抱半个西瓜看着也不太吃力。</p>

    方明澈轻轻脚回屋,先打开抽屉看了看。里头用报纸包着的葡萄干等吃食,已经都没有了。看来颜颜都拿出去跟家里人分享了。</p>

    第二天早起方明澈问她,她道:“都上交给奶奶了,家里的物资由奶奶保管。”</p>

    方明澈失笑,“那你奶奶肯定很高兴。”</p>

    丫头把吃的交给老太太分配,那肯定能吃好久。不过好在都是吃着玩的,不会只顾着给主劳吃了。</p>

    颜颜笑了笑,“我私下通通都包了一份给姐姐,让她和大伯母分着吃。”</p>

    这次回来,是大伯母和姐姐在生活上处处照顾,她很拎得清的。</p>

    方明澈笑笑没什么。</p>

    袁淑芬已经做好早饭了,在外头喊道:“明澈、颜颜,出来吃饭了——”</p>

    今天大米厂的厂房全部腾出来了,也派了人去买器设备。先买的二的,村里派了懂器的人去看。</p>

    下个月就要秋收了嘛,肯定得在那之前弄好。平时虽然也有生意,但生意最好的肯定是刚秋收那阵。这万万耽搁不得。</p>

    村里其实就在等方明澈和方明华各一千的投资。今天支部办公室外头的黑板上就把各家的投资都写下来了。</p>

    第一名肯定村支部,3000块。这是全体村民共有的。然后就是方明澈家,300块;第三名是方明峰家,000块。其他人家就是几十、一百的。</p>

    就这么凑够了5000块,以后要按这个投入分红的。至于在大米厂上班的人,工资肯定另算。</p>

    方明澈带着颜颜和康康过去凑热闹,支书告诉他,“前期先招十五个工人。我兼任厂长,会计、出纳直接用村里的。回头给他俩多一个也要多发十块钱。”</p>

    方明澈道:“用人上头,支书你了算。我跟我哥、我爸都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插。”</p>

    支书点头,这样要好办得多。不然谁都想来,钱多事少离家近啊。这股东家里也要安插人就麻烦了。</p>

    方明澈道:“不过我还是建议按照学历来招人,城里招工也有学历门槛的嘛。初中生以上最好!这样才能更有向学之风。”</p>

    支书点头,“读了书的,是要好用一些。另外,我打算拿你捐的钱去买一些图书以及教人种田、养鱼之类的书。人从书里精嘛!”</p>

    这一点方明澈很赞同,“完全可以。”</p>

    支书道:“要不,这事儿你去办吧。你和拖拉去新华书店挑书,挑好了运回来。”</p>

    “可以。你让拖拉空了来找我,我就在家里地坝。”</p>

    他要在地坝里教方健学骑自行车来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