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晋庭汉裔 > 第94章 杨骏谋权(4k,为盟主加更)
    第94章杨骏谋权(4k,为盟主加更)</p>

    就在刘羡和陆把盏对谈的同时,一场至关重要的对话也在太极殿发生着。</p>

    此时已是傍晚,天上残阳如血,将层云染尽,宫中劲风乍起,满庭的树叶唰唰作响。阳光已经变得黯淡,使得殿中的光影界限也随之模糊。宽阔的内庭,即使敞开房门通风,也难掩殿中的昏暗。故而宫人们早早点起灯树,可火光产生的阴影,反而愈发使殿内的气氛变得阴沉诡异。</p>

    此时车骑将军杨骏坐在主席上,面上的神情时而阴沉,时而忐忑,时而惶恐。</p>

    他两侧的席上,左边坐着四名身穿儒服、戴纶巾的文人,右边则坐着四名着戎服、戴腰刀的武人。他们分别是尚书令杨珧、散骑常侍武茂、车骑长史朱振、车骑司马贾模,征北大将军杨济、虎贲中郎将刘豫、殿中将军段广、冗从仆射张劭。</p>

    这都是三杨后党的核心成员,作为帝国权力漩涡的中心人物,他们今日齐聚在此,所为的当然也只会是权力。</p>

    起因很简单,就是洛阳出了一件大事:西晋天子司马炎,他中风了。</p>

    前几日,新造的太庙正式完工,司马炎便主持仪式,迎旧庙中的神主牌位到新太庙内。当时天气比较炎热,仪式持续的时间又很长,天子伫立了两个时辰,等到仪式结束,他大汗淋漓,回宫中喝了一些冷藏的葡萄酒,谁知当夜就突发疾病,昏迷不醒。</p>

    “陛下的情况怎么样了”</p>

    话的是长史朱振,他的脸色极为难看,左摇着羽扇,右则横在桌案上,眼神飘忽不定,显然在想一些长远的事情。</p>

    “情况不太好。”杨骏长叹息一口气,解释道,“殿中的几位医疗都看过了,陛下左侧中风,已经起不了身,神智到现在也不是很清醒。”</p>

    他这里顿了一顿,着重道:“重点是,皇甫医疗,这次虽抢救过来了,但大概率还会复发,最多一年时间,就要撒西去了。”</p>

    完后,殿中的气氛有些压抑,参会的几人都想到了这个结果,但真亲耳听到,就又是另一回事了。</p>

    “一年,一年”杨济盘腿而坐,身材微微抖擞,他对杨骏,“大兄,恐怕要做最后的准备了吧”</p>

    杨济为人胆大,他出这句话的含义,众人都听得明白:天子既然已经病重到这个地步,根本不可能再亲自执政。</p>

    而天子的权威倒下了,他们就应当借设法排除政敌,一举奠定后党在朝局中的统治地位,不如此,就不能维持自身的安危,朝堂的稳定。</p>

    这话得简单,但实际上却涉及到整个西晋帝国,甚至决定了历史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走向。众人闻言都心中一凛,但却也知道,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p>

    尚书令杨珧虽然颇多智谋,但此时却有些胆怯,他:“治国理政,从来没听辅臣独揽朝政而得善终的,大兄,还是三思而后行吧。”</p>

    对此朱振却表示反对,他先是驳斥道:“没什么可思量的!曹爽让权,也没见有什么善终!”</p>

    劝谏杨骏道:“明公,政斗就是如此,既然天子病重已成定局,我们也只能迎难而上,有时候,退一步无路可走,进一步则有泼天富贵。”</p>

    杨骏皱着眉头,他举着一杯蜜水到唇边,既没有饮下,也没有放下,而是纠结着,良久道:“你得我何尝不懂只是我已经五十有八了,就算不考虑社稷上的事,也还担着这么大一份家业,不敢不心。”</p>

    “揽权,嗨!你们得容易,但眼下这朝局之事,错综复杂,牵扯的不是世家大族,就是宗室藩王,想要从他们下夺权,千头万绪,该从何做起呢”</p>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眼下朝廷的局面,白了是天子一安排的,他让三杨辅政,但也不希望一家独大,便又用汝南王司马亮相抗衡。司马亮作为杨骏的对,平日虽不插三省政事,却总揽禁军,而且禁军中又有许多年轻藩王相追随。</p>

    如何从他们中夺权,这不得不慎重考虑,毕竟杨骏再怎么,也不姓司马,得罪了宗室,逼得他们发起兵变,那就不好收场了。</p>

    而在场的其余人,显然也觉得这是个棘的问题,一时都没有吭声,殿中陷入了沉默。</p>

    杨济沉不住气,他转首直接问朱振,道:“仲远,你是大兄的智囊,你怎么看”</p>

    朱振确实一早有了想法,他之所以不开口,是还拿不准某些人的意见。但既然被点了名,他也不再隐藏,如实道:</p>

    “我觉得眼下的形势,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缺乏揽权的大义。”</p>

    “大义”众人将目光投向朱振,眼神闪烁。</p>

    “是的,大义,朝堂做事,总讲究个名正言顺,如此才能以名教驯化天下。而明公所疑虑的,白了,就是揽权没有大义,贸然行动,立刻就会被攻击为贪乱之辈。”</p>

    “你的意思,是能找到一个揽权的大义咯”</p>

    “正是。”朱振端正姿势,对杨骏徐徐道,“眼下汝南王与皇子宗室相联合,这才能掌控禁军,与明公抗衡。但实际上,两者是可以分开的,我们只要想到一个大义,先把皇子们支开,然后在禁军中换上我们的人,莫非汝南王还能与明公相抗衡吗”</p>

    是这个道理,眼下的朝政白了,就是杨骏主政,司马亮主军。杨骏依靠的是自己的幕僚党羽,司马亮则是依靠与宗室的合作,其中尤其是司马玮、司马允等皇子,他们在军中大肆收买人心,颇有人气,如果能把他们调走,换上自己人,那司马亮也就是无根浮萍,不攻自破了。</p>

    可是哪里找来这么一个大义呢</p>

    朱振终于揭露了答案:“不知诸位最近有没有听过陆士衡的封建论”</p>

    </p>

    清明文会结束后,陆与刘羡的辩论已经流传甚广,比起事功为主的刘羡封建论,事德为主的陆封建论更加得到士人赞赏。眼下朱振提起这件事,在座众人也都听过,只是这与大义何关,大家还不甚了了。朱振笑言道:“如今陛下病重,不止我们在考虑他的身后事,他自己想必也在考虑他的身后事。如何令大晋长治久安陆士衡的想法是,想让陛下彻底推行周制,将天下士族分封,这个想法虽好,但陛下是绝不可能允许的。”</p>

    这是理所当然的,天下是司马家的天下,若是恢复西周的封建制度,那司马氏的权力将不出京畿,皇族的地位不升反降,这是任何皇帝都不可能允许的。</p>

    “但若是只分封皇子呢”朱振道,“如果把主管禁军的始平王等几位皇子调出禁军,分封到其余各州去,让他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陛下难道不会首肯吗百官与宗室又怎么不会赞同明公,称赞明公忠心为国呢”</p>

    他到这,众人都理解了。的确,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布置。将皇子分封各州,是给予了实权,并不能是明升暗降。而京畿禁军的位置却空了出来,足以让杨骏从容安插人。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官,都挑不出毛病来反对。</p>

    但这也是有隐患的。</p>

    武茂便质疑道:“可皇子们真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将来不会对明公不利吗”</p>

    朱振也很快给出了解,他道:“这便要看段了,我们不必把所有的皇子调走,只需要调开已经元服的三位皇子,也就是三殿下、五殿下与九殿下,把他们安排到荆州、扬州、雍州这些还没有彻底安定的地方,而我们坐拥河北、中原,哪怕他们三位一齐闹事,又有何惧呢”</p>

    “如果明公还不放心,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我们先把殿下们分封出去,掌握住禁军,等陛下一驾崩,我们驱赶了司马亮,再把诸位皇子召回京中。到这时,明公大权在握,他们也就无可奈何了!”</p>

    一席罢,众人顿时拍案叫绝。</p>

    到底,如果真的只是调皇子离京,将他们分封边地,这就是一次普通的利益交换。但在这天子病重的特殊时期,他们可以先如此许诺,将皇子们调开,等到自己真赢得了党争,掌握了大权后,再事后反悔,收回皇子们的权力。那杨骏就什么也不需要付出,也没有任何威胁,而且一切都合情合法,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p>

    杨骏闻言,也为之喜笑颜开,击节赞叹道:“仲远之策,甚是高明!文琚(杨珧),你现在就去写一份奏表,论述一番分封的损益,我等陛下一清醒,就和他商议此事!”</p>

    杨珧正要点头应允之际,却被朱振连声阻止:“明公莫急,我话还没有完!”</p>

    “调离皇子容易,可陛下到底也不是昏君,想要把插进禁军,您是不可能直接安排的!不然必遭陛下猜忌!”</p>

    杨骏顿时悚然一惊,仿佛挨了当头一棒!确实,自己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有些大意了!禁军是宗室的禁脔,哪怕遭遇什么样的情况,天子也不会允许自己插。</p>

    这样的想法令他的面部不自然地抽搐,回头再看朱振,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语。</p>

    朱振没有立刻回话,而是先扫视了身旁的贾模一眼,见他面露微笑,才对杨骏继续道:“明公,想插禁军,这个名单不该是您给,以在下愚见,应当交给一个陛下没有疑虑的人。”</p>

    “是谁”</p>

    “太子,或者,太子妃”</p>

    此言一出,杨骏的脸又是阴晴变换,不过之前他是为自己的疏漏而惊恐,现在则是难掩心中对贾南风的厌恶。</p>

    只要提起“太子妃”三字,杨骏就不可避免地想起贾南风那张难看的脸:三角眼、吊梢眉,配上尖刻的下巴,凸出的嘴唇,青黑的皮肤,一眼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人,而像是佛教传中的地狱修罗。如果是长得难看也就罢了,古代多有长相丑陋但内在纯洁的人,但可惜的是,太子妃的内心简直是一条毒蛇!教杨骏不寒而栗。</p>

    现在在政坛上的人,若是还谈论道德,那自然是奢侈与可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滥杀,政治是妥协的艺术,归根到底,还是要讲究如何用最的代价来实现最大的收益,同时又不破坏环境的平衡。如果用滥杀来达成目的,短时间或许会收到奇效,但从长远来看,却是遗祸无穷的。</p>

    而太子妃贾南风恰恰是一个嗜杀的人。</p>

    但杨骏没有别的选择,他既然想当未来的辅政大臣,而且是唯一的辅政大臣,就必然要与未来的皇后打好关系,而且两者现在也确实是盟友,不然他也不会征辟贾氏出身的贾模为车骑司马,并让他参与如此重要的密会了。</p>

    只是真到了这个关键时刻,杨骏还是有些犹豫,他不能确定,给太子妃放权,会带来怎样的后果。</p>

    杨骏沉吟片刻后,转首问贾模道:“关于这件事,思范是什么看法”</p>

    作为贾南风的族兄,贾模当即回道:“车骑是皇后的父亲,那就是太子妃的外祖、长辈,太子妃和我交过底,只要是车骑的吩咐,她无有不从,毕竟车骑待她有救命之恩,她一直感念在心,思时回报。”</p>

    贾模所的,是指以前贾南风虐杀太子其余妃嫔,致使皇孙流产一事。在贾充死后,司马炎一度动过废除贾南风的心思,是杨骏和杨皇后再三劝阻,才保住了贾南风的太子妃位,此事也是杨骏与贾南风开始合作的契。</p>

    听到这句话,杨骏松了口气,他转念想:再怎么,太子妃德行有亏,如果她心怀诡计,自己大不了公开她的丑事,到时候要废除她,也是轻而易举,眼下和她相互利用,也不过是权宜之计,不必介怀。</p>

    想到这,杨骏对贾模道:“既如此,思范你稍待片刻,我写份名单,你递给太子妃,等我向陛下提出议论后,你让太子妃安排一下,把名单上的人都安排进去。”</p>

    完这些话后,杨骏让几位幕僚草拟名单与奏表,他则坐在主席上歇息。</p>

    奇怪的是,当他微微瞑目的时候,脑中涌现了贾南风丑陋又怪异的浅笑。那是一种得意的笑容,同时,贾南风又把脸侧过去了。</p>

    杨骏睁开眼,摇摇头,企图挥走贾南风的阴沉形象,命令一位宫女进来,吹响了一曲艳歌行。</p>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p>

    同时感谢rebnner的盟主,感觉今晚可以加鸡腿了</p>

    也感谢b9999和250t的打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