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有人欢乐有人愁</p>
当然感觉天都变塌了的是械厂。</p>
昨天就已经直接拿到抽真空,全体有点疯魔,因为思路跟他们完全不同,等于要把之前的全部推翻!</p>
让卫东抵达后却跟他们交流,不用这么决绝。</p>
人家做得好的地方吸收下,这又不是个单台设备的事,还是要几十个人同时使用。</p>
没敢食品械厂提到那台沪海罐头厂一百多万的大型设备。</p>
只强调我们这封口都很,只有半个巴掌大的塑料袋,还全程人工上,不用那么多自动化。</p>
买这台器回来主要就是给大家开拓思路,另外也能临时单独用用。</p>
接着从怀里拿出一张纸要做个金属加温容器,根据廖师傅的描述,应该就像个锅炉。</p>
重点是要能保持20左右的恒温,三十分钟一炉的对已经抽了真空包好的熟食,进行最后的高温灭菌。</p>
这绝对是个很多外行没想到的点。</p>
这种灭菌消毒不是在熟食完成后做,而是要等到食品级的封口袋抽了真空以后再加温。</p>
才能不影响口感、味道,更能杀菌效果达到最高。</p>
这个简单,技术员们立刻就能找出方案来。</p>
让卫东却要求他们做得漂亮高大,很有科技感。</p>
最后仨字反而让技术员、工程师挠头。</p>
让卫东就要适合工作人员穿着白大褂在旁边好像搞科研的样子。</p>
他们才算是有了点概念。</p>
最后让卫东再摸出自己最熟悉的那本列车时刻表。</p>
翻到后面几十页都是黑白绘的广告,差不多跟抗战时候鬼子贴墙上的广告招贴制作水平也差不多。</p>
其中有页平京冷冻厂的广告:“我听屠宰场械厂给他们做过冷库,这几种制冷你们看看能不能仿制,应该要给我们那边也搞个冷藏库,尽量先进点,也是要显着科技味儿。”</p>
就问离不离谱,一张可能是用刻蜡纸的油印水平绘器图!</p>
平京嘛,能找到的艺人多,照着实物画得还比较像模像样。</p>
技术员们凑过来都能辨认出闸阀、电、活塞室分别是起到什么作用。</p>
然后靠旁边的广告语揣摩:“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每时五十万到三百万大卡制冷量,这个技术没听过。”</p>
“氨离心式制冷,制冷量是一百万到五百万大卡,这个很危险的,一旦氨泄漏要出事的,不敢不敢。”</p>
“氟离心式制冷,有点贵吧,一百万大卡,这个好像得进口设备配合才行。”</p>
“我们做过这种活塞式制冷,八千到二十万大卡,就是他们这个0系列型号。”</p>
让卫东懂个屁的百万大卡什么意思,只能比划也不需要多大的制冷量,反正就是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囤积屠宰场的下水原料。</p>
丁海峰和他老婆这些天还是能堵住嘴,不到处让卫东这厂子要干嘛。</p>
最后根据租下来的平房尺寸,大概确定了两万多块钱的一整套冷库设备安装,重点更是要做得像模像样的科技味。</p>
这个曾经的省级械厂有不少以前安置分配过来的高级技工、工程师,自我研发能力可能不行,但动施工很强悍。</p>
尤其是有范本的各种照着土法上马,在很难找寻完整配套的偏远环境下都成了习惯了。</p>
让卫东叮嘱他们根据沪海真空借鉴调整自家的多工位设备,但不许拆了沪海这台器,起码要随时能用。</p>
才心满意足的带着一家人回去。</p>
又有七八个白峰山的年轻男女在商州帮忙,甚至还有五六个码头的人在协助参与他们。</p>
感觉就是把乡下人先到市里来见见世面,跟着码头干活,适应环境顺便筛选下个别确实不适合的懒或者奸猾,就撵回去。</p>
然后再朝江州送。</p>
因为安全问题,这种车渡过江的时候,车内人员都要出来站外面。</p>
让卫东撑开自己的运动服给孩子遮风挡光:“我在江州也搞了个厂,不但肯定需要大量的工人,也需要人帮我管理局面,所以还等不等老尤,就看这个把月了。”</p>
少妇就不会问男人为什么突如其来的举动,只看着襁褓里的孩子轻声嗯:“二凤前几天回去的,她对食品厂的事情很上心,决定把腊肉生意也归到里面,与其到处收猪肉,不如直接从屠宰场买,然后运回去熏制,这里的价格甚至比她在县里、乡亲们里收购更便宜。”</p>
让卫东也点头:“对,一开始为了不让乡亲们戳脊梁骨,或者觉得我赚了多少钱,收购的价格肯定比屠宰场贵点,况且那生猪还包括了下水内脏,真按照公司的做法,上规模这成本区别就大了,你能到江州就是帮我把这种细节都管起来,才有稳固的大后方,我到外面去闯荡争取更多会,把这一样样商品卖出去。”</p>
董雪莹在听他那个江州的厂是生产姨妈巾的,立刻也惊讶得差点从船舷掉下去!</p>
但她这个试探是真有效,让卫东一抱着孩子,另只有力的扳住她肩膀,然后就没松开了。</p>
</p>
让卫东也不遮掩:“我能照顾好你们娘儿俩,妹自己能养活她自己了,我们额外支应她就行,不就是点搭伙过日子,你不愿意也可以早点。”</p>
不知道董雪莹有没有注意到那个也字,轻皱娥眉:“我是怕败坏了你的名声,离了婚又带着蝶,你应该有个黄闺女陪你光宗耀祖,我在背后帮你打理做事就够了反正也一样。”</p>
让卫东现在听得懂一点点暗示了,笑着上用点力:“我没那些里胡哨的想法,就想有个安定温暖的家室,别人的看法我是不在乎的,当然在商州我肯定要顾着你的名声,去了江州再吧,更不是拿工作上的事情来要挟你,你答不答应我对孩子都能照顾好。”着看轮渡靠岸,就洒脱的松开。</p>
少妇敏感的观察背影,等上车坐好再接过孩子细细琢磨,确定这货肯定是吃过肉了。</p>
尤其是她再给女儿投喂下,以前慌忙闪躲的眼神居然敢有条不紊的停留下,答案简直就是大学生做升初的那么清晰简单。</p>
姑娘多半会暴跳如雷,少妇只会纳闷懊恼,这是谁呢,俩王八蛋口中的三姐吗。</p>
肯定想不到妹妹提过的那个女特务身上。</p>
主要是妹妹怎么没把事搞好,明明那么喜欢!</p>
让卫东果然也不仗势欺人,反而连以前还要到街对面董家吃饭的出入都没了,带上一群伙儿在屋檐下忙碌。</p>
因为回来从食品厂走,丁海峰他老婆已经依言到隔壁买了筐下水,还有一堆调料。</p>
让卫东带大家按照大厨指定的方式做食材处理,董雪莹再带着几个姑娘拿回屋里一样样照着食谱做。</p>
这种东西就不考究刀工、颠勺、火候这么多细节了。</p>
大差不差的口味就行。</p>
最后陈皮、酱香、五香,和粤味的盐焗四种口味,把各类下水都做了,各有一大盆。</p>
茶熏跟叉烧的确有点考艺,董雪莹还没那么厉害。</p>
十来个人就这么在路旁桌边,伙儿们都是拖着碗蹲路边吃,姑娘们也站着围旁边,时不时的过去挟菜。</p>
让卫东抱着娃,细心的把酱香最鲜嫩的那点抿了又抿,再嚼烂了喂孩子。</p>
一岁出头的娃可以开味了,吃得眉开眼笑。</p>
董雪莹坐旁边,完全放松的细细品味:“这大师傅的配方确实不同,我没想到加点有这个效果,好吃!”</p>
石头和毛儿也坐,吃得还嫌弃:“这味儿不对,陈皮差好远,我要去码头药材市场买那种老山楂陈皮,丢锅里一熬就得炸油那么香,哎哟!”</p>
“有吃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被让卫东打了头,还要被使唤:“你不是擅长使刀吗,把这块切下来,按照这个角度,对,然后装饭盒里放冰箱,这块也切分开装,不要串味儿。”</p>
毛儿看得眉开眼笑,赶紧帮弟弟,他刀法也不错。</p>
过路的街坊不少,本就已经高度八卦背后议论了一整天,没边际感的,自认社牛的,总有人来搭讪,哟,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一家人挺美满的样子。</p>
反正就各种套话,套近乎。</p>
让卫东笑骂:“靠山吃山,在商州杀猪这么多,就只有吃点猪下水了,尝尝毛儿拿筷子。”</p>
结果抬头看见施琳妍惊讶又悲切的站路对面。</p>
有妹子马上悄悄碰董姐,提示那边的城里姑娘。</p>
少妇却毫不在意,还给让卫东挟了块盐焗腰子。</p>
让卫东更当做没看见。</p>
施琳妍咬咬牙还是过来了:“我知道你这些日子在到处忙碌,还好吗”</p>
十足的前女友口吻。</p>
这很需要点勇气,老街路沿边蹲坐站了十来个青年男女,对面周围还有无数街坊在晚饭时候,也端着碗吃瓜下饭。</p>
众目睽睽下声音都有点抖。</p>
让卫东示意桌子对面:“没吃就坐下尝尝,估计过些天我们这家人都会搬到江州,以后有缘再见了。”</p>
董雪莹这才堆起点笑意,指挥旁边拿碗拿筷子摆板凳。</p>
施琳妍哪里坐得下来,都有点摇摇欲坠了:“你们”</p>
董雪莹也学了让卫东那种语气:“嗯,搭伙过日子呗,杨叔您别看着啊,尝点这个盐焗肥肠,真的很不错,卫东从外地找来的方子。”</p>
浑浑噩噩半年的温室姑娘,终于给雷击了似的,慢慢摇头转身去了。</p>
周围端着饭碗的邻居都觉得好下饭!</p>
让卫东低声调侃:“哎哟,你不怕周围人嚼舌头了”</p>
少妇苦口婆心:“我有什么可以嚼,离过婚的还有什么名声,只是帮你断了施老师的念头,唉”</p>
语调却在笑。</p>
因为让卫东也跟她一起拖长声唉:“谁叫我这么帅”</p>
这尝过味道的男人,嘴上不由自主的都会变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