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弃卒</p>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p>
谷州城南,病儿营中,老撸陈菱角又在哼着那首挽舟者歌,李逸掀开帘子踏入病房,</p>
罗五等亲兵提了羊肉、鲤鱼等进来。</p>
屋里很冷,没烧炉子,病房里弥漫着腐烂、恶臭混合的气息,直冲人天灵盖。</p>
“怎么没烧炉子”李逸问。</p>
歌声停止,陈菱角从大通铺病榻上坐起,“总管,”</p>
其余伤兵也都纷纷望来,</p>
“怎么没烧炉子取暖”</p>
陈菱角凄笑两声,“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是没耶疼没娘爱更没有人管的弃卒。”</p>
“炉子昨天就被人收走了,”</p>
“为何,谁收走的”李逸眉头紧皱,谷州城南的这个病儿营,是他战后积极向太子建议的,寒冷的风雪天,把伤兵转移到城里来,条件更好点,他又想办法各处请医买药,安排炉子、柴炭、粮食等,</p>
让伤兵们能有个好的养伤环境,</p>
“李总管,你是我见过最好的官,但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好,昨日有个人自称是太子府的骠骑将军,好像姓韦,”</p>
“韦挺”</p>
“对,就是这个名字,他奉太子令来通知我们,我们并非唐军,只是郑军俘虏,如今战事结束,太子开恩,不追究我们罪行了,”</p>
另一个伤兵道:“他们就是把我们抛弃了,任我们自生自灭,什么放我们回乡,可我们现在这个样子,又能去哪”</p>
伤兵们七嘴八舌诉不公。</p>
病儿营里的唐府兵,被接走了,轻伤的是要运回长安,重伤残疾的去后方陕州城疗养。</p>
而他们这些原郑军士兵,或是非府兵身份的民夫、乡丁,韦挺不管。</p>
只一句各还家乡,就任由自生自灭了。</p>
“昨天收走了炉子柴炭,今日连饭都没有人送来了。”</p>
这些被抛弃的伤兵里,还有一些是原秦琼罗士信等人的部下伤兵,也被告之就地遣散了。</p>
李逸心里骂韦挺干的不是人事。</p>
如陈菱角这样身份的伤兵,还有三百多人,都是伤势较重,不少已经是残疾了,那些伤势轻些的,见没人管了便各自离去,或回家,或自谋生路去了,总比在这冻着烂着强。</p>
陈菱角无处可去,一只眼睛还烂着,一条腿也伤未好。</p>
只能在这等死。</p>
“去寻炉子和炭来,再弄饭。”</p>
经历惨烈城池攻防战后,李逸没法对陈菱角这些人视而不见,他是洛阳郑军俘虏没错,但他的伤却是以李逸麾下士兵身份参加守城受伤的,</p>
他在受伤时,已经编入了他麾下,也是唐军一员了。</p>
如今战后,韦挺怎么能他们不是唐军,怎么能这般抛弃呢。</p>
当病房里炉子重新烧起来,羊肉黍臛做好端进来,</p>
一众伤兵都充满感激。</p>
陈菱角没想到已经被抛弃了,李逸还管他。</p>
“你们是我部下,跟着我守城受伤的,我得管。”</p>
李逸亲自帮陈菱角换药,指抚过粗麻绷带,满是血污的绷带解开,左眼窝有些红肿溃烂,帮他清洗伤口,换上了新药。</p>
“总管,我的伤好点没”</p>
“嗯,有些红肿,不过这不是坏事,这是你的身体在抵抗炎症,就像是守城防御一样,很快能杀死那些入侵者,然后就能好起来了。”</p>
他的腿,情况倒还好。</p>
李逸也不知道陈菱角那只伤眼会不会好,只能这般安慰,希望他能顽强的撑过来。</p>
“你今年多大了”</p>
“二十了,”</p>
这个年龄让李逸很意外,本以为他起码三十了,没想到却还没成丁。但之前听他经历,却很丰富,渔民、漕丁、舵,挽龙舟,运军粮,然后扛枪当兵,居然才二十。</p>
“以后有什么打算”</p>
有了炭炉,屋里暖和了些,没那么冷,陈菱角大口吃着羊肉糊糊,很是满足,胃口不错。</p>
虽然那只伤眼烂成那样,一条腿还不能动,可他却没叫一声疼。</p>
“不知道。”陈菱角愣神许久,摇了摇头,继续吃羊肉黍臛。</p>
“没想过回家吗”</p>
“离家四年了,早就没了家里人音讯,听同乡,我们那渔村早被乱兵烧成白地”他沉默了一会,“现在江淮跟河南一样乱,打来打去,没个消停,”</p>
“如果不打算回江淮老家,你可以跟我去关中,我有一些田庄和作坊,可以选个地方呆。”</p>
陈菱角怔怔出神,</p>
“可我就算好了,也是个残疾,少了只眼睛,不定这腿还会瘸了。”</p>
“总会好起来的,”李逸安慰他。</p>
“总管真愿意收留我”</p>
“只要你愿意去,我那还是容的下你的。”</p>
其它正在吃黍臛的伤兵们听后,不少人也试探的问:“总管,我也能去你庄子上吗,我一只断了,可还有一只,还能干活,我会庄稼活,不会吃白饭的,”</p>
</p>
乱世之下,</p>
不少伤兵早没了家和家人,现在成了残废,被抛弃,他们也不知道未来要去哪。</p>
现在听到李逸的话,他们想去李总管的庄子上,这位李总管相处虽短,可大家都觉得他人很好,跟着他总没错的。</p>
李逸看着一个个那期望的眼神,无法拒绝。</p>
“只要你们愿意去,都行,反正不管缺胳膊少腿,还是缺眼睛的,总能安排些合适的活,自食其力是没问题的。”</p>
李逸的承诺,让这些伤兵们精神大振。</p>
“好好养伤。”</p>
离开伤兵营,李逸心头沉重。</p>
他一边让罗五等亲兵这些天把伤兵营的炉子柴炭和医药饭菜都管好,一边开始提笔写奏疏。</p>
他向天子建议增设军医,军队出征,行营务必要设病儿营,安排专人负责照顾伤兵,增备运伤兵的骡驴、担架和药材等,战时如何急救伤兵,医治护理,到战后对伤兵的疗养等一系列问题。</p>
北风呼啸,</p>
心头沉重难安。</p>
后汉书里虽然就已经记载,军中有庵庐这样的战地医院构,会有专门的医官,还有专门的患病名册、军医记勤簿和军队负伤记录的折伤簿。</p>
可实际上,现在唐军在军医、伤兵医护治疗这块,极其薄弱。</p>
有的甚至就没有。</p>
一支大军一两万人,往往就一两个大夫,甚至一个都没有,药物更是有限。</p>
如今大唐开国初始,虽实行府兵制度,但也是个草台班子,好多东西都不齐备,尤其是这个军医、伤兵医疗、军中药品这些,</p>
他建议军队出征,应当派一名参军,专门检校病儿营,还得有随军大夫,再安排一些士兵或是民夫,负责协助军医治疗、医护这些,</p>
得定期巡查伤病员情况,以便安排医疗和后送,受伤士兵不但要及时得到救治,还得有定期的观察和护理。</p>
打仗的时候,还要跟地方州县,加强对伤兵的联合救治、疗养等,一些伤兵转送到地方上治理疗养。</p>
朝廷必须重视这个情况。</p>
“阿郎,太子派人来通知,午后邀请阿郎去射猎。”刘黑子通知他。</p>
李逸皱眉,这种时候,李建成还有兴致雪后射猎</p>
“好,知道了。”</p>
把写好的请增设军医折修改了几处,</p>
李逸去见李德奖、赵永安、丘神俨等,这些他先前押粮队下军官,也都录功授勋,这次基本都升了官职。</p>
李逸现在依然还是谷水道行军总管,罗士信也还是他的副总管,但他这次回京面圣后,就将很快去河东绛州上任了。</p>
跟赵永安等部下军官开了个会,李逸要求不能抛弃那些伤兵,要求照顾好这些伤残士兵,就算一些轻伤被遣散的,也得发给些钱粮路费。</p>
“生死一起的兄弟,能帮就帮一下,”</p>
李德奖等也都很赞成李逸的做法,“咱们现在谷水行营还没散呢,不会抛弃他们不管的。有咱们一口吃的,肯定也不会少他们的。”</p>
对于李逸愿意带一些伤残者回关中自己庄田作坊安置,李德奖也挺赞同,”算我一个,我家也有不少田庄、作坊的,安置几十人应当没问题。“</p>
都是些残废,倒也不用担心什么顾忌,又不是什么精锐士兵,伤残遣散的而已。</p>
午后。</p>
李逸带着自己行营的将校们参加太子的射猎,</p>
秦琼程咬金诸将也来了,他们现在直属行营,并没有和罗士信一样在他军中。</p>
雪后,</p>
太子锦裘骏马,持金雕弓红翎箭,心情很好。</p>
身旁跟着韦挺等一众心腹近侍,</p>
一头鹿被东宫侍卫赶了出来,建成弯弓搭箭,一箭射出,野鹿应声而倒。</p>
韦挺等高声称赞太子好箭法,</p>
一个时辰后,收获颇丰的太子,笑着让在雪地里搭起帐篷,要在野外烧烤。</p>
野餐很丰富,不仅有刚获的野鹿野兔野鸡,还有带来的羊肉和美酒,</p>
冰天雪地,围炉烧烤,</p>
李逸想到了被韦挺停掉的伤兵营炉子,和任自生自灭没人管的伤兵。</p>
他很想当面质问韦挺,究竟是奉谁的命令这样做的。</p>
但最后忍了,没必要当众煞风景,做那个讨人嫌的人。</p>
”罗将军、秦将军、程将军,我也没想到,这奏捷露布送到长安,秦王会那么来争抢你们,</p>
这次谷州之围解了,孤马上还要率部去河西,讨灭李轨。本来还想着有诸位骁将从征,能够更助孤一臂之力,</p>
到时讨灭李轨,收复河陇,几位将军也能显露本领,立一大功,到时封公侯拜总管刺史,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p>
不成想,世民却非要把你们要到他那去,他现在身为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可却一直呆在长安为穆皇后修常宁宫,</p>
你们去了他那,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可惜了。“</p>
李建成举杯,</p>
韦挺在旁边道:“太子殿下是真挺为诸位将军们考虑,没有实在军功,想封爵加官也难。这次征河西可是难得会,到时那是灭国之功啊,几位将军回长安面见圣人的时候,可得抓住会向圣人请求随太子西征啊,</p>
不可失,时不再来,错失这次大好良,下次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了。”</p>
“太子对诸位将军可是十分欣赏,罗将军秦将军你们可要想清楚了。”</p>
李逸坐在那冷眼旁观,不得不李建成还挺会诱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