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单刀赴会</p>
李逸军至武关,</p>
遇连日暴雨,只能暂驻于武关。</p>
“这雨没完没了了。”李文相看着那大雨不由的抱怨,武关前的武关河水暴涨,</p>
浑浊的山洪奔腾而下,夹着无数的树木等。</p>
“幸好这武关没建在丹江边上,否则估计都给淹了。”李逸站在只有三里周长的武关城楼上。</p>
李世绩道:“此关历史悠久,春秋时便已经建置,最早叫少习关,战国时方改名武关。</p>
选址肯定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p>
风雨交加,兵不能进。</p>
李逸他们也只能被困在此处,幸好这毕竟是一座关城,否则两万余人被困半道荒野峡谷,就更惨。</p>
整个关城,建立在丹江北面的支流武关河北岸峡谷,</p>
关城位置倒是在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少习山,南濒武关河绝涧。</p>
只有东西各开一门,关西地势较平坦,唯出关东行,沿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p>
李大亮望着关前暴涨的河水,感叹着道,“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一举而轻重分焉。”</p>
这座长安东南门户,一直也有驻兵。</p>
不过李渊入关后,立即就兵出武关,经营山南。就算朱粲在山南肆虐最凶的那段时间,也仅仅是打到了南阳盆地西边的淅州,离武关还几百里。</p>
河水环绕着东西南三面,</p>
这座关城确实险要。</p>
秦关百二,据此险能够以二敌百。</p>
“这雨不会一直这样下吧”李文相问。</p>
“不会的。”李大亮望着天,“估计一两天就能放晴了。”</p>
“我一点看不出来,就感觉天河漏了。”牛进达很烦这种天气。</p>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p>
遇到这种极端恶劣天气,能在关城中驻扎都算运气好了,想当年隋文帝派兵三十万远征高句丽,</p>
结果在辽泽就遇到连绵不断的大雨天,</p>
后勤粮草补给跟不上,</p>
士兵们又水土不服染病,</p>
最后连边境都没走到,高句丽人影子都没看到,陆路大军就几乎全覆没了,而海路的舰队更是遭遇风暴,大多沉没,这给了杨坚一个沉重的打击。</p>
他的隋军能在草原上,跟突厥人展开十几万人规模的骑战,还能用骑战把突厥可汗打的吐血逃亡,</p>
却在辽东连个敌人影子都没看到,就折损了三十万大军。</p>
“这雨下的,感觉哪里都湿哒哒的,衣服都要霉掉了。”河北魏郡人李文相,很不习惯这种雨天。</p>
李逸一点不慌,打仗嘛什么事都可能遇到,</p>
天气这个敌人,只是最好对付的一个。</p>
他们现在毕竟还在武关,里粮食也足够,又没有危险的敌人在旁边,已经很不错了。</p>
霍氏也挺乐观的,她居然还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到</p>
居然也还能捕到鱼。</p>
“今天捕到好几尾大鲤鱼,我给你们做鱼鲙。”</p>
李逸以为霍氏在河北被称为霍总管,义军中很有威名,擅长骑射砍杀,没想到也有细腻的一面。</p>
她的厨艺挺不错,</p>
处理鲤鱼,切鱼片薄如蝉翼,连抽鲤鱼筋刮鱼鳞扯鱼皮都那么娴熟。</p>
这抽筋扒皮的熟练,让李逸不由感叹,这真是彪悍的女总管,既能上战场骑射砍杀,也照样能做鱼生。</p>
李世绩和李文相都喜欢鱼生,尤其是配李逸拿出来的柿子酒。</p>
李大亮以前也在瓦岗呆过一段时间,不过他在瓦岗地位较低,喝酒时还感慨当年张弼救他一命,后来他却不辞而别归唐,也不知道他有没受连累。</p>
李世绩和郭孝恪他们以前虽在瓦岗是高层,可张弼级别太低,他们根本不认识,也不知道张弼下落。</p>
“晋国公不吃吗,可是瞧不上我这艺”霍玉问。</p>
“不,我不吃鱼生。”</p>
“为何”霍氏先是好奇,然后好像想到了什么,“其实我也认识不少人不吃鱼生甚至是不吃鱼,</p>
前些年河南河北义军蜂起,隋军四处围剿,义军多是些活不下去的饥民,人虽众却缺少武器铠甲,也没经验,经常几千几万人,被官军几百几千人轻易击败。</p>
我就有好几次惨败,战死的义军伏尸遍地,更有染红河水,尸体把河堵断流的。</p>
后来啊,那河里的鱼都没有人敢再吃,因为渔民捕上来鱼,剖开肚子,里面”</p>
霍氏没再下去,可大家都知道她的是什么。</p>
大家以为李逸不吃鱼生,可能是他当年跟随师傅李真人云游天下时,见过这种事情。</p>
李逸也没解释,他其实是怕鱼生有寄生虫,以前也提醒过别人少吃,但没几个在意的,所以他现在一般也不,自己不吃便是。</p>
“鱼我其实还是吃的。”</p>
李逸烧开一锅清水,</p>
把霍氏切的很薄的鱼片夹起一片,放沸水里轻轻涮上几下,便全熟了。</p>
夹起来,蘸上蘸料,吃起来也不错。</p>
“鱼生哪有你这样吃的,暴殄天物啊,一点都不鲜甜了。”李世绩摇头。</p>
他们吃着鱼生喝着柿子烧,</p>
霍玉也夹鱼生涮着吃,两人边吃边聊天。</p>
“霍总管为何还要选择留在关中你完全可以留在长安,过贵妇人的生活,安稳、富足,也轻松。”</p>
霍氏笑笑,“贵妇人的生活每天把时间都在描眉涂唇化妆上,整天研究各种眉毛、发髻样式,甚至是只眷顾衣裙、首饰、插、焚香,还是贵妇人间互相拜访喝茶、打马球”</p>
她摇头,“这样的生活,对我来可能是种折磨,我可受不了。”</p>
“霍总管是放心不下文相兄弟吧”</p>
“他耶死的时候,他还,我一拉扯大的。”</p>
望着外面的风雨,还有那暴涨的武关河水,霍玉问他:“晋国公,东边到现在可还没半点动静啊。</p>
你的那计划是不是失败了”</p>
“不急,再等等,让箭再飞一会。”</p>
“晋国公似乎非常有自信”</p>
“我有预感,很快会有好消息,而且不止一个。”李逸微笑。</p>
汉东。</p>
随州随县城中,显州道行台长史、随州总管、刺史田瓒看着中的信,</p>
这信他反反覆覆的已经看了许多遍了。</p>
这信是唐山南安抚使、汉水道行军总管李逸写的,却不是写给他,而是写给杨士林的,信里让杨士林出兵讨伐自己,还只要砍了自己脑袋献上,朝廷不仅既往不咎,还要赐他国姓李,封楚王。</p>
“你们怎么看”</p>
田瓒问面前的族中兄弟和心腹部将们。</p>
“这信是我们的人在大洪山山口拦截下来的,李逸使者伪装成商人,要往北面显州去,所以我觉得这信是真的。”一名将军道。</p>
“对,如果李逸派人直接把这信送给我们的,那肯定是故意挑拨离间,可现在他悄悄的派人往北边送信,被我们拦截下来的,那就一定是真的。”田瓒次子也道。</p>
另一名参军则道:“经审问,那人承认,他接到的任务是假装成商贩,坐船顺汉水而下,然后再往北,他并不知道信件内容。”</p>
田瓒指叩击着桌案,</p>
“我现在怀疑,杨士林可能也收到了这样的一封信,但内容却是让我去讨伐他,给我加官晋爵的。”</p>
“不可能吧”</p>
“哼,有什么不可能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兵不厌诈。”田瓒拿到这信后,脑中也是转过各种念头。</p>
</p>
最终他觉得这就是李逸故意挑拨离间。</p>
“那我们是不是跟杨公明此事,也好消除误会”</p>
“那万一杨士林没收到信呢”</p>
田瓒叹息一声。</p>
他如果烧掉此信,装作不知,那杨士林如果收到信,不管是和这封一样内容的信,还是本该给他的信,那都会有麻烦。</p>
而如果他通知杨士林,告知信内容,杨士林或许早已知道,或者并没收到信,不管哪种,也并不是最佳选择。</p>
他和杨士林原来各占汉东一郡,都是地方豪强,起兵后割据一方,因实力都不强,夹缝中生存,于是结盟为兄弟,共同进退,尤其是当年面对朱粲的劫掠,更是只能抱团取暖。</p>
但是现在,</p>
谁能保证杨士林不会背后捅他一刀,拿他的人头去换赐国姓、楚王之封,甚至是借吞并他的地盘</p>
当初面对王世充入侵邓襄,其实他就是反对的,毕竟襄阳那是他随州总管府下之地。</p>
但最后杨士林并没有理会他的反对,不仅没出兵救援邓襄,还背后卖军粮给郑军。</p>
最后他损失了襄阳,杨士林却卖粮大赚了一笔。</p>
思绪万千。</p>
“报,</p>
杨尚书令派人前来,邀请总管前往显州商议大事。”</p>
田瓒眉头一下子就皱紧了。</p>
挥让亲卫退下,</p>
他冷哼了两声,“看来杨士林也收到了李逸的信,就是不知道是让他杀我的信,还是让我杀他的信。”</p>
可不管是哪种,杨士林不是让人带来一封信解释明情况,反而是要召他去显州,只是商议大事。</p>
就让田瓒觉得杨士林这是想先下为强了。</p>
都是乱世里杀出来的,一个比一个的警惕。</p>
“总管,这么不能去显州,当心杨士林害你。”</p>
田瓒却是把那封信烧了,</p>
“既然杨士林要邀我去,那我岂能不去”</p>
“总管!”</p>
“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他眯起眼睛,目光中满是杀意。</p>
当天,田瓒就只带了一百骑前往显州,走的是随枣走廊。</p>
随州南有大洪山,北有桐柏山,两山并列,隔开了南阳盆地、江汉平原。</p>
沿着随枣走廊去显州,虽然要多绕些路,但胜在道路平坦,不用翻越桐柏山。</p>
随州地形,就像是个死胡同,虽易守,但也被四方势力所左右,其东面义阳三关,也都可以绕过随枣走廊。</p>
这几年,田瓒成也是这随州地形,困也是因这随州地形。</p>
一路上,田瓒都在反复思考着,直到他看到显州比阳河北岸的比阳城时,终于是下定决心。</p>
今日,他和杨士林只能活一个。</p>
比阳城南门缓缓开启,</p>
残阳如血。</p>
田瓒勒住疆绳,身后百骑一起停下。</p>
“长史请!”</p>
城门处,杨士林的牙兵抱拳,身上甲叶碰撞锵锵作响,十分刺耳。</p>
田瓒轻踢马腹,催马前行。</p>
他身后的骑士却被拦住。</p>
“尚书令有令,陈田长史外,其余随从在城外驿馆安置休息。”</p>
田瓒扭头看着那牙兵校尉,目光瞥见城堞暗处有寒光隐现。</p>
“留下十人,其余人去驿站休息等候。”他目光直视校尉,“我身边留十人随从伺候,我义兄总不会不肯吧,或者你去请示,我在这等回复。”</p>
气氛一时凝滞。</p>
那校尉只好入城去请示。</p>
一盏茶功夫,校尉骑马赶回,脸上还有个巴掌印。</p>
“田长史请。”</p>
“我可以带十个随从了”</p>
“尚书令可以。”</p>
田瓒喝了一声,仅带着十骑穿过瓮城,越过内城门,前往行台尚书令府。</p>
行台尚书令府衙前,</p>
十六名持戟甲士突然交叉长戟拦路。</p>
“放肆!”田瓒亲卫队头按住刀柄怒喝。</p>
“尚书令有令,入府请卸甲、解除武器。”牙兵总管从门内走出,对着田瓒亲卫队头道。</p>
田瓒轻笑两声,“我大哥这里什么时候规矩这么多了”</p>
“卸甲!”田瓒一声令下,亲兵们互相卸甲,然后给他也把甲卸了。</p>
“长史请,尚书令已在后衙备下酒宴,为长史接风洗尘。”</p>
杨士林准备了丰盛的酒席。</p>
“贤弟来迟,当罚三杯!”杨士林看着田瓒卸了甲进来,笑着起身相迎。</p>
田瓒笑着上前,</p>
“大哥今日这是摆下鸿门宴啊。”</p>
杨士林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贤弟这话何意”</p>
田瓒接过酒杯,却没有饮,而是把玩着那只鎏金银杯,“这酒里有毒吧”</p>
“贤弟笑了。”</p>
田瓒轻笑几声,“大哥啊,你真就这么想要我死,唐人究竟许你什么好处,赐国姓李,封楚王”</p>
杨士林脸色微变,“贤弟酒还没喝,怎么就起醉话来了”</p>
田瓒却是将中鎏金银杯往地上狠狠一砸,</p>
酒杯落地,</p>
变故陡生。</p>
外面弩声不断响起,此起彼伏,呼痛惨叫声不断响起。</p>
牙兵校尉董翼持滴血横刀进来,</p>
“尚书令,有牙兵叛乱,已被诛杀。”</p>
杨士林听闻,脸上由阴转晴,对着田瓒笑道:“你不该来的,”</p>
“噗呲!”</p>
话未落,董翼横刀已经砍出。</p>
一刀狠狠的挥砍,</p>
杨士林头飞起,</p>
鲜血喷溅。</p>
田瓒看着在地上滚动的杨士林首级,冷笑着道:“你酒后奸淫董翼妻子的时候,就该想到今天的。</p>
你连牙兵的军饷都敢克扣,就当知道你离死不远了。</p>
你以为我为何敢孤身前来因为我要是想杀你,你早就保不住人头了。”</p>
“田公,杨贼的首级。”董翼捡起杨士林首级,递给了田瓒,“接下来怎么办”</p>
“派人给襄阳上表,我愿率显州道六总管府三十五州,归附大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