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 第123章 亩产二十石的杂交水稻!
    ]$p“我之前给你们了三个产量极高的作物,分别是土豆、玉米、红薯。”</p>

    “不过,这三种作物都是原产于南美洲,属于是海外的舶来品,而我们华夏有一种本土自研的高产作物”</p>

    “那就是杂交水稻!”</p>

    听了江临的话后,在场众人都露出不解的神色。</p>

    朱棣声嘀咕道:“水稻我倒是知道,杂交水稻是什么玩意儿?”</p>

    话语落下,其他人也附和的点了点头。</p>

    面对众人那好奇的表情,江临回答道:</p>

    “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p>

    “由此形成的产物就是杂交水稻!”</p>

    老朱、朱标、朱棣、朱有容、徐妙清:???</p>

    五人顿时满脸问号,刚才江临叽里咕噜的一大堆,完全听不懂一点。</p>

    什么遗传?</p>

    什么性状?</p>

    什么杂交?</p>

    江临轻轻一笑:“我之前跟你们过,在后世有一种学科叫做生物,而杂交就是生物这个学科的其中一种知识。”</p>

    “算了,你不要讲这些后世学科了,多了我们也听不懂。”</p>

    老朱皱着眉,不感兴趣的摆了摆,随后认真的向江临发问道:</p>

    “你给咱,这后世的杂交水稻比咱大明的水稻,有何特殊之处?”</p>

    “首先最突出的一点:这个杂交水稻的产量碾压大明的水稻。”</p>

    “最高亩产可以达到20石之多!”江临答道。</p>

    江临的话直接把老朱吓了一跳,被刚吃的一口米饭给噎住了。</p>

    “咳咳咳!”</p>

    看到此景,江临连忙倒了一杯温水喂给老朱,帮他成功将米饭顺了下去。</p>

    给他吓了一个半死,差点让老朱成为被噎死的皇帝,改变大明历史。</p>

    缓了好一会儿,老朱才逐渐恢复正常,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江临。</p>

    “江临,你你刚才什么?这个杂交水稻最高可以亩产多少?”</p>

    不怪老朱震惊,因为大明如今主要种植水稻的地方就是江南。</p>

    那个地方是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耕种技术先进的地区了,而水稻的亩产量却只有2-3石。</p>

    整整相差十倍!</p>

    </p>

    一些条件差的地方,水稻亩产可能仅有石左右,甚至更低!</p>

    这就相差二十倍了!</p>

    见老朱那震惊的表情,江临又跟他复述了一遍:“最高亩产二十石啊!”</p>

    随后他继续道:“除了产量高,这个杂交水稻的还有很多特殊之处,抗虫害能力强,耐涝、耐旱、耐瘠、耐肥、耐盐碱。”</p>

    “总而言之,这个杂交水稻在任何地方都能茁壮生长”</p>

    嘶</p>

    江临的话令在场众人下意识倒吸一口凉气。</p>

    什么玩意儿?</p>

    他们听到了什么?</p>

    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茁壮生长?</p>

    天呐!</p>

    要知道,大明的水稻基本上只能种植在南方地区,而且对于种植地区的要求也很多。</p>

    此刻,老朱和朱标父子二人相视一笑,又是十分默契,一同在心中默默的激动起来。</p>

    在这对父子的设想中,要是能从江临中得到杂交水稻的种子,凭借“产量高”和“任何地方都能茁壮生长”两点特性</p>

    如今大明的大米产量相对充足,可以满足南方地区的百姓。</p>

    不过,粮价对于普通百姓还是有些偏高,一些贫困家庭根本买不起。</p>

    一旦推行杂交水稻,随着产量的大幅提高,粮价自然就会降低,整个大明的百姓们就能吃上便宜的米饭了。</p>

    再配合着江临此前给出的土豆、玉米、地瓜三种作物。</p>

    大明将不会再出现饥荒这种事情,每个百姓都能吃饱饭了。</p>

    这时,江临按照惯例,又拿出了投影仪,从里面找了一部有关杂交水稻的纪录片。</p>

    看到江临的这个行为后,众人立马明白他是又打算放片子看了。</p>

    一时间!</p>

    在场众人纷纷端正了坐姿,目光看向投影仪投出的画面。</p>

    在一片水稻田内,有一位带着草帽的男子,裤腿卷到了膝盖,弯腰观察着禾苗的情况,此人便是年轻时的袁隆平袁老。</p>

    江临缓缓开口道:“这位男子名叫袁隆平。”</p>

    “他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p>

    “在后世,我们国家起初贫困的情况,百姓们吃不饱饭,正是多亏了袁老的杂交水稻。”</p>

    江临此话一出,老朱的一双眼睛瞬间亮了,他对于这样一位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才,也是无比尊重且敬佩。</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