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后,我成了大先生 > 第75章 礼查饭店
    第5章礼查饭店</p>

    周浩然有空,可他也没去参与收书。</p>

    他在家里研究客户资料。</p>

    这屋里实在太闷热了。</p>

    他在考虑要不要给家里买个电风扇。</p>

    这事要排上日程!</p>

    等卖书赚钱了,就买!</p>

    大家都是在弄堂里乘凉,专门挑门口的地方,有穿堂风经过,就会很舒适。</p>

    “周家子”</p>

    摇椅上纳凉的张爷爷,挥了挥里的蒲扇,招他过去。</p>

    周浩然赶紧跑过去,笑着:“爷爷,你叫我”</p>

    张爷爷看向他,“看什么书呢都一上午了。”</p>

    “没看书,是客户资料。”周浩然简单的解释,“我不是在红星台跑销售嘛,这些都是销售部里老客户的资料,我研究下,下周去拜访。”</p>

    张爷爷点了点头,“这都半个月了,你这销售搞的怎么样”</p>

    “还行。”周浩然没犹豫,“已经签了一单。”</p>

    “哦”张爷爷就很好奇,“看。”</p>

    “是海港啤酒厂的项目”</p>

    周浩然在这位老爷子面前,就不好去遮掩什么了。他是弄堂里辈分最高的长辈,是弄堂里的主心骨。</p>

    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里,张爷爷很好的把弄堂里这几十户都给保护起来。</p>

    周浩然就把他利用打电话举报,搞掉内定然后顺利拿单的事给描绘了一遍。</p>

    张爷爷躺在摇椅上,眯起眼睛。</p>

    周浩然讲过了他的拿单过程,见他快睡着了,就心翼翼的:“张爷爷,你还在听吗”</p>

    “嗯。”</p>

    张爷爷没睁开眼睛。</p>

    周浩然似乎看出来了什么,拿过蒲扇,帮他扇风,笑道:“爷爷,你要是有什么事,安排我去就行了。”</p>

    张爷爷这才睁开眼,略带惊讶的看着他,“你这子,什么时候这么灵了”</p>

    “我要去做什么”</p>

    “月末,30号那天,你去一趟礼查饭店。”</p>

    “礼查饭店”</p>

    周浩然微微一怔。</p>

    张爷爷似乎陷入了追忆,略带叹息,“现在叫浦江饭店,在外白渡桥那边。”</p>

    周浩然试探着问:“过去是要找什么人吗”</p>

    张爷爷道:“找一家茶馆。”</p>

    “茶馆”</p>

    周浩然颇为惊讶。</p>

    因为海港的中心区域,曾经是租借区,以英租借和法租界为主,主要都是喝咖啡。</p>

    哪怕到了当代,海港文化也是延续了很多租借期的痕迹,都是以咖啡为主,大街巷都是咖啡店,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最。</p>

    连红星台总部院里,都有一个大咖啡馆。</p>

    茶馆倒是很少。</p>

    “嗯。”张爷爷顿了一下,眯起眼睛,缓缓的,“红楼茶馆。”</p>

    </p>

    晚上,周浩然去了县里很知名的绿源饭店。</p>

    请东方朗、王文瑞、李洋、郭志远、田悦然、陈子璇这几个高中同学吃饭。</p>

    主要就是卖书。</p>

    “下周就出分了吧”</p>

    “嗯,25号。”</p>

    “出分了,用不了几天,录取结果也就出来了。”周浩然大概估计了一下,“这个月末,基本上就知道能不能录取了。”</p>

    王文瑞点了点头,“嗯,差不多。第一志愿月末能出结果。”</p>

    这年头,还没有数字化信息平台。</p>

    没法络查分、查录取信息。</p>

    条件好的,可以想办法给大学的招生办打电话,去询问自己是否录取。没条件的,那就只能干等着了什么时候录取通知书被邮递到家了,什么时候才知道。</p>

    不过,育德高中是市级重点高中,有特殊的渠道。</p>

    </p>

    可以第一时间得到结果。</p>

    陈子璇轻声问:“能那么快吗月末就能出结果”</p>

    王文瑞笑道:“咱们学校可以,一般出结果后,大学都会在校园里张贴录取名单。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办事处,可以跟那些重点大学对接。”陈子璇很高兴的:“只要出结果了,咱们就可以卖书吧”</p>

    王文瑞打了个哈哈,“那得问周浩然了。”</p>

    周浩然道:“差不多是这个意思,等出成绩了,要是谁没考好,没被第一志愿给录取,很可能就要复读。到时候,咱们得把书退回去,别耽误了人家。”</p>

    王文瑞连忙道:“对对,人要是有需要,可千万不能卖。”</p>

    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来绿源饭店。</p>

    一桌子点了2个菜。</p>

    都吃得很开心。</p>

    “亲兄弟,明算账。”周浩然看时差不多了,就谈起了利益,“等卖书赚了钱,到时候咱们七个人平分。”</p>

    “算你们六个就行,我不要。”</p>

    王文瑞表示拒绝。</p>

    他家里很有钱,不在乎这点钱。</p>

    陈子璇轻咬嘴唇,举起,“周浩然,我也不要钱,我就是来锻炼的。如果真能赚钱,你们几个分就好了。”</p>

    周浩然很坚决的:“不不,这钱一定得分。就像你,陈子璇。你去上门收书,肯定是叫了别的同学来帮忙吧总不能是你一箱子一箱子的在搬书吧”</p>

    陈子璇轻轻颔首,“嗯,我叫了几个好朋友帮忙。”</p>

    周浩然道:“这不就对了嘛,你家庭条件好,不需要这点钱。可你还有好朋友呢,付出了劳动,就要有收获,这天经地义。等赚钱之后,先分给你。至于你分到钱了之后,要分多少给你的好朋友,那就看你怎么安排了。”</p>

    “哦,也是。”</p>

    陈子璇这才有所恍然。</p>

    是啊,她家里也不缺钱。</p>

    可那几个跟她忙前忙后联系同学、找地址、搬书的好朋友们,却不是都富有。不应该让他们白帮忙,赚了钱后,应该分给他们。</p>

    哪怕每人分到了00块钱,对高中生来,也算是这个毕业后的暑假里很难得的社会实践经历了。</p>

    “对了,还有收书的费用。”</p>

    周浩然进入了正题。</p>

    听到这话,东方朗和田悦然都脸色微变。</p>

    陈子璇就挺天真无邪,“什么收书的费用”</p>

    周浩然笑着:“书是你们辛辛苦苦上门收的,我什么也没干。最后赚了钱,还要大家一起来分钱,这多不公平”</p>

    陈子璇很吃惊的:“可卖书的这个主意就是你出的啊,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重要。”</p>

    “都是同学,也没必要分的那么清。”周浩然笑笑,“不过,大家出来做这个卖书的项目,其实是为了锻炼。我有一个更好的锻炼方式。”</p>

    “什么方式”</p>

    “你们上门收书,价格一般都不超过20块钱吧”</p>

    “嗯,一般就十几块钱。”陈子璇眼眸亮晶晶的,似乎也不喜欢王文瑞了,对周浩然很感兴趣,话很多,“要是卖废纸,一箱书能卖七八块钱。卖给我们,能卖十几块钱,大家基本都会卖。”</p>

    周浩然道:“这样吧,我们固定一个价格,就20块钱一箱书。你要是以0块钱收过来,多出来的0块钱,就算你自己赚的。就相当于二次采购。”</p>

    “二次采购”</p>

    东方朗猛然明白了他的意思。</p>

    周浩然笑道:“对,你们上门收书,是一次采购。能以多少价格把书收上来,是你们的本事。把书收上来后,咱们团队再以20块钱的价格,把书从你们里收过来。这样一来,收书的动力就有了,效率就可以提上来了。”</p>

    “嗯,我觉得行!”</p>

    东方朗肃然起敬。</p>

    连田悦然都反应过来了。</p>

    如果采取周浩然这样的新制度,就不存在像郭志远那样的中饱私囊的行为了。赚差价是制度允许的,赚多赚少,都凭本事。</p>

    这样做的优点明显。</p>

    可以赚差价了,上门收书动力更足。过几天就出成绩了,月末就出结果了,要抓紧时间赶紧把书都收上来。这条新政,可以提高生产力。</p>

    还能把偷偷摸摸的中饱私囊赚差价,变为彰显个人能力的堂堂正正赚差价。</p>

    缺点也明显。</p>

    成本提高了。</p>

    本来一套书十几块钱能收上来,现在统一都是20块钱。</p>

    吃过了饭,周浩然去结账,总价22块钱。</p>

    可真贵啊!</p>

    却没想到,大班长王文瑞早就付过款了。</p>

    离开的时候,郭志远在不知不觉中靠近了周浩然,低声道:“浩然,这次谢谢你,我都明白。”</p>

    周浩然假装没听懂,笑着:“大家一起卖书挣钱,没什么谢不谢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