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整了个更大的</p>
“那目视领航怎么办”</p>
高振东耸耸肩膀:“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交战距离的变化,地标目视领航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就算是实在需要,也可以通过光学系统把飞下方的影像传到武器操作员座舱的,为了这个就把头这个宝贵的空间给占据了,就太浪费了。”</p>
头是装雷达的,高振东反复强调的雷达,让空军的同志意识到,这个空间真的具有很重大的意义。</p>
特别是反舰,这在可以想象到的、最急迫的作战方向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p>
空中力量反舰,是我们一直想获得但是却一直没能如愿的,高振东前世看到的攻-5带火箭助推鱼雷就是一种尝试,不过火箭助推鱼雷那几公里的射程,实际上和扔铁炸弹比意义不大,而且那鱼雷个头还不算大,更惨的是,等到搞定这个事情,都特么0年代左右了,已经完全没有用。</p>
但是高振东前面的各种内容加到一起,倒是让空军的同志想起来一种可能。</p>
头的雷达、“弹改油”的航程、更大的发动、翼根处的重载挂点</p>
这些放到一起,都还想不到高振东想干什么的话,那也未免太看空军的同志了。</p>
“你是想给伊尔-2仿制型,除了陆上的对地近距离支援之外,在海上提供一种雷达导引的反舰导弹”</p>
这个话从功能划分上来,得有点乱,但是高振东能听明白他的意思。</p>
“对!”</p>
空军的同志心里是五味翻腾:“你这个眼光,看得有点远了啊。”</p>
提升了如此之多的航程,加上反舰导弹、低空突防,高振东瞄准的是什么,不言而喻,甚至根本都没考虑对岸的事情,他想得更远!</p>
或者,他想打击的目标,才是对岸问题的根源。</p>
当然,这个话不太好明着出来,他只能这么模糊的上一句了,“长远”,也能解释成高振东在导弹应用上的考虑想得很长远。</p>
防工委总工突然插了一句:“反舰导弹是不是太大个了我们没有合适的反舰导弹。”</p>
已经仿制成功,而且有实战成果的争先-号,先不高达2吨的体重,光是那尺寸,就已经不是伊尔-2这个个头的飞能扛得起的。</p>
高振东笑了笑,含糊的道:“事物总是在发展的嘛,总不能因为没有合适的弹,就把合适的飞也给停下了。”</p>
如果是别人这话,那防工委这边多半会认为他这话的字面意思就是他的真实含义。</p>
但是在高振东这里,事情有些不太一样,看着高振东脸上有点神秘的笑容,含含糊糊的话,防工委领导明白过来,他心里有想法啊!</p>
看来他也学会了,有些话能不在人多的时候就不。</p>
防工委领导哈哈一笑:“嗯,发展好,有发展就好啊。”这子跨界一向夸张,从反坦克跑到反舰上好像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总比计算和装甲钢之间的差距多了。</p>
完转头看着空军那边领头的同志:“老啊,这个建议,我个人觉得不错,不错,哈哈。”</p>
空军的同志被他这一连串打哈哈,搞得有些莫名其妙,总觉得有些他不明白的事情好像发生了。</p>
但是防工委领导的意见也很重要,既然他都觉得不错,那也是可以纳入考虑的。</p>
反正今天是研讨会,是诸葛亮会,会讨论出一些意向,但是不会形成决议,多听听总没错,再,除了没合适的弹之外,其实这个建议听起来还真的挺靠谱的。</p>
“嗯,这个想法有意思,可以考虑啊。那尾炮呢屁股不要了”</p>
高振东笑道:“我的想法很简单,近距对地支援的话,敌人对我们的尾后没有威胁,扔反舰导弹的话,远远的扔了就跑,尾炮本来效率就不高,就是个心理和骚扰作用,在导弹逐步普及的现在,对于轰炸这种目标来,敌人基本上不会进入尾炮的有效射程。不如取消了,把整个炮系统的重量节约下来装油装弹。”</p>
敌人红外空空导弹虽然也只能打尾追,性能也一般,但是从轰炸的动来看,这些弹打战斗可能不太靠谱,但是打伊尔-2这类飞,根本不需要进入伊尔-2尾炮射程范围内。</p>
</p>
高振东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整个尾炮系统的份量,好几百公斤呢。别忘了,炮也是系统的一部分,还得加上这名炮的维生系统、通讯装置,这一系列下来,没有三百公斤也有两百公斤了。”</p>
伊尔-2尾炮用的nr-23航炮,不算炮塔、运动构这些,单是炮本身,一门39公斤,两门加上连接件什么的,就是上百公斤了,再加上前面的那些东西以及炮弹,那份量,不得了。</p>
不过后来仿制成功的炸-5,为了和6爷使用同样的零件,把nr-23换成了-23的仿制品,但重量上还是没什么本质区别。这账,算得同志们很是纠结。</p>
这东西代价的确大,但是要完全没用,至少在现在的环境看来,好像还是有些用的。</p>
最后还是空军踩了一脚刹车:“既然发动、燃油等方面提升了这么多,这门炮,还是留着吧,这个代价也能付得起。”</p>
要不财大气粗呢,其他方面乐观起来的空军,口气也大了不少。</p>
高振东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反而笑得很开心,这个不算是最核心的改动,实在不能改也就算了,后期想改也很容易。</p>
某种程度上来,这个改进点,就是高振东拿出来给人砍的,总不能什么都听你的一点儿不能调整吧这种次要问题拿出来,就是给大家发挥一下的。</p>
大不了在平飞或者攻击脱离的时候,炮口向下听个响,也能让敌人吓一跳。</p>
这就叫弃卒保帅,高振东改炸-5,要改的核心是其主要的战术任务和运用方式,尾炮这种细枝末节,问题不大,等时候到了,不用他提,空军自觉得很。</p>
这也是高振东前世的导师教他的诀窍:“你在报告里啊,最好留一些无伤大雅的错误,让别人去挑。否则别人挑不出毛病,就要找你大毛病了。嗨,我给你这个干啥,你这报告,浑身都是毛病,不用特意留了。”</p>
还别,导师人还怪好的嘞。</p>
“那战术轰炸怎么办”有的同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p>
高振东笑了:“那啥,按照上述方案改出来的飞,一样能执行战术轰炸啊,只是性能更强了,但是并没有丢掉它执行战术轰炸的能力啊,需要的时候,一样能上。”</p>
大家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志都笑着拍拍自己脑袋,戏称“糊涂了,糊涂了”。</p>
空军这边汇总了一下伊尔-2仿制型的改进要点之后,越看越喜欢,这东西看起来是真好。</p>
更大的载弹、更大的航程、更好的防护、更好的火控,这就是一个飞行坦克啊!</p>
前线舔地再合适不过了,这才是伊尔-0真正的后继者!</p>
听高振东同志还是二代坦克的副总师,他这是把坦克搬到天上了!</p>
此时大家都没想到,这个飞在这一代的一票5爷里,除了那个飞行拖拉实在是长寿之外,其在我军装备序列的装备时间,居然是最长的。</p>
战-5、直-5就不用了,连攻-5战斗型都没熬过它。</p>
无他,实在是好用,价格便宜,皮实抗造,装甲又厚,载弹量不,武器还忒丰富。</p>
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一些务实的国家,甚至还要求将其改成涡扇发动、去掉雷达装上好的光学和红外瞄具之后,买去打地方武装,害得这飞的生产线一直关不了。</p>
对于伊尔-2的改进,已经基本取得了一致意向,这个改法好,但这就引出来另外一个问题。</p>
“振东同志,你对攻击的想法,我们大致是明白了,轰炸只保留图-6仿制型一种新型别,也算是顺理成章。但是现在的攻-5怎么办一些需要高速突防的战术任务怎么办”</p>
高振东笑道:“这就涉及到战斗三级三型里面的东西了。我的想法,是攻-5改为多用途战斗,现有战-6低速生产或者进一步改进,攻-5战斗型成熟之后,采用攻-5战斗型作为主力前线战,同时兼顾战场遮断这类战术任务。”</p>
艹,你这动静,比刚才轰炸的还大!</p>
高振东前世,炸-5终其一生,国内装备量不过300多架,当然,如果这辈子真的改为攻击,那装备量可能会更大一些,毕竟是一下占据了战术轻轰和对地攻击两个生态位。</p>
但是和前世的战-6比,那依然是巫见大巫,由于战-迟迟不能形成战斗力,6爷生产量高达5200多架,绝大部分是自己装备了。</p>
05万,四舍五入可就是万!从这个数字就能看出,高振东这个建议会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哪怕前世6爷其实是因为爷和爷进度拉垮,导致的非正常数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