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调职</p>
数日后</p>
清晨,傅崧卿刚刚起床,正打算去参加晨练。</p>
就见到队长从外面钻了进来:“恭喜,你调职了。”</p>
傅崧卿大奇:“咦调职为啥”</p>
队长:“上次献计立了功呐。”</p>
傅崧卿:“那次立的功,不是和八十军棍抵消了么”</p>
队长便笑了起来:“你是个会读书识字的人,岂能一直在军中当个普通大头兵,和咱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在一块儿。终究是该把你的本事,用在需要你的地方。快收拾一下出发吧,去见岳公子,他有更适合你的事要安排给你。”</p>
傅崧卿心中疑虑,但他作为一个“人质”,也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只能乖乖地收拾了东西,装在一个包裹里,走向了泗州城的知州衙门。</p>
此时知州衙门已经非常热闹了</p>
从楚州增援过来的大量官吏,已经在衙门里办公,人来人往,喧哗无比。有官员在指挥着粮车运进粮仓,还有官员抱着一大堆文书跑进跑进。</p>
傅崧卿从他们中间穿过,进了大厅,就看到岳文轩和宫二娘子两人,身边正围坐着一大群文官。</p>
岳文轩:“诸位,泗州城里的账簿,就不要去翻查了,一把火烧掉即可,只保留县志一类的书籍文册,凡是南宋做的那些破账,通通烧掉。”</p>
傅崧卿刚进来就听到这个,吓了一大跳,北宋的人做事,这么粗暴的吗</p>
岳文轩接着道:“要用开发楚州城的方式,来开发咱们接下来占领的每一个城池,要有打破旧制度,重建新世界的觉悟,楚州城就是大家的样板。”</p>
文官们:“遵命!”</p>
岳文轩这时候才转过头来,面对着傅崧卿,招了招:“傅大人,来得正好,我有一件事,想要交给傅大人来处理。”</p>
傅崧卿:“我只是一个阶下囚,不必和我话如此客气。”</p>
岳文轩嘿嘿笑:“但我是讲礼仪的人呐,哪怕是面对敌人,该有的礼貌我也会有,只有面对人渣的时候,我才会比较凶恶。”</p>
傅崧卿心想:这是我不是人渣的意思我该高兴吗</p>
岳文轩:“前些日子,让傅大人混了混咱们北宋的军队基层,感想如何”</p>
傅崧卿如实答道:“强大无匹!难怪胶东半岛能几次击溃金军。”</p>
岳文轩:“那么傅大人觉得,如此强大的军队,其存续的根本是什么”</p>
傅崧卿:“那当然是内政,若是无钱无粮、无铁无火药,北宋的军队就不可能保持着如此强大的势头。”</p>
岳文轩嘿嘿笑:“那好,接下来就要让傅大人体验一下咱们北宋的内政了,我现在任命你为‘泗州城从零开始建设委员会’的基层吏,工作就是打杂,协助你的上官,重建泗州城。”</p>
傅崧卿已经做过军队里的基层兵,现在听要做文官体系的吏,倒也不觉得有多意外了,脸上无喜无悲,连点表情都看不到,默默的认了。</p>
岳文轩:“因为你的工作是打杂,所以不限衙门,每一个衙门的人都可以给你安排工作。”</p>
傅崧卿:“哎”</p>
</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
他有点开心担心自己忙不忙得过来,但是不知道为啥,内心深处却有一抹兴奋,暗想:这工作我要是做好了,就把北宋的军政两方面都摸了个一清二楚。</p>
岳文轩挥道:“各位,傅崧卿就交给你们了。”</p>
堂中文官们齐齐应了一声:“遵命!”</p>
下一个瞬间,农学官就率先发难了:“傅先生,本衙门现在需要通知所有百姓,让他们都来学习能将农田产量翻倍的新型种植法,这个通知工作,就交给你来做吧。”</p>
傅崧卿“哎”了一声,有点摸不着头脑。</p>
但他马上就想起,刚到楚州城时,还被女侠带着去参观了农学部和工学部,那里有不少人在跟着北宋的官方工匠学东西。</p>
现在一想就明白过来,原来北宋的农业推广是这样做到的。</p>
他赶紧行动起来,带着一个吏员的工作组,走进乡村,到处宣传,让百姓们都去学农,随着宣传工作的深入,他从同僚的嘴里了解到,北宋一直都有个政策,就是家里的农田如果“采用新式种植法”的部份,可以得到一年的免税。</p>
农民们谁不想免税</p>
于是农民们至少会拿出家里一半的农田,来实施“新式种植法”,还有一半农田则采用自己用了一辈子的老方法,来作为自家的保底收入。</p>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召集农民们去学习的时候就简多了。</p>
他只要拼命宣传免税政策,自然有大量的农民主动跑去学。</p>
刚刚把这方面搞清楚</p>
工学部又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去征召工匠学徒。</p>
他只好把做了一半的农学部的工作放下,又开始研究工学部的事情。</p>
就这样,白天忙了晚上忙,各个衙门到处转。</p>
傅崧卿越是在各个衙门里打转,越是发现北宋衙门比南宋衙门先进的地方,这里的吏员,不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因为他们吃的是皇粮!他们有编制。</p>
虽然他们的编制连九品都没有,属于“不入流”。但比起南宋的吏,身份高得多。</p>
南宋的吏没有编制,也没有工资,他们的收入全靠“榨”,也就是从百姓身上榨油水。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南宋朝廷就算明知道他们压榨百姓,也只能睁之眼闭之眼。</p>
但北宋就不一样了,吏员们有编制,有工资,他们就不必去压榨百姓了,他们一旦向百姓伸,上级官员就会狠狠地收拾他们。一部份吏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编制,不敢违法乱纪,甚至还会举报别的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p>
如此一来,整顿吏治就变得容易多了。</p>
吏不乱伸,各种苛捐杂税自然消失不见。</p>
老百姓们的生活,也一下子就轻松多了,他们只需要负担正税,不再需要负担一大堆莫名其妙的杂税。</p>
傅崧卿也研究过王安石变法,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吏治败坏,很多好政策在落实的时候,会变成恶政。</p>
却没想到,北宋只用了一个“吏员给编制”,就使得这个状况大大好转。</p>
傅崧卿甚至忍不住心想:我若能回到南宋,一定要建议官家改革,给吏员编制,发工资。</p>
但他刚想到这里,马上就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行不通,南官没有北宋这么高的生产力,发不起全国那么多吏员的工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