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除去县籍入为烈官</p>
长安。</p>
未央宫。</p>
前殿门外。</p>
大魏的天子箕踞在台阶上,怀里捉着一只鸡冠高耸,羽毛闪耀,脚爪锋利如钩的斗鸡。</p>
待那位从遥远的宫门急趋而入,走了许久才到台阶之下的大将军军师向他行礼,他才将中斗鸡递给身后宦侍,缓缓站起,一抖袖袍。</p>
“陛下,伪汉丞相诸葛亮大败而逃,张将军大破蜀寇!”</p>
杜袭声音亢奋,似乎想把胜利的激动喜悦传递给这位陛下。</p>
然而这位陛下却努着嘴,似乎早就对结果有所预料,又似乎有些意兴阑珊。</p>
杜袭于是将蜀将马谡舍水上山,大败星散,诸葛亮率军退走,及郭淮已沿渭下关中入秦岭,准备截诸葛亮后路之事一一报来。</p>
“陛下,大将军行府最近几日还买到几个谍子传来消息。</p>
“有两人那日伪帝刘禅从斜谷入关中时所携人马并非七八千,实际只有大概三四千。</p>
“而且,似乎这三四千人也并非是自蜀中汉中来,而是自斜水大营夜出,至斜谷迎奉伪帝!”</p>
曹叡有些疑惑:“如何得知”</p>
“有谍子认出迎奉之人里,有本就在斜水大营的乡人。”</p>
曹叡若有所思:</p>
“这么,这是刘阿斗在效仿当年董卓入雒阳故事了”</p>
当初,董卓入雒阳,步骑不过三千,害怕不能制服公卿,于是连续四五天派雒阳人马夜里出城,白天又大张旗鼓还雒。</p>
雒中公卿以为西凉大兵复至,无有知其实者。</p>
杜袭:“是,大将军以为,伪帝之所以亲临斜谷前线,所做所为又皆效董卓于雒阳故事。</p>
“目的便是让我们以为他胜券在握,兵强马壮,使我们郿坞大军不敢去斜谷大营与其交战,为陇右诸葛亮拖延时间。宜速击之。</p>
“但”</p>
“什么”</p>
“但臣以为,事有蹊跷。”</p>
“卿且来。”</p>
“大将军所部尽在郿坞,那伪帝效董卓故事大张旗鼓,到底是做给谁看的此臣之惑也。”</p>
曹叡立马心领神会:“你是,那刘阿斗是知道军中必出间人,所以做给那些间人看的”</p>
杜袭:“是。”</p>
曹叡不禁嗤笑一下:</p>
“如此来,巴蜀大儒们所的,刘阿斗怯懦无能,为诸葛亮所架空,都是假的</p>
“他竟腹有良谋,包藏宇宙”</p>
杜袭道:“臣确以为,伪帝或许是故意让我们看出他是虚非实,诱引大将军前去与他接战,后必有计。”</p>
事实上,杜袭也只是没有把握与根据的猜测。</p>
但心点总没错,当所有人都疯狂热烈时,总需要一个谨慎之人泼盆冷水的。</p>
大魏天子从衣襟上取下一根黑紫色雉羽,把玩半晌后缓缓道:“诸葛亮若率军从陇右回汉中,出斜谷,须几日”</p>
杜袭不加思索:</p>
“弃辎重粮草轻装简行,日行百里,须十日;</p>
“携辎重粮草急行,日行六十里,须十六日;</p>
“张将军衔尾追击,日行二十里,则三十至五十日。”</p>
片刻后,曹叡微微颔首:</p>
“诏命大将军即刻移军斜谷。</p>
“若刘阿斗接战,则心行事,以防有计;</p>
“若不战而走,则令大将军便宜行事,能剿则追,不能则走,不必报我。”</p>
“是!”杜袭明白这位天子应该是听进去了自己话,心中对其更加敬而畏之。</p>
要知道,那可是伪帝。</p>
按如今消息,那伪帝所在,又极有可能是一座空营。</p>
天下有几人能禁得住生擒伪帝这种泼天之功的巨大诱惑呢</p>
待杜袭退走,大魏天子缓缓坐回了台阶上,恢复了箕踞姿态。</p>
从身后宦侍中接过那只羽毛鲜亮的斗鸡,放在地上,又从怀中掏了把粟米放在心“嘬嘬”喂了起来。</p>
等斗鸡不再啄食,他开口道:“辟邪,这座宣室殿朕睡得甚为安稳,你找人把它拆了,顺水运回雒阳重建。”</p>
</p>
</p>
</p>
斜水大营。</p>
统率三千精锐的诸将尽皆散去之后,披盔戴甲的刘禅从帅帐走出,领着麋威与百名虎骑宿卫去了校场。</p>
擂鼓聚将。</p>
不多时,这片斜水大营所有都伯以上至二千石将军校尉,包括刚刚赴宴者,共四百余人全部到齐。</p>
校场诸将议论纷纷,有些吵闹。</p>
刘禅昨日到达这片大营,军中不论大将士都在猜测议论,这位天子究竟是来干什么的。</p>
是来耀武扬威</p>
是来捣乱</p>
还是,真是来揽功取威</p>
总之,有人担忧,有人振奋。</p>
最新在六9书吧首发!</p>
刘禅止住众将喧嚣。</p>
他先是将之前在帐中过的那番誓师之语有选择性地了一些,把那些负责统领老弱及屯田戍卒的中层军官士气调动起来一些后,最后才道:</p>
“朕知道军中很多人打不了仗,没打过仗,害怕打仗。</p>
“但接下来这仗,非打不可。</p>
“要打,就会死人。</p>
“死人,就要抚恤。</p>
“抚恤多少,本已有法可依。</p>
“但朕既然来了,既然想跟诸位打赢接下来这场仗,就不能再靠朕空口白牙一张嘴便命将士为朕效死,所以就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抚恤。</p>
“你们回去之后告诉所有人。</p>
“此战斩一级以上战死者,家中赐田百亩,宅两间,并赐为烈官。”</p>
校场中一些人听到这里略一皱眉,左右交换眼神。</p>
赐田百亩宅两间买一命,虽然确实比原来的抚恤多了不少,但仍不足以让所有人都愿意为你这位少不更事的天子效死吧</p>
而且,烈官是个什么东西</p>
正疑惑间,却见土台上那位披甲戴胄的天子继续厉声道来:</p>
“烈官者,家人全部除去县籍,入籍烈官,赐烈官之牌悬于宅门,以荣耀之!</p>
“烈官之家,直系三代以内免除所有徭役赋税!</p>
“烈官子弟,三代以内,皆可优先选为宫廷宿卫!</p>
“入为宿卫者,皆赐侍官之牌悬于宅门,是为侍官!”</p>
刘禅开出了一张看起来极为可观的空头支票。</p>
众皆哗然。</p>
“陛下,这些可都当真!”</p>
“除去县籍三代以内不服徭役不纳赋税!”</p>
“那什么烈官的子孙后代,往后就不再是民,不再是卒,而是官了”</p>
校场中,本来有部分将校对天子亲征之事颇有微辞,对于接下来这场仗也心存疑虑。</p>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想打仗。</p>
毕竟你天子要是不在,打不过我想退就退了。</p>
可当将台上那位天子大声道出这惊人的抚恤之后,校场中人不论官职大皆已彻底沸腾。</p>
便是校场最前面的傅佥与冯虎这两位统领精锐的校尉都一时心惊。</p>
不管是打了几十年仗的沙场宿将,还是没打过仗不愿打仗甚至害怕打仗的屯戍之将,没有任何人听过如此离谱的抚恤。</p>
之前的抚恤是什么</p>
无功战死者,给口棺材送回家安葬,再给家里免个三两年的赋税徭役已经是极限了。</p>
赐田宅这种事情,确是原本给已有斩获却战死者的抚恤。</p>
但却不可能有除去县籍,免除直系三代徭役赋税这种离谱的待遇。</p>
再加上子孙后代将拥有“官”这个名头,拥有优先入为宫廷宿卫的特别待遇,这已经足以让很多已经半截入土的老卒下定决心,去为这位天子斩首一级而效死了。</p>
校场众将此时感受到了这位天子对于接下来这场仗的决心。</p>
他们只有一个疑虑。</p>
天子真能兑现这些抚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