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尽皆惊愕</p>
五丈塬。</p>
天蒙蒙亮。</p>
一阵急促的脚步与铁甲的窸窣让睡梦中的刘禅瞬间警醒,骤然起身。</p>
“陛下,董侍中来了!”赵广熟悉的声音自木门外传来。</p>
刘禅心里一松,和衣起身推门而出,只见董允在远处等候。</p>
也不急着上前,刘禅先是目光朝北一望,有些疑惑:“安国那里竟一夜无事吗朕以为夜里或凌晨该有一战呢。”</p>
昨日他已嘱咐过董允、邓芝、宗预三人,假若关兴、杨条千余骑真弄出什么大动静,也不许派兵相援。</p>
没办法,渭水胜后,汉军士气空前而魏军士气萎靡完全肉眼可见。</p>
魏军不来相攻反绕路荒野,在绝大多数将士眼中显然就是心生畏惧。</p>
一时之间,汉军将士可谓人人皆有战心,甚至开始有部分人魏寇不过尔尔。</p>
刘禅见此情状开始有些忧虑,不得不要求董允等人,命他们再三告诫将士万不可成为骄兵。</p>
又将部分当众出言视魏军的中基层军官抓到天子行营,严厉训斥一番后又赏了些吃食,命他们回营之后务必嘱咐将士,不得掉以轻心。</p>
如此一来,继昨日认为匈奴未必知晓火牛阵之后,刘禅不得不提出了另一种可能:</p>
毌丘俭、令狐愚可能故意放纵关兴实施所谓火牛阵,以此诱引驻扎在渭北的汉军深入,设伏待之。</p>
然而战事却没有发生,刘禅心思重重向董允走去。</p>
董允见状也向刘禅迎来,二话不便向刘禅递来一块破布,一边递一边急促开口:</p>
“陛下,这是天使魏兴给陛下送来的信!”</p>
看着董允上那块明显沾着血的破布,刘禅一怔:“魏兴怎么了”</p>
朕的神行太保不是死了吧!</p>
赶忙打开血书。</p>
董允并未选择回答天子关于魏兴的问话,只是声色急切地道出血书内容:</p>
“陛下,信上,安国判断在西面虚张声势的魏寇多为民夫,只有股战卒。</p>
“真正的魏寇主力,恐怕这两日便会自渭水南岸奔袭五丈塬,还让陛下务必心浮桥被烧。”</p>
刘禅中血书字迹歪歪扭扭,多有错字,勉强能看出意思。</p>
让他有些心悸的是,这血书显然由两个不同的人一起写就。</p>
“这信怎么回事魏兴呢”刘禅皱起眉头。</p>
这是斜水大败时,他收拾军心遇到的第一个底层卒子。</p>
后面更是在危险与困难中连续且神速地完成数道艰难的使命。</p>
刘禅觉得其人身上大概有几分气运在。</p>
加上其人自述,先前在祁山斩首十二级,甚是英勇。</p>
若积累战功,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他的一员福将。</p>
此刻见到其人递来血书,还是份由两个文盲一并写就的血书,刘禅不得不为之愕然。</p>
董允见天子不忧心魏寇自渭南奔袭,却是再问魏兴,只得无奈作答:</p>
“陛下,魏兴一个时辰前在北面荒野中,猝然撞见我大汉潜伏在暗处的斥候。</p>
“两人见对方都穿着魏寇甲衣,就都主动询问对方口令。</p>
“结果二人皆不能答,便以为对方是魏寇而自己已被发现,双双举弩欲射。</p>
“幸于二人所持皆是元戎弩,开口问话所操又是同乡口音,最后认出原是一什战友。”</p>
“没死”刘禅心中一喜。</p>
董允当即摇头:</p>
“没死。</p>
“他天快亮了,若是亲自出来送信就回不去了。</p>
“于是让伯苗亲兵代为传信,自己返身回了荒野。</p>
“是是要为陛下擒王。”</p>
</p>
“擒王”刘禅再次愕然。“擒什么王”</p>
董允摇摇头:“臣实不知,许是那斥候听错了亦未可知。”</p>
刘禅眉头微皱。</p>
要擒王,那荒野之上确实有一匈奴左贤王。</p>
可是怎么擒</p>
火牛阵</p>
董允却是打断了刘禅的思绪:</p>
“陛下,若魏寇果真自渭南百里奔袭,而非自渭北南渡,是否要将大军提前撤回渭水南岸”</p>
先前众人都以为,前几日大张旗鼓,虚造三四万人马声势的魏寇大概有两万战卒。</p>
结果经关兴这么一提醒,似乎魏军在渭北扎寨的战卒可能还要再少。</p>
董允继续道:</p>
“我大军之所以陈兵渭北,不过是为了分散魏寇兵力,给赵老将军分摊压力。</p>
“今魏寇自渭南来袭,我军目的已然达成,不如引大军退守中洲与渭南,更为稳妥。”</p>
虽已铁索连舟,并将之横在了浮桥上游不远处,连舟与浮桥上也已多做防火,可董允仍有些不安。</p>
这位陛下似乎不想求稳,而是想以此诱杀魏寇。</p>
刘禅思索再三,问道:</p>
“若果真如安国所料,侍中以为会有多少魏寇自渭南奔袭而来”</p>
董允想了想:</p>
“陛下,张郃引五万大军上陇,仅被魏延、王平大败两场,斩首四千上下。</p>
“而其中又有近半是陇右郡卒。</p>
“加上先前与马谡交战,被丞相追击下陇,再损失数千。</p>
“预计张郃下陇后,仍能剩四万多战卒。</p>
“保守估计,留守陈仓一万,又东来护粮一万,被其用来奔袭五丈塬的兵力,应还有两万多。”</p>
两万多。</p>
确实该让渭北人马回援了。</p>
赵广似是想到了什么,神色忽然有些激动:</p>
“陛下,魏寇若果真自渭南奔袭五丈塬,不如命臣率两千精锐,藏入二十里外秦岭密林之中!</p>
“待其与我守军交战,臣再率众出于其后,与陛下西东合围,必能大破贼寇!”</p>
刘禅俯首沉思片刻,觉得赵广所言似乎可行。</p>
张郃想要奇袭成功,必然要乘夜色与薄雾遮蔽视线时来。</p>
否则当他大军甫一出现在五十里外,五丈塬居高临下,一览无余。</p>
既要在夜里奔袭,奔袭的速度又必须快,近百平方公里密林,怎可能处处都去探查,再者,夜里也未必能探查到。</p>
董允神色微动,道:</p>
“陛下,臣以为此计冒险,不可。</p>
“若张郃在十几里外立寨与我对峙,不施此夜袭之策呢</p>
“那辟疆这两千精锐要么饿死山中,要么被魏寇发现,无路可逃。”</p>
刘禅疑惑:“不施此策那他来此做甚而且他轻军前来,必然带不了太多粮草,最多坚持五日,如何能在此安营扎寨”</p>
董允闻言先是看向赵广,其后有些忧心忡忡:</p>
“陛下臣以为,张郃或在围魏救赵,诱赵老将军突围陈仓,来替陛下解围。</p>
“至于粮草,或可命渭北立寨的的魏寇浮水运来,每日四五百石,难度亦不甚大。”</p>
未及董允言罢,刘禅与赵广二人早已相顾而视,尽皆惊愕。</p>
“围魏救赵”刘禅怔怔而言。</p>
“子龙将军岂能中计”</p>
可话刚出口,立时便又想到长坂坡上七进七出的舍命救主,刘禅一时也不敢确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