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汴京诡案手札 > 第6章 林大人这是准备去哪
    夕阳的余晖落在窗沿上,林知夏见完了最后一个举报人。</p>

    罗青看着字条上的人名:“这个周放也要查?那个卖烧饼的老汉的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许这个周青就是不爱吃他家的饼了,这也不能算失踪吧。”</p>

    罗青觉得有点题大作了。</p>

    “这两人相识已经十年了,而且老汉也没要钱。就算真不爱吃了,打个招呼照顾一下生意还是可以的,一年多都不见人有些奇怪,老汉可了,周青在汴京没有亲属。”</p>

    “也许是他不知道!”</p>

    罗青嘟囔了一句,抬头看到林知夏一脸严肃,又连忙拱。</p>

    “我这就去。”</p>

    林知夏低头整理着头上的线索。</p>

    那些举报人见了尸体,没一个敢确定的。</p>

    他们只能先收集失踪者的情况,和禁军有恩怨来往的,再重点排查。</p>

    至于熊耳山那边,有些百姓的话太过离谱。</p>

    有人在山下的水潭里见过一只白蛟,可能白蛟成精出来杀人,专吃头颅。</p>

    还有人,那山里晚上会传出女子的哭声,那里面一定住了个女鬼。</p>

    没有一个正经的目击者。</p>

    听到这些,江成在对面笑的肆无忌惮,一副他早就猜到的样子。</p>

    林知夏懒得跟这个整天都醉醺醺的家伙计较,案子没有进展,她比谁都急。</p>

    尤其是到现在,她都不能确认,那具白骨是不是她哥哥。</p>

    府衙门口有一个面摊,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面摊的幌子。</p>

    林知夏要了碗面,垂眼盯着桌上的油渍,竹筷在指间转了三圈,终是泄气地戳进粗瓷罐里。</p>

    身后街市的喧嚣忽远忽近,像极了她此刻纷乱的心绪。</p>

    “嗒”的一声,一把折扇落进林知夏眼中。</p>

    江成掀袍落座时,裹着浓重的酒气。</p>

    林知夏眼脸未抬,眉心先蹙,不想理他。</p>

    那人却不知讨嫌,拖着长腔开口。</p>

    “这里是汴京,三十贯对这里很多人来,就是几天的饭钱,他们不会为了这点钱而沾染官府,你只能吸引到底层的老赖。”</p>

    店家将面放到林知夏面前,瞟了江成一眼。</p>

    林知夏看着碗中晃动的倒影,那人得意洋洋的眉梢实在是讨厌。</p>

    她从没想过,能从那些达官贵人嘴里捞到线索,毕竟能在这里混出头,哪个不是人精。</p>

    明哲保身才是通用法则。</p>

    “总好过某些人夜夜醉卧温柔乡。”林知夏忍不住怼了回去。</p>

    “一叶障目,看来你也不过如此。”江成冷笑一声。</p>

    “彼此彼此。”</p>

    林知夏咬咬牙,竹筷狠狠戳进面条,溅起的汤正好落在江成玄色袍角。</p>

    “你——”江成正要发作,忽见阿昼抱着案卷匆匆跑来。</p>

    他当即收了怒容,一甩衣角,下颌朝林知夏一扬。</p>

    “你且看好了,何为真章。”</p>

    林知夏默默翻了个白眼。</p>

    江成招呼阿昼过来,一抹橙红色的余晖正好打在他的发间,衬得他的眼睛愈发明亮。</p>

    反之阿昼眉宇间带着丝心翼翼,汗珠顺着颈侧滑进衣领。</p>

    “六个人全活着?”</p>

    江成霍然起身,条凳在青砖上刮出刺耳锐响。</p>

    阿昼默默倒退半步:“嗯,他们都是被主家当作礼物送出去了,任大人家的婢子怀了身子,东城李员外有龙阳之癖,被送出去都是因为长相”</p>

    </p>

    蒸笼腾起的热雾里,林知夏瞧见江成耳后青筋突突直跳,像极了前日樊老剖开尸体时暴起的血管。</p>

    林知夏嘴角不受控地翘起,忽然觉得今日的阳春面格外鲜美。</p>

    “笑什么!”江成恼羞成怒,拍案而起。</p>

    林知夏连忙护住自己的面,抬头间笑意未收回,露出发那双弯弯的眼睛。</p>

    江成神色一顿,哼了一声回衙门了。</p>

    林知夏端着碗坐到了另一桌,抬头却看到了李守安。</p>

    不知道在一旁站了多久。</p>

    麻烦了,哥哥待人接物,再生气面上也是一片和煦,不会像她这样。</p>

    林知夏暗骂自己一声,转头招呼李守安坐。</p>

    “江大人是个好官,只是脾气有些冲。”</p>

    “看来李兄对他的评价颇高。”</p>

    林知夏装出一副不高兴,话不投的样子,只想快点把面吃完回衙门。</p>

    哪知李守安并没有纠结江成的问题,而是提到了另一件事。</p>

    “林兄可知,前晚贡院遭贼了!”</p>

    或许是因为两人是同一届考生,同进过贡院,李守安看到江知文时,就想跟他这个案子。</p>

    林知夏筷子一紧:“贡院,那里有什么可偷的?”</p>

    “我也奇怪!那里又无金银,要最值钱的,就是历届考生的考卷了,你我的也在其中。”</p>

    林知夏喝了口面汤,就准备起身。</p>

    “我去问下孟大人,这事我还真不知道。”</p>

    李守安拉住他。</p>

    “孟大人知道你忙,已经让左巡使去了,我听,他们在墙上发现了一排脚印,还在墙角找到了一只鞋,但丢了什么,贡院的人三缄其口,你奇不奇怪?”</p>

    林知夏脑子一嗡,她可什么都没拿。</p>

    她强装镇定和李守安又聊了几句,才匆匆返回衙门。</p>

    借着查案的借口,她去了证物阁。</p>

    贡院发现的那只鞋果然是自己的,但是只有一只。</p>

    负责此案的左巡使正跟人聊着。</p>

    “你这个贼,会不会是个女的,脚这么。”</p>

    “笨蛋,你见过哪个女人穿这种深色的鞋,没准是个半大子呢!”</p>

    “也是,礼部那边,现在也不知道丢了啥,这事不急。”</p>

    林知夏听的心惊肉跳,此刻她笃定,自己被人跟踪了。</p>

    而且,另一只鞋很有可能就在跟踪者里。</p>

    万幸的是,鞋子是在汴京的摊上买的,并无印记,她只穿了两天。</p>

    她匆匆回到签押房,此时已过了放衙的时间。</p>

    江成还坐在对面,拧着眉,正在纠结晚上那场酒还喝不喝。</p>

    阿昼则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p>

    林知夏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她招来一名衙役,当着江成的面,故意装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附在那衙役耳边话。</p>

    在衙役离去前,还特意拍了拍对方的肩膀。</p>

    “去吧,后面的事有我。”</p>

    衙役有些懵,但还是遵令行事。</p>

    江成在一旁冷眼看着。</p>

    半刻钟后,林知夏起身。</p>

    江成察觉到对方的动作,立即道:“林大人这是准备去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