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清妖 > 第16章 单位来了个年轻人
    第6章单位来了个年轻人</p>

    如愿以偿能到政府办上班的赵安心情,那真是比春还要荡漾。</p>

    也就没时间,否则怎么也要跑瘦西湖弄条船荡一荡双桨,又或跑运河边扯着嗓子大喊努力奋斗,亦或我命由我不由天什么的。</p>

    能不激动么!</p>

    从乡下到税务局再到政府办,他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这调动速度不比坐火箭慢。</p>

    当真是发自肺腑的感谢季师爷对他的提携,也暗自提醒自己到了户房一定要好好工作,加倍表现自己,争取能在户房那里解决自己最关心的编制问题,最好在年底前混成赵秘书,县太爷到哪都能带着他。</p>

    哪怕只是替县太爷拎拎包,开开车门都行。</p>

    因为只有实现这一步,赵安才算是个“人物”,也只有成为个“人物”,他才有资格启动融资这关键的一步。</p>

    要不然放高利的凭什么借钱给他</p>

    倒不是就能直接买官当,而是先朝吏员发起冲击,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实现从吏到官的华丽转变。</p>

    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赵安去克服,但这都是后话,眼面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借调户房这个命运转折点,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打下夯实基础。</p>

    然而等陆书记和季师爷他们走后,赵安却惊讶发现司里竟然没人向他道喜。</p>

    甚至刘楼还以一幅同情的眼神安慰他道:“没事,户房只是借用你一段时间,你还是咱税课司的人,等户房招了人肯定会放你回来的,司里也不可能把你的缺给别人。”</p>

    就连表叔王德发得知表侄被衙门户房借走后,也特意过来安慰自家表侄看开些,他跟丁大使去打个招呼,算房的差事无论如何也要给赵安留着,不可能叫赵安两头落空的。</p>

    直接上司王泰那边也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觉得赵安被户房借走不划算,只木已成舟,他纵是再舍不得放赵安走也没办法。</p>

    这事是人家县尊身边季师爷办的,别他这个算了,就是丁大使那边也不敢得罪季师爷的。</p>

    众人的反应让沉浸在借调成功喜悦当中的赵安着实有些郁闷,虽然前世单位法和现在不一样,可本质都是一样的。</p>

    税课司只是户房的下属执行构,而户房实际是财政局和民政局、国土局的组合体,拥有的权力很大,可谓是县衙的“钱袋子”。</p>

    从赋税征收到财务管理,从土地登记到人口统计,都在户房的职责范围内。</p>

    莫看这个土地登记和人口统计,里面的猫腻多着呢。</p>

    拿一个村的土地丈量来,究竟是一百亩还是一百五十亩,那都是户房的算。</p>

    人丁统计同样如此,瞒报少报那都是钱。</p>

    油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户房的人是直接同县太爷打交道,天天在县太爷面前晃悠,不比在税课司这个二级构来的更有前途</p>

    要知道赵安在税课司都干了三个多月,除了今天见到的那位主薄陆书记,他连县太爷长啥样都不知道,更休提同县太爷有什么工作交结了。</p>

    面都见不着,谈再多也是扯淡。</p>

    刘楼不明白其中道道,赵安还理解,毕竟这子只比他早进税课司半年,而且还他一岁。</p>

    </p>

    表叔王德发和王泰他们也看不出其中的门道和好处,这就让他有点匪夷所思了。</p>

    不过很快就知道问题出在那,是算房管事张全按规矩找他做工作交接谈话时透露的。</p>

    大意用赵安前世话讲,就是甭管你在原单位混的怎么样,到了县衙都是被当作跑腿的杂差使唤,除非是吏员的平调或升迁。</p>

    比如丁正隆这个税课司大使升到六房中的某房当管事,那就是实权在握。</p>

    反之其他人哪怕是王德发这种在税课司干了几十年的,到了户房也是个纯纯新人跑腿。</p>

    这搁谁乐意</p>

    被借调的人工资也是由原先单位继续发放,虽然赵安即将到户房上班,然而户房人员的各种福利、薪资待遇和赵安没有任何关系,谁让赵安的人事薪资关系都在原单位呢。</p>

    光这一点,就足以让不少人对借调望而生怯了。</p>

    同样,税课司这里的“评优评先”活动也和赵安无关,除非丁正隆这个大使特别关照他。</p>

    人丁大使估计不可能太关照他,这么一来赵安在户房“借调”的越久,他在税课司这里失去的就越多。</p>

    弄到最后,不定还得以新人身份重新开始,甚至有可能直接被解雇。</p>

    所以,在王德发、王泰他们眼中,赵安被借调到户房纯纯属于两头不讨好。</p>

    毕竟赵安只是个童生,学历这一块就把他限制的死死的,在户房那边干的再好也不可能转为吏员。</p>

    只在赵安这边却将借调当成改变人生的大事来看,或许,这就是见识的差别。</p>

    “你先踏实去户房做事,例钱仍由司里给你发,到时我叫楼给你送去,省得你来回跑对了,户房那边可能不会给你安排住处,要是有安排你就去住,没安排你就在仁丰里巷子继续住”</p>

    象征性交待一番后,张全便将赵安刚进来时的登记材料取出,放进一个牛皮纸袋子用细绳缠好递给赵安。</p>

    感觉很像后世的档案袋。</p>

    “到了户房你把这个给管事的,人家会给你填。”</p>

    言罢,张全抬头看了眼赵安,“要是在户房做的不顺心,你就跟你表叔一下。”</p>

    赵安先没明白这话什么意思,出来后才明白这是张全在“点”他,意思他要在户房干不下去,就私下请表叔跟丁大使打招呼,通过丁大使出面把赵安要回来。</p>

    好意赵安领了,却是不想再回税课司这个没前途的单位,回到算房跟王泰及一众算打了招呼便去县衙报到,出大门时还特意到门房跟吴老二告个别。</p>

    吴老二噢了几声没什么,只让赵安有时间回来跟他喝两盅。</p>

    赵安笑着应了,拿着自己的档案袋直奔县衙而去。</p>

    到了户房,上次见到的张管事替赵安办的入职续,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在赵安的档案黄纸上用毛笔写了一行字——“乾隆五十五年六月,甘泉县户房借用管账事。暂。”</p>

    然后拿起户房的公章在上面盖了个印。</p>

    这就是履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