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本来是不信徐辉祖的。</p>
他觉得徐辉祖和朱高煦这样的行为,就已经是联合在一起了。</p>
可是看到另外那几位出来作证的人员。</p>
胡广相信了。</p>
常家,祖上常遇春,他们家可谓忠良。</p>
郭家,郭英在洪武朝大清洗中,都能安稳的家族,连太祖皇帝都信任的人,他没有理由不信。</p>
还有另外几个文臣,都是朝中鼎鼎有名的人物,就连内阁杨士奇的儿子都在其中。</p>
这么庞大的阵容见证下,由不得胡广不信了。</p>
胡广都相信了,那些如墙头草一般的朝中文武官员,那就更加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p>
只是觉得如果真有遗诏,大可以直接就先回来宣旨。</p>
何必要等着灵柩回京,才召集大家,又何必要秘不发丧呢?</p>
细想之下,还是有些不合于礼法的。</p>
有些诡异的。</p>
而此时,那些朱棣身边的近臣,都不由自主地偷偷看向了朱棣。</p>
却都接收到朱棣否认的信息。</p>
姚广孝、庞林、樊忠等人可就明白了。</p>
这就十分清楚了。</p>
看来汉王朱高煦已经和魏国公徐辉祖勾结在了一起,如今的朝堂之上他们已经胜券在握。</p>
此刻,正在假传圣旨。</p>
那么太子殿下或许已经被他们给杀了?</p>
樊忠是忠心之人,明白了这层道理,他十分恼怒,眼看就要站出来澄清。</p>
却见朱棣并没有任何指示,他也不能把朱棣抬出来。</p>
只得是慢慢地退了下来。</p>
但眼中的火还是在燃烧,死死盯着徐辉祖和朱高煦。</p>
势要将这些乱臣贼子亲自刃才肯罢休。</p>
这是一个好会。</p>
对于朱棣来,他还难得可以这样近距离了解这些官员的心思。</p>
如今他倒是可以看看这些里面,哪些人是忠,哪些人是奸。</p>
这件事情细细想一想还是有点问题的。</p>
可是朱棣却发现,这些朝中大臣们,愿意去怀疑的,根本就不足一成。</p>
有一些显然是朱高煦那边的人。</p>
还有一些则是顾头顾尾的彻底没有骨气的,中间派。</p>
真是这样一看,才知道哪些人可用啊。</p>
朱棣对于自己假死这个决策,甚是满意。</p>
不过,眼下的人群之中,显然是很多人都已经选择了相信朱高煦了。</p>
这些人为了自己背后的利益,为了朱高煦对于他们的承诺。</p>
竟然敢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妄图混淆视听,扶持他们心目中的皇帝,扶持对他们有利的皇帝。</p>
这个事情和秦始皇的遭遇多么的相似啊。</p>
秦始皇明明已经下诏让扶苏继位,却被赵高伙同李斯篡了皇帝位还杀了扶苏。</p>
现在这朱高煦是不是也想在大明上演这么一出啊?</p>
朕明明就没有下达废太子的诏书,也没有要立新太子。</p>
他们就敢假传圣旨?</p>
那么这么起来,太子朱高炽的生死也已经掌握在他的里了吧!</p>
朱棣看着这个让他十分满意的二儿子朱高煦。</p>
他不知道多少次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他。</p>
就算是他们三兄弟在一起的时候,朱棣也都是毫不吝啬地夸奖他。</p>
而如今他却敢假传圣旨,勾结群臣,构陷太子。</p>
如此行径实在是罪大恶极。</p>
哪怕自己再不喜欢朱高炽,那也是亲儿子,作为父亲的也不想看到自己的骨肉相残。</p>
朱棣看着朱高煦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他眼神变得冰冷无比。</p>
怪自己瞎了眼睛,没有看出朱高煦居然是如此的无耻人。</p>
在朱棣的心中,朱高煦已经不可能再得宠了,即便是他有意换太子,也不会考虑一个目无法度,毫无底线,会对骨肉亲人下的人。</p>
他朱高煦不可能有继承大统的资格了。</p>
朱棣心中有数。</p>
他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下定了决心就不会轻易改变。</p>
现在,他就等着场面真正到了关键点的时候,他就直接出面,公布他的身份和考验。。</p>
哪怕是朱高煦的亲兵要背水一战,他也会派兵毫不留情的将其镇压。</p>
从而让朱高煦为今天的行为付出代价。</p>
徐辉祖知道这些讨论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没有人出言制止或者跳出来质问,就证明可以瞒住了。</p>
于是,他拿出了两份圣旨,打开其中一份,高声了起来。</p>
</p>
“诸位静一静,现在就由我来宣读废太子诏书!”</p>
一听这话,百官的确是被镇住了,纷纷停止了讨论,安静下来。</p>
徐辉祖表情十分庄重严肃,颇像那么一回事一样。</p>
恭恭敬敬地展开诏书,读了起来。</p>
“太子失德,朕心甚忧”</p>
随着他的声音在朝堂的每一个角落回响,内容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敲在了百官的心中。</p>
等到徐辉祖将此诏书宣读完毕,胡广已经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怒火了。</p>
他干脆直接从队伍里面出来,朝着徐辉祖就猛地用头冲撞过去。</p>
这一情况发展得太快也太突然,即便是武艺不错的徐辉祖也没有反应过来。</p>
旁边的朱高煦在一阵喜悦之中,也没有来得及应对这等变化。</p>
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这么一招。</p>
徐辉祖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撞,让他连退了好几步,差点把早上的饭给吐出来。</p>
不过,他毕竟是武将出身,身子骨好得很,这胡广一个老头子有多少力道。</p>
朱高煦伸出一拉,就将徐辉祖给拉了过来。</p>
胡广自己则是倒在了地上,十分狼狈。</p>
胡广干脆坐在了地上,指着徐辉祖就大骂。</p>
“徐辉祖啊徐辉祖,你们徐家一世英名就要毁在你上了。</p>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p>
假传圣旨可是要诛九族的!</p>
太子殿下一向安分守己,不曾有什么过失错误,这么多年来,大明屡屡进行北伐战斗,陛下御驾亲征也是好几次,朝中大事务皆是太子主管。</p>
不仅朝中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就是前线的军中也没有出现粮草不济的情况。</p>
面对如此情况,即便是太子在个人作风上面有些不对的地方,这也不影响大体啊。</p>
陛下又怎么会在灵前废太子呢?</p>
难道陛下不知道灵前废太子容易引起兄弟残杀吗?</p>
陛下愿意看到骨肉相残,还是尔等假传圣旨,这不就一目了然了吗?</p>
你们这是在逼宫造反,你们还把罪责推在陛下头上,让天下骂陛下昏庸吗?</p>
尔等狂徒,敢陷陛下于不义,就不怕遭到天罚吗?”</p>
胡广骂的畅快淋漓,浑身就像是要燃起火来一样。</p>
许多官员也被骂醒,觉得胡广所言有道理。</p>
徐辉祖的二弟三弟,听到诛九族几个字也是吓得头上冒汗。</p>
朱棣及他的身边近臣,对于胡广的表现倒是十分满意。</p>
真可谓是危难时期见忠臣啊。</p>
然而,听到胡广如此激烈的语言,徐辉祖和朱高煦一点都不慌。</p>
徐辉祖整了整衣裳,依然是态度平静的缓缓道:“胡大人,你有所怀疑我能够理解。</p>
可是你有什么具体的证据吗?</p>
大家也都知道,我徐辉祖作为大明皇亲,做事都是向着大明。</p>
怎么会出现你的那种事情呢?</p>
胡大人不要激动,还请听完另一份遗诏,再做打算吧!”</p>
胡广听完,对于徐辉祖的敌意丝毫未减。</p>
但他也清楚在这种事情上,猜测可以,没有绝对的证据是没有办法推翻他们的。</p>
除非是陛下能够亲自出来作证。</p>
但现在陛下已经驾崩了,哪里能够来作证呢?</p>
不过,这背后之人,一定就是得利益之人,弄清楚这背后之人,才能再想应对的办法。</p>
徐辉祖也不再理会胡广。</p>
他面向众臣,再次展开另一份立新太子的诏书。</p>
现在陛下驾崩这个新太子也就相当于新君了。</p>
朱高煦在一旁面色红润,春风得意,眼中的激动溢于言表。</p>
徐辉祖神色庄严地一字一句,重重地念道:“立赵王朱高燧为皇太子,昔者尧舜”</p>
朱高煦都正准备招呼群臣,接受大家的祝贺了。</p>
却听到了几个熟悉又陌生的字。</p>
赵王?</p>
朱高燧?</p>
朱高煦的脸瞬间变得铁青。</p>
他瞪大了眼睛,抢过徐辉祖里的圣旨。</p>
嘴唇不住颤抖,指着徐辉祖半晌不出话来。</p>
这不是他和徐辉祖商量好的那份遗诏啊。</p>
可是他现在不敢出来,如果了,那不就是证明他们就是假传圣旨了吗?</p>
而且,在所有人的眼中,都看得出来朱高煦和徐辉祖是一起的,他也是证明了圣旨的真实性的。</p>
他是这一份遗诏的见证者。</p>
他推翻徐辉祖念的圣旨,就是推翻自己,那么就会将这一船人全部拉下水,大家一起同归于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