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热闹,已经成为了未来几天整个长安城的谈资。</p>
不管是太极宫的李渊或者是长孙皇后也都得到了李承乾上朝闹了一通的事情。</p>
特别是长孙皇后,本来听内侍过来禀报李承乾上朝大闹,还打算赶过去处理。只是走到了一半的时候,碰到了贴身侍女红秀。</p>
“拜见皇后殿下。”</p>
长孙皇后看见红秀,就眉头紧皱的慌张问道:“红秀,承乾怎么样了?是不是被陛下惩罚了?”</p>
“回禀殿下,并没有。”红秀脸色有些古怪,开始解释李承乾的骚操作。</p>
上朝时她可一直都在外面,看见里面戏剧性的转折,感觉有些魔幻。</p>
特别是李承乾披头散发的样子,把长孙皇后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儿子疯子。</p>
最后听完整个过程,长孙皇后是又好笑又好气。</p>
想到了什么,她开始摇头叹息。</p>
红秀不解:“殿下,太子殿下不是已经找到两位好老师了吗?您怎么还一脸惋惜呢?”</p>
“唉。”</p>
长孙皇后看了眼崇教殿的方向,摇摇头便往自己寝宫方向回去了:“红秀你不懂,承乾是找了两个好老师,不管是魏仆射或者李将军都是非常好的老师,可李纲呢?”</p>
“这”红秀愣住了。</p>
对啊,经过今天上朝一闹,李纲以后怎么在长安待下去。</p>
果不其然。</p>
下午李承乾让王泉准备了拜师礼出了东宫。</p>
年近八旬的李纲就匆匆的跑到了东宫面见李世民。</p>
一听李纲来了,李世民整个人眉头皱了起来。</p>
本来感到欣慰的情绪,瞬间又开始暴怒起来,在原地来回踱步骂道:“逆子,逆子,真是逆子啊。”</p>
刚才上朝的时候,李世民已经把李纲的事情给忘记了。</p>
主要是李承乾的那些话属实让他这个老父亲看到了未来储君的希望,高兴过头,都忘记了李纲这位大儒以后该怎么出去见人。</p>
张阿难看李世民发愁,便声出主意道:“陛下,太子还,应当归属皇后殿下管,这件事臣看还是让皇后殿下出面的比较好。”</p>
闻言的李世民,回过头眼睛里都出现了亮光,随即嘴角上翘。</p>
“对啊,太子还未及冠,那就是归观音婢管。”</p>
紧接着李世民对张阿难挥了挥道:“快去把观音婢请来。”</p>
“是。”</p>
两刻钟后。</p>
长孙皇后被邀请到了崇教殿,走进去就发现李世民坐在主位唉声叹气。</p>
而下首是李纲年近八旬趴伏在地上的身体。</p>
隐隐约约还有哭泣的声音。</p>
“陛下老臣在长安是待不下去了,还望能够告老还乡,了此半生。”告老还乡也是的好听,真要同意李纲告老还乡,恐怕外面传的就是请人家当老师,还人家克太子,最后把人家赶出长安。</p>
听见这话,长孙皇后也是吓了一跳。</p>
来的时候她已经做好准备,知道李世民肯定没法对付,这才会让她来。</p>
没想到的是一来就听见李纲要返乡。</p>
如果是平时,这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是今日闹了这么一出,再传出去李纲返乡的消息。</p>
这不是妥妥在打李世民的脸吗?</p>
打李氏皇族的脸吗?</p>
以后还有哪个大儒敢为李唐江山,为李世民效力?</p>
“皇后,你来啦。”李世民看见长孙皇后眼前一亮,立马起身就过去拉起了对方的。</p>
趴伏在地上的李纲耳朵动了动。</p>
听见长孙皇后来了,他整个人都紧张了一下。</p>
早就在做隐太子少师的时候,李纲就领教过长孙皇后的厉害,能够在隐太子眼皮子底下拉拢后宫,专门给李世民处理一些棘的事情。</p>
因为李世民天性不怎么会和人相处,所以很多之前天策府的人都是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在维稳。</p>
原本李纲就是想逼着李世民答应自己的请求,实在没脸在长安待下去了,哪怕知道这是在打李世民的脸,也不得不这么做。</p>
可现在长孙皇后来了,李纲瞬间感觉希望渺茫了,非常的棘。</p>
地上的李纲年纪已经很大了,按照辈分来,让整个大唐的人称之为老师都不为过,只是今日这出闹剧,名声全毁了。</p>
</p>
“李师快快请起,您这是作甚。”长孙皇后缓步走到了李纲身边,就要去搀扶。</p>
别看李纲七老八十,但身体还有把子力气,不管长孙皇后如何拉扯,他就是不起来。</p>
好像是不让他返乡,他就要跪死在李世民面前一样。</p>
这让李世民非常的头疼。</p>
按常理像李纲这样既没有官职,而且早就跟李渊请辞过的人,返乡并不需要来通知皇帝。</p>
可玄武门发生之前,李纲还是太子少保。虽然隐太子是不在了,但是这个名头李世民依旧保留着,并没有特意的免除,也是为了以后能让李纲继续为朝廷效力。</p>
李承乾要是看见李纲是七老八十的老头,绝对要怼着李世民的脸骂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人家都一大把岁数了还不让人家消停安享晚年。</p>
实在拉不起来李纲的长孙皇后柳眉倒竖,语气有些严肃:“李师,您可想过您的儿子?您告老还乡,您儿子在长安能够待的下去吗?”</p>
李纲早就想过这些问题,不然也不会来找李世民。</p>
“皇后殿下,臣已经想好了,臣只要告老还乡,吾儿会随臣一起回老家,哪怕做个私塾先生,也好过留在长安。”</p>
想到那些人的蔑视和嘲讽,李纲已经管不了子孙的前途了。</p>
就算是自己儿子孙子留在长安,恐怕也不会得到什么重用。最主要在儒家一派,自己子孙肯定不会有出头之日。</p>
这样还不如早早的远离,还能够一生平安。</p>
李世民瞳孔微缩,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连自己子孙的前途都不要了。</p>
看来事情发展的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p>
谣言能够害死人啊。</p>
要是他李世民站在李纲的位置想一想,似乎也能想通。</p>
李承乾在朝上就差指着李纲鼻子是他害死两个太子的,如此一来还有谁敢亲近李纲。</p>
本来就是一些有封建思想的人,李纲都能害死两个太子,肯定是命中带煞,亲近即死那种。</p>
嘶!</p>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同时想到了这一点,内心倒吸了一口冷气。</p>
可他们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p>
什么鬼神之论肯定不信,要不然李世民打天下杀了那么多人,有人要索命的话,李世民早就坟头草三尺高了。</p>
但眼前李纲这件事,属实棘。</p>
长孙皇后也是叹息一声:“李师,这件事是太子的错,不知如何你才能留在长安?”</p>
这已经是一位皇后的哀求了。</p>
实在没法了,皇室的颜面,丈夫的名声,儿子的教育。</p>
她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到。</p>
逼不得已之时,也不是不能用强硬的段把李纲留在长安。</p>
李纲听着长孙皇后哀求的话,也是重重叹息一声,抬起头看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双浑浊的老眼中满是悲伤。</p>
看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些于心不忍了。</p>
“陛下,皇后殿下,老臣冤枉啊。”李纲彻底痛哭出声。</p>
李世民再也忍不下去了,一甩袖子就对门外喊了一声:“去把那个逆子给朕找过来,李师乃是大唐柱国,真是岂有此理。”</p>
跪伏在地上的李纲声泪俱下,心里却已经开始谩骂李世民了。</p>
李二啊李二,现在你知道老夫是柱国了,老夫可听在朝上你是一言不发。</p>
还认为老夫是天煞孤星专克太子呢。</p>
门外的张阿难打听了一下,边走进殿内拱道:“陛下,太子殿下已经带着拜师礼出宫去魏仆射和李将军的府上了。”</p>
“哼。”</p>
李世民也是无可奈何。</p>
拜师可是大事,更何况李承乾是太子,总不能把李承乾半路上抓回来吧?</p>
到时候魏征和李靖会怎么想?</p>
特别是魏征,听见这两个字,李世民不自觉的脖子就是一缩。</p>
没办法,太能喷了。</p>
要是太子在送拜师礼的路上被李世民抓回来,第二天魏征绝对要喷的李世民体无完肤。</p>
最主要你还嘴,魏征要是不过,认死理的要撞柱子。</p>
这才是让李世民最头疼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