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他发笑“沈会元,那我就不客气了啊</p>
二皇子?!</p>
这是道炎替她胡诌的靠山,程彻臆想的阿兄,肃王宋屿,她竟然以为是御前侍卫。</p>
沈清赶紧叩拜:“参见肃王殿下。”</p>
一路跑过来的曲公公喘着气道:“二殿下,你怎么往偏门进来了那门下是新当差的,有眼不识泰山,见您没穿亲王服,冲撞了您,我已掌了嘴,替他向您赔个不是。”</p>
沈清擡眼觑了觑满头大汗的曲公公,原来他要接的尊贵之人是肃王。也不怪道她一开始认错,连宫中的差使都差点认不出来。</p>
人靠衣装马靠鞍,这宫中不看人长如何,你的穿着就是信物。</p>
宋屿挥了挥,温煦道:“免了,既是新来的,好好调教着便是。”又扶了把沈清,“地上凉,都起身吧。”</p>
这场乌龙方落下帷幕。</p>
许是多久没回家的缘故,攒留了过多的表达欲望想要倾诉,沈清发现宋屿这人完全不似外表般冷漠,他很是话痨,和曲公公从外疆的山川河脉,又谈到皇上的吃穿住行,最后过渡到自己身上因打仗晒黑了不少,询问后宫嫔妃有没有好用的防晒用品。</p>
沈清跟在后头,耳根子被家长里短塞了一路,她一开始还对这位面冷的肃王还有点敬畏,现下看来是自己多心了,倒是个心热的主,暗忖道,这性子不愧是和四皇子宋徽一个母胎出来的呀。</p>
但他刚刚那句“看到我,你没想起什么吗?”又是何意,难道冒任阿兄之事被知道了?</p>
“沈会元。”</p>
沈清还没想明白事情,猛然听到自己被叫到,心头一颤。</p>
其实知道也无碍,反正程彻已经知道她是女儿身,道炎那次出去只是给哥哥送梨花白去了,无意看到女尸一时好心报了官,这二皇子只是当时道炎临时瞎扯误入的靠山,现下都可以跟程彻解释得通。</p>
但此事应只有她,道炎,程彻三人知,这刚进城的二皇子应该尚未清楚。</p>
沈清稳了稳自己的心绪走上前:“二殿下,何事?”看看他要什么。</p>
宋屿含笑问道:“沈会元皮肤看着很是白皙,可是用了何脂粉?”</p>
沈清没料到竟是如此的问题,她清咳了几声:“二殿下笑了,沈某又并非女子,用胭脂俗粉作甚?这是天生的。”</p>
宋屿哑笑,眉目舒展。</p>
还没到立夏,集英殿的帐帘还未撤,沈清和二殿下在门外候着,等着通传。阳光打在门前的浮雕云龙纹御路上,金光闪闪,似是给龙添了金鳞,好似真能腾云驾雾般游动,任何魑魅,在这里被皇威一照,都能被打回原型。</p>
饶是话多的人,此刻也在身边禁了言,但他的眼睛倒没闲着,总盯着她看干嘛,沈清被看得不自在,侧了侧身。</p>
很快松吕呵着腰从帘下出来,永靖帝叫进,传完话,便垂着头,擡着,毕恭毕敬地撑着帘。</p>
阳光倒是先从帘下溜了进去,透出殿内的一角细缦方砖,沈清比,示意二皇子先走。</p>
宋屿俯身低语:“天大地大,考生最大,读书人优先。”</p>
这于理不合,沈清执意让肃王先进。</p>
宋屿见拗不过她,右搭过了她的肩,强行一起踏进了殿。</p>
程彻擡眼,一团雅青撞进心底,嘴角还没来得及往上扬,肩上的那只也一同扎进了眼里。难怪她不乐意做御史夫人,原来是早已另有良人。可她为何还在梦中唤他子由?不过想想也正常,宋徽不也叫他子由吗?就是一个称谓罢了,无甚特别,是他自己会错了意,程彻心中一阵泛酸。</p>
沈清对宋屿的做法始料未及,跨过门槛后慌忙躲避。在场的众人皆疑,二皇子何时和这位新进贡士关系如此之好了?</p>
“儿臣叩见父皇。”</p>
“沈影叩见父皇。”</p>
永靖帝从龙座上满脸悦色地下来,扶起宋屿,道:“都起身吧。”</p>
</p>
沈清退到贡士一侧,擡头瞥了一眼,才发现宋屿和皇上长得如此肖像,剑眉冷目,但笑起来却是春意柔光,看来宋屿这长相是随了皇上,宋徽应是随了静妃。</p>
“我的好儿,不是还有半个月才到吗?怎么脚程如此之快?”皇上拍了拍宋屿,语气中掩不住的高兴。</p>
“禀父皇,儿臣听闻会试提前,为了不错过新任状元郎的诞生,特意紧赶慢赶,总算在殿前御试到了。”</p>
永靖帝很是欣慰:“我儿有心了。广罗英才是国之大事,你来的刚好,考生都已到齐,殿试之题,就由你出吧。”</p>
众人惊愕,议论纷纷。饶是第一次进入官场的沈清也被诧异到,这殿试的考题,向来都是翰林院预拟,皇上选定,现在竟全部打破,由二皇子当场出题,这已是僭越,行天子之道了,看来永靖帝对二皇子很是器重。</p>
宋屿摆了摆,笑道:“父皇高看我了。我乃一介武夫,出殿试题恐为天下人耻笑。”</p>
皇上抓着宋徽双道:“我儿过谦了,这几个皇子中数t你才学最出众,何况你是在为天下人守护江山啊,谁敢笑话你?”</p>
沈清略擡了擡头,对面一人身着杏黄龙纹衣袍,面色铁青,袍下的双握着拳,青筋爆出,这应该就是太子宋历吧。</p>
再往边上看,就是笑意盈盈看着自己兄长和父皇正在上演父子情深筹码的宋徽。</p>
头稍偏转,再看过去,沈清顿时感觉自己被冷霜醒了骨。冰雪凝眼,雾气罩脚,在这春意盎然的好时节里,在这情意绵绵的殿堂内,沈清要被程彻的眼神冻成冰雕。</p>
不知他又经历了何事,但看这神情应是在为一事困扰。她鼓了鼓自己的腮,对程彻挑了挑眼,想让他舒展舒展那快打成麻花结的眉头。</p>
程彻果然寒意退却,他本想日后再不搭理沈清,反正她现下有了二皇子这个大腿,有他无他,又有什么差别。但眼前的人实在太可爱了,他的气立马就消了,他面对她,纵使如此的无可奈何,却又甘于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鼓着的腮像林间正在啃松果的松鼠,如果四下无人,他倒很想去戳戳那粉嫩的面颊,感肯定很弹软。</p>
越想越有意思,竟忍不住笑出了声。</p>
众人皆从父子情深辗转看向程彻,这素来以冷酷无情闻名的御史大夫竟在御前傻乐,这比二皇子出殿试题还令人震惊。</p>
程彻自知失礼,在御前发笑是大不敬,会掉脑袋的。</p>
果然皇上前一秒还笑意浓浓,瞬时就丢了个寒光过去,程彻上前附议道:“臣觉得皇上此提议甚好,才如此乐怀。二皇子刚击退阿史那家族,获得漠北一战的胜利,重重的打击了突厥汗国,在我朝百姓中甚有威望,但之前战事吃紧,连饥民都被拉去打仗,在文人墨客心中,我朝现在过于重武轻文。”</p>
“不妨趁此良,添一把火,由肃王出题,让天下文士看,朝中素来对文武不偏不倚,连名扬四海的二皇子都如此重视文科,他们更是会发奋图强。届时,朝中能人必将会越来越多,臣一想到如此,就十分高兴,在这提前恭祝皇上广结英才。”</p>
这为了一笑,竟能逼得寡言的程彻了这么一大通阿谀奉承之话,也是实属不易,沈清向上牵了牵唇角,谁他铁面无私?这起好话来,不也是熨熨帖贴的么。细细想来,得倒也有道理,帝王之术,不就平衡之术吗?平衡朝中权势,平衡文武分量,不寒了武将的心,也得让文客满意。</p>
皇上龙颜大悦:“果然是我朝首位的三元进士,看到的就是比别人远的多,甚好甚好。”</p>
杨首辅上前一步道:“皇上,程大人得是很好听,可这殿试考题已被印好,如果现场出题,考卷就得作废。其次,当庭出题,这第一位答题者最是吃亏,准备的时间是最不充沛的,何来公平一?”</p>
宋徽道:“杨首辅过于忧心了。父皇,您看这样可好?答题顺序就由会试的名次进行,榜首最先答题,既是会元,才情学识势必比旁人出众。日后他们到了官场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突发的难题,倒可以考察考察他们处事的能力。”</p>
这真是往火坑里推的好兄弟啊,人家第一名都是各种特权,怎么到她这的第一名,还要第一个答题。</p>
她其实有一法,就是让大家依照会试排名依次进入,让二皇子每次一下考题,这样对于每个考生的时间就是一样的,只是不知道,这话唠,愿不愿意将同样的考题上八遍不愿意的话,写下也行。</p>
正胡思乱想之际,那好兄弟继续道:“为了更添趣味,答题者需在七步之内想出解法,父皇,您看如何?”</p>
皇上坐回龙椅,拿镇尺往案桌上一拍:“不错不错,四皇子素来是个最会玩的,此次玩到点子上了,就照这样做吧。二皇子,你看如何?”</p>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就意味着沈清得在肃王话毕后,七步内想到话术,这般难度的殿题乃是闻所未闻。沈清真想把前几天结拜的梨花白给吐出来,她要很大声不愿意。</p>
宋屿颌首:“我看甚好。”</p>
皇上理了理自己的龙袍,正色道:“那就请本初出题吧。”</p>
本初应是二皇子的表字,这皇上对宋屿还真不是一般的宠溺,在大殿之上,直呼字,难怪之前的曲公公如临大敌,忙不叠丢下她,去迎尊贵之躯,这宫中之人最会趋炎附势。</p>
在沈清心里,这般的字只有亲近之人才能轻唤。</p>
宋屿双负背,信步走到沈清面前,眼波流转,含笑道:“沈会元,那我就不客气了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