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是不是听错了?你要拜他为师?你可是堂堂吴王,皇上的亲孙,高贵无比,竟然想拜一个落魄的读书人为师?”</p>
“你觉得我在开玩笑吗?”朱允熥道,“行了,快叫人带我去地牢,把人放出来。”</p>
</p>
开国公府的地牢并不稀奇。</p>
在当时,多数武将和贵族家里都会有这样的地方。</p>
当朱允熥踏入地牢时,看见一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男子,身穿粗布**,正拿着一本书,在从上方窗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下专注地阅读。</p>
即便听到脚步声,他也未曾回头。</p>
朱允熥暗暗点头,心中赞赏。</p>
不愧能在内阁担任辅臣四十载的人。</p>
年纪轻轻,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沉稳心态。</p>
身处这等境地,依旧泰然自若,悠闲地看书。</p>
别和他同龄的年轻人,就算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被关在这里,也很少有人能如此镇定自若。</p>
朱允熥打开牢门,走了进去。</p>
杨士奇这才放下书本,看向他,疑惑地问:“你不是来送饭的?”</p>
朱允熥笑着摇头,问道:“你被关在这里,难道不焦虑吗?怎么还能专心看书呢?”</p>
杨士奇笑道:“如果焦虑能让我出去,我一定会焦急万分的。”</p>
“反复思索,我也摸不清为何会被带到此处,更遑论如何脱身。”</p>
“既然如此,焦虑又有何益?”</p>
“不如沉下心来,专心读书。”</p>
“等他们决定审问我的时候,事情的来龙去脉自然明晰,那时再想对策也不迟。”</p>
朱允熥问:“你困于牢中,难道不担忧从此再难脱身,不害怕自身安危吗?”</p>
“思虑过多无用。”杨士奇道,“既然无力扭转,再多念头不过是虚妄,徒耗心力罢了。”</p>
“若此生注定不得自由,也是天意使然,还能什么呢?”</p>
朱允熥击掌夸道:“杨先生果然具备宰辅之才,心境如此笃定,实属难得。”</p>
“换了常人,纵然明白这个道理,在亲身面对时也难以平静如水。”</p>
---</p>
杨士奇面上惊诧一闪即逝。</p>
自听惯别人的赞赏之词。</p>
毕竟,人人都爱听好话。</p>
然而,有人直言称自己有宰辅之才,却是头一遭。</p>
尤其对方还是一个不过十来岁的少年。</p>
不禁脸颊微红,笑着道:“兄台过奖了,我只是个落第书生,怎配得上‘宰辅之才’这四个字。”</p>
“我你有,那就一定有。”</p>
朱允熥在他对面落座,又嘱咐身后侍从:“去拿些酒菜来,我要与杨先生畅饮畅谈。”</p>
既已身处牢房,索性就在原地聊聊。</p>
相比外面,此处交谈更为隐秘,不用担心隔墙有耳,被人**。</p>
杨士奇神色更加复杂。</p>
如此年轻的少年,下人却对他毕恭毕敬。</p>
若是自家公子这般,或许还能理解。</p>
可这半大的孩子,主家怎会任其放肆?</p>
喝了几杯后,他问道:“请问兄台高姓大名?”</p>
“姓朱,名允熥!”</p>
“你你是吴王殿下?”</p>
天下间绝不会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名字。</p>
因为若有人取了与皇孙相同的名字,那是要被斩首的。</p>
即便偏远乡村里偶尔有人不知情取了这样的名字,也不会来到这种地方。</p>
“啪”的一声。</p>
杨士奇里的书掉在地上。</p>
他忙脚乱地跪下道:“草民杨士奇,叩见吴王殿下!”</p>
“哈哈哈!”朱允熥将他拉起,“杨先生不必如此多礼,请起身吧。”</p>
杨士奇顺势站起,依旧满脸惊愕与忐忑。</p>
即使在牢中时不曾慌乱,但突然听到吴王之名,还是令他大吃一惊。</p>
毕竟,杨士奇从未想过,以他的身份,能够面见吴王。</p>
更没想到是在这样一个不知名的地方。</p>
“吴王殿下为何要将我拘于此地?”</p>
一番客套后,杨士奇便开口询问。</p>
他并非不急,也不是不在意自己的处境。</p>
只是在无计可施之时,能够很好地安定心神,不去胡思乱想。</p>
这完全依赖于他高深的修养功夫。</p>
此刻得知朱允熥的身份,立刻思绪活跃,想要探明缘由。</p>
“此事来惭愧!”</p>
朱允熥道:“本王听杨先生才华出众,便告知本王的舅舅开国公,让他替本王找你过来。”</p>
“不料,他误以为本王与你有仇,探知你的行踪后,便将你抓到这里,关进这牢房。”</p>
“起来,全是误会一场。”</p>
“让杨先生受惊,本王心中甚是不安,特此向先生赔罪!”</p>
完,朱允熥深深一拜。</p>
杨士奇张了张口,却没发出声音,脸上震惊之色更深,丝毫不亚于刚听到他名字那一刻。</p>
他并不知晓这里是开国公府的牢房。</p>
当时那些人来捉他时,并未表明身份。</p>
直接用黑布罩住他的头,蒙住双眼,将他带至此处。</p>
此时听朱允熥讲述,才明白事情的始末。</p>
自始至终,不过是一场误会。</p>
他急忙扶起朱允熥,道:“吴王殿下言重了!”</p>
“既然是误会,澄清就好!”</p>
完,长舒一口气。</p>
无缘无故被关在地牢里,若完全不担忧,那是假的。</p>
不过凭借深厚的修养功夫得以平复。</p>
如今弄清原委,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p>
</p>
随即,杨士奇又问:“吴王殿下可曾听过草民的名字?”</p>
他不过是个秀才,连举人都未考中。</p>
未曾拜师于大儒门下,也未写过广为流传、众人称颂的佳作,在士人间并无多大名气。</p>
吴王地位尊崇,怎会知晓我的名号?</p>
朱允熥命下人退出,守在门外,以防有人打扰。</p>
他这才笑着道:</p>
"倘若我告知你,因为我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得知你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显赫声名,你会信吗?</p>
"</p>
杨士奇笑着回应:</p>
"吴王殿下真是爱开玩笑!</p>
"</p>
朱允熥大笑:</p>
"你看,我了你也不信。那想必你会认为我是做梦时得仙人托梦,才知晓你的名字?</p>
"</p>
"我杨某人是读书人,不信怪力乱神之事。</p>
"</p>
杨士奇道:</p>
"实则是我失礼了,殿下既然不愿透露,我就不该多问。</p>
"</p>
朱允熥收起笑意,严肃地:</p>
"假若我真的能预见某些未来的重大事件,那又如何?</p>
"</p>
杨士奇向着皇宫方向拱行礼,道:</p>
"当今圣上,并非信奉虚无缥缈神仙之人,更不像秦皇汉武那样追求长生不老之术。</p>
"</p>
"我听,曾有一位名声颇大的相士为圣上算命,圣上问他寿命几何?</p>
"</p>
"那位相士故弄玄虚地回答,圣上的寿命不过比他多活一天。</p>
"</p>
"他原以为这样**让圣上有所顾忌。</p>
"</p>
"却没想到,圣上立刻下令将其处决。</p>
"</p>
朱允熥微微点头,对此事也略有所闻。</p>
老朱的性格确实独树一帜。</p>
普通人遇到这种事,大多会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p>
毕竟,信了也没什么损失。</p>
而且不信的话,可能要承受一点风险。</p>
更何况,对方还是很有名的相士啊!</p>
很多人都他算得很准。</p>
杨士奇继续道:</p>
"若殿下真的去告诉圣上自己知晓未来之事,依圣上的性格,殿下要是错了,也就罢了,圣上顶多责备几句,怪殿下不该迷信怪力乱神之事,胡言乱语。</p>
"</p>
"但若殿下侥幸中了,恐怕圣上就会详细盘问殿下一番,逼迫殿下交代到底做了哪些大逆不道的事!</p>
"</p>
"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凭殿下的聪明才智,自然无需我多言。</p>
"</p>
朱允熥愣了一下,不禁露出苦笑。</p>
刚才这些话看似随口而出。</p>
实际上,他可没随便乱讲。</p>
朱允熥仔细考虑过,如果实在无法阻止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就打算向老朱坦白自己的穿越者身份。</p>
再通过预言一些事情来证明真假。</p>
要让老朱信服他!</p>
如今看来,这办法完全不可行。</p>
他对明朝洪武年间的大事件、人物所知甚少,只有大概的印象,缺乏详细的信息。</p>
实际上,能够准确预测的事物和人物寥寥无几。</p>
而若试图预言重大事件或人物,不信邪的老朱定会认为他在与他人勾结,暗中操作,蓄意制造假象,蛊惑皇帝</p>
没错!</p>
以老朱天不怕地不怕、不信神不信鬼的性格,必然会这样认为。</p>
如此一来,他非但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会招致反感。</p>
杨士奇何等聪慧,立刻从他的话语中察觉到了试探之意。</p>
不过,杨士奇觉得他是想借神鬼之事**老朱,于是稍作点拨,予以劝诫,让他别那样做。</p>
此人的确才华横溢!</p>
一点就通,几句话剖析得透彻明白。</p>
尤其是杨士奇从未见过朱元璋,只依靠文字记载和传闻,便对老朱的性格特征有如此深刻的理解。</p>
这种人,暂且不论他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如何。</p>
至少,他天生就是处理政治的高!</p>
朱允熥对杨士奇愈发欣赏了。</p>
因为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正是一个精通政治、擅长操控权术的人辅佐。</p>
相较之下,其他事情都可以暂时搁置。</p>
“杨先生既然怀有治世之才,就不该埋没于民间。”</p>
朱允熥直言不讳:“皇祖父答应让我自行挑选师父。”</p>
“我对先生的才华钦佩不已,愿拜先生为师,不知先生意下如何?”</p>
杨士奇顿时僵在那里,神情呆滞。</p>
即便他修为深厚,也被这话震得不轻。</p>
比之前突然听到朱允熥的名字时还要震撼。</p>
“殿下开玩笑了,殿下乃何等尊贵的身份,草民不过是个落魄书生,连举人都未考中,更不是饱读诗书的大学者,有何德何能成为殿下的师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