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 第8章 家父汉中王,我仁义怎么了
    第章家父汉中王,我仁义怎么了</p>

    上庸城不大。</p>

    在“偶遇”了孟达的仪仗队后,刘封不一会儿就回到了住处。</p>

    刘封将粗粮饼分给了在住处执勤的亲卫,又让田七回房休憩。</p>

    即便是铁打的器人也会因为过载而停工,更何况活生生的人。</p>

    田七这次没有再拒绝,而是将护卫刘封的职责交给了一个憨厚壮硕的青年亲卫。</p>

    青年也姓田,是田七的侄儿,本名狗儿,刘备赐其名“忠”。</p>

    比起田七,田忠虽然少了敏但多了厚实。</p>

    田七又在院前院后院中安排了几组亲卫执勤后,这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房休憩。</p>

    刘封则是回到里屋,询问田忠是否有最新的情报送回。</p>

    田忠取来一个竹筒递给刘封。</p>

    竹筒中藏有一卷白布。</p>

    刘封取出白布扫了一眼。</p>

    这是一则来自于房陵的情报:房陵太守邓辅近日为前房陵太守蒯祺立碑文且请了城中名仕为蒯祺作赋。</p>

    邓辅此举是为了安抚房陵的民心,也是为了向诸葛亮等蒯祺在刘汉的亲朋故友表明态度,同样也是做给蒯祺在曹魏的亲朋故友看的。</p>

    作为房陵本地的豪族,邓辅这左右逢源的本事倒也不差。</p>

    仔细思考一阵。</p>

    刘封提笔给邓辅写了一封信,信中盛赞邓辅有贤者之风,当为上庸、西城、房陵三郡之表率云云。</p>

    又让田忠取来美玉一对,将信与美玉一同送往房陵。</p>

    拉拢申耽申仪邓辅,是刘封立足上庸三郡的必要前提。</p>

    作为一个空降在上庸的汉中王养子,刘封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孟达的不满。</p>

    这一点,在刘封觉醒记忆后就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p>

    这几日里,刘封没有去主动结好孟达,并非刘封要交恶孟达。</p>

    而是刘封认为,对付孟达这等喜欢玩心术的就不能表现得太软弱。</p>

    刘封的态度得强硬:我刘封,才是上庸之主!雷霆雨露,皆是我威。</p>

    倘若刘封表现得太软弱,那今后上庸遇上重大决策时,刘封还得去跟孟达商量、还得去征求孟达的同意。</p>

    岂不就成了孟达在倒反天罡</p>

    孟达对刘备是否忠诚,这对刘封而言不是最重要的。</p>

    最重要的是:只要孟达不对刘封忠诚,刘封都得用段去打压孟达。</p>

    这是立场问题。</p>

    也关乎刘封能否在上庸真正立足。</p>

    更何况。</p>

    刘封刚被封为副军将军,孟达就敢在上庸摆烂且敢让军中亲信对刘封的军令阳奉阴违。</p>

    这是刘封不能容忍的。</p>

    虽然孟达有才能,但一个不愿意臣服的孟达,越有才能越危险。</p>

    再加上孟达如今在上庸控兵四千,相当于刘封、申耽、申仪和邓辅的兵马总和了。</p>

    莫是刘封,即便换刘备和诸葛亮来也不能容忍一个控兵四千的大将在这不听号令的拥兵自重。</p>

    考虑到昔日曹豹迎吕布的前车之鉴,刘封在打压孟达的段上相对柔和,似那种夺“鼓吹”的方式愚不可及。</p>

    若到时候孟达掉头去投曹魏,再给刘备来封辞职信,那刘封的能力也必然会受到质疑,还会严重影响到刘封逆天改命的部署。</p>

    在派人将美玉和书信送往房陵后,刘封又让人赶制了两面大旗。</p>

    一面大旗上书:汉中王仁德载世,以民为本。</p>

    一面大旗上书:养子刘封,奉王命为民兴利。</p>

    </p>

    在赶制了两面大旗后,刘封就带着五十余亲卫“巡城”。</p>

    刘封上街巡城时,已经是巳时了。巳时的城中街道,人流量也多了起来。</p>

    吆喝的贩、往来的行人、嬉戏的孩童等等,颇为热闹。</p>

    而刘封的“巡城”,也引起了众人的注目。</p>

    不少人都在街边注足观望,有识字的则是向周围的人群念读大旗上的文字,又摇头晃脑的将大旗上的文字翻译成大白话。</p>

    只是看众人的表情,除了迷茫外更多的依旧是惊惧。</p>

    显然。</p>

    众人并不信任刘封,也不信任刘封在大旗上的文字。</p>

    除了某个卖粗粮饼的贩。</p>

    在听到识字的念读了刘封大旗上的文字后,贩激动的给周围的人群显摆:“这我懂!”</p>

    “今早副军将军就买了我的粗粮饼,也了汉中王仁德载世,他来上庸是为民兴利。”</p>

    “副军将军买了我十个饼,还给了我十个钱呢。”</p>

    人群中响起一片“咦”声,一个个的眼神都充斥不信。</p>

    尤其是识字的书生更是鄙夷:“你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卖饼汉,副军将军怎可能对你讲你都听不懂的话,你懂什么叫仁德载世,懂什么叫为民兴利吗”</p>

    买粗粮饼的贩被质疑,顿时急了:“我的都是真的!我怎么就听不懂了”</p>

    书生呵呵:“就算你听得懂。可副军将军何等人物怎会十个钱买你十个饼,你的饼子难道还是用山珍海味做的”</p>

    贩气急。</p>

    十个粗粮饼的确要不了十个钱,贩的粗粮饼也不是用山珍海味做的。</p>

    “我没假话!”贩脸红脖子粗,握紧了扁担似是要揍书生。</p>

    书生退后一步:“君子动口不动,不要以为我打不过你我就怕了你。”</p>

    就在此时。</p>

    贩忽然做了个惊人的举动,竟然直接冲出人群杵着扁担就拦在了刘封前方。</p>

    书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p>

    彼其娘也!</p>

    我命休矣!</p>

    田忠瞬间挡在了刘封的前方,左右的亲卫也是如临大敌。</p>

    “田忠,回来。”</p>

    刘封已经认出了拦路的正是今早卖粗粮饼的贩。</p>

    见贩站在原地不动也不开口,刘封温声而问:“我认得你,你是今早卖饼给我的老乡。莫非我今早给的钱不够”</p>

    贩原本就是凭借一股血气冲出来的,在冲出来后的瞬间就已经后悔了,若不是扁担撑着早就瘫软了。</p>

    此刻听了刘封的话,贩心头的惊惧也瞬间消失,激动大呼:“回,回将军,是将军给的太多了,十个饼不值十个钱。人是来将多余的钱送回给将军的。”</p>

    刘封敛容肃声:“十个饼的确不值十个钱,我给你十个,也并非不知道饼的价钱。而是我引兵入了上庸城惊吓了你以及城中的士民,这多的钱乃是我对你的弥补。”</p>

    未等贩开口,刘封又向周围的人群抱拳行礼:“诸位父老乡亲,我乃汉中王养子、副军将军刘封。”</p>

    “今后会在上庸城长待,先前攻城多有惊扰,是我对不住诸位父老乡亲。”</p>

    “为了弥补对诸位父老乡亲的惊扰,我在此立誓:决不会在上庸仗势欺人,也会约束好麾下军士不让军士惊扰诸位父老乡亲。”</p>

    “如今世道纷乱,我只希望能尽些微薄之力,护诸位父老乡亲平安。”</p>

    话音一落。</p>

    周围的人群皆是呆滞。</p>

    尤其是方才跟贩在一起的书生等人,更是惊愕的看向刘封。</p>

    那卖饼的贩,的竟然是真的</p>

    我有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假如我每天存4000,一个月后上架我能爆十万字。</p>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