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54章
李军刚刚走远,鲜卑人就迫不及待地出城争抢他们遗留在营地的粮草和辎重。
饿红了眼的鲜卑士兵将李军来不及带走的食物视为长生天的恩赐,还在营地里便大把大把地往口中塞,空瘪的胃囊早就已经忘记了饱的感觉,越吃越饿,许多人都因为吃得太多、太快而弯腰呕吐。
随着军士一道涌出城门的还有饥肠辘辘的民众,他们抢不过身强力壮的军士,只能在一旁捡食些残羹剩饭,有些人干脆放弃了李军的营盘,向更远处的乡村寻找食物。
李军去而复返时,城外的搬运已经接近了尾声,鲜卑士兵和出城民众多数已满载而归。
蔽日的旌旗像一片黑云,向着邺城的上空迅速飞来,瞭望台上响起嗡嗡的钲声,燕军值卒大喊:“快关城门!”
随着吊桥悬起,钢丝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邺城沉重的城门再次紧闭。犹如沸开的水面忽然被人泼了一桶冰水,城中一下子陷入了诡异的寂静。第二次被围困的邺城军民看着刚刚搬运回来的粮草辎重,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绝望。
慕容康命乞扶铭为使,带上一份厚礼,出城劝李勖。
这份礼物显然用了心,除了成箱的金银珠宝外,还有一件熟悉的旧物:金蛇信。
乞扶铭打量着李勖身旁那个明丽照人的汉人女子,猜到此人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谢韶音,见她若有所思地把玩着金蛇信,心中稍稍松缓,语气谦卑道:
“金蛇信乃是我们鲜卑王族的圣物,遗失多年,多方寻找不得。前蒙李公惠赐,大燕重获此宝,我王感激不尽。近日听闻,此物在江南时一直由李夫人带在身边,我王知晓此事后心中实在不安,特命人将此物送回,赠还夫人,还望夫人笑纳。”
见李勖和谢韶音都没有话,乞扶铭又奉上一只白玉瓶,叩头道:
“我王为奸人蒙蔽,一时糊涂,言辞有辱李公,事后每思及此莫不懊悔万分,以至于寝食难安。这瓶中之物乃是上好的伤药,可去腐生肌、活血化瘀,我王命人将此药献给李公,聊表歉疚之意。”
阿筠将白玉瓶接过,递给上官风,上官风揭开瓶塞嗅了嗅,冲她微微点头。
乞扶铭余光里看到这一幕,趁热打铁道:“李公当世之英雄也,英明睿断,神武非凡,我王早就将公引为知己,常以不能把酒言欢为人生一大憾事。自洛阳、黎阳战后,我大燕君臣莫不对李公心悦诚服,不敢再与李公为敌。方今魏人趁晋燕交兵之际,阴攻上党、偷袭关中,用心不可谓不险恶,若晋燕继续自相残杀,只能教魏人坐收渔利。”
他偷偷瞄了一眼上首的年轻夫妇,终于出此行的来意:“我王遣使叩辕,正是想向明公转达修好之意。燕愿割青州、兖州一十五城,向大晋称臣,恳请明公不计前嫌,撤去邺城之围。我王甘为一郡太守,为明公守邺城。”
乞扶铭这话可谓是谦卑到泥土里了,非是他没骨气,城下之盟向来如此,为了拼得一线生,就是李勖要他喊阿父,他也能毫不犹豫地喊出口,只要李勖愿意听,他就是舞足蹈地唱出来都行。
然而,乞扶铭不知道的是,李勖夫妇并不想收下他这个一脸褶子的老儿子,反倒是因为金蛇信想起了自己的亲儿子。
韶音眼眸微红,面带薄怒,扬将金蛇信掷到地上,冷声道:“你们燕人的东西不祥,带着它,滚出去。”
乞扶铭大惊,明明刚才还好好的,如何就忽然变了脸,他疑惑地打量着谢韶音,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李勖沉声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不要逼我破例,滚!”
“李公息怒!”乞扶铭怎肯轻易放弃,忍着惧怕伏在地上苦苦哀求:“关中告急,河套形势不明,兖州战况激烈公内外交兵,已是自身难保,何必意气用事!若是撤兵而去,燕人不仅感恩戴德,还会将土地拱相让,公亦可安心回援关中,如此两厢便宜之事,何乐而不为?恳请明公三思!”
韶音被金蛇信惹得泪水涟涟,李勖握住她的,压抑着怒气道:“回去告诉慕容康,邺城,我要定了,教他赶紧准备后事吧!”
乞扶铭站起身来,拍了拍膝上尘土,冷声道:“邺城坚固,得李公馈赠,新得的粮草还可以再支撑月余,一个月过后,只怕关中已经无力回天。李公苦苦相逼,大燕君臣必定死守城池,与公拼一个鱼死破!”
李勖掏出绢帕给韶音擦泪,闻言嘴角微勾:“李某奉陪到底。”
乞扶铭带回这个令人绝望的消息时已是傍晚,慕容康听后什么都没,一个人去了铜雀台。他在那座华丽的高台上沉默地看完了一场落日,随后快步向毓秀殿而去。
邺城的宫室太空旷,毓秀殿作为皇后的寝殿尤其宽敞,句话似乎都有回音。可足浑氏不喜欢这里,这里不像家,慕容康却很喜欢,因为邺都比破败的洛阳宫更有皇家气象。
他安慰可足浑氏,等到他一统天下,如今闲置的司署宫局就会填满了人,宫娥鱼贯、内侍摩肩,届时只怕她要嫌弃宫里太吵。
可足浑氏当时附和地笑了笑,那个笑容令慕容康感到有些扫兴。
现在,可足浑氏那个笑容出现在了他的脸上,他在残败的暮色中走入毓秀殿,忽然发觉可足浑是对的,这里的确太大了,不像家。
慕容康最近总是能梦到洛阳的金城王府,梦见他与令华和灵徽一家三口共享天伦的时日。
“灵徽”
慕容康想起了女儿,这些日子他一直没有踏足毓秀殿,不仅冷落了妻子,也将女儿忘在了脑后。“灵徽在哪里?”慕容康用目光在空荡荡的深宫里寻找,他的女儿没有像往日一样在白玉阑干旁边玩耍,那里只有一个虎头虎脑的内侍。
内侍不知礼数,好奇地打量着突然闯入的鲜卑男子,嘴唇抿着,脸颊上似乎有个酒窝。
慕容康忽然觉得这个酒窝似曾相识,他心中一震,立即大步上前,将这内侍的下颏钳在里,左右细看。
灵奴的下巴都快要被他掐碎了,却是一声都不敢哭。孩子就像兽,虽然不知道来人的身份,却能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身上捕食者的危险气息。
慕容康心中浮现出李勖的面孔,越看越觉得这孩子跟他挂相,不过,当看清了灵奴左颊上的不是酒窝而是疤痕后,慕容康放开了。
儿子可以继承老子的酒窝,却不能继承他的疤痕,再,李勖的儿子早就死了,怎么可能来到大燕的后宫。慕容康想到此处,不由自嘲地笑了笑,自己果然已经与大燕一样,露出了末日的气象,开始没由*来地疑神疑鬼了。
可足浑氏已经在里头等着他了。
知道李军去而复返的消息后,可足浑氏就知道,慕容康今晚一定会来。她卸去了皇后的首饰,脱去了皇后的衣裳,重新穿了一身王府时的浅蓝色旧服,坐在窗边静静地等待。灵徽也被她约束在房里,不允许跑出去玩耍。
灵徽很沮丧,一见到父亲,脸上顿时亮起了雀跃之色。
“父王!”她飞扑过去,没留意到自己不心称呼错了。
慕容康将女儿抱起来,目光径直落在可足浑氏面上。两个人的视线交汇到一处,彼此沉默无言。
“灵徽好久都没见到父王了,好想父王!”灵徽抱着慕容康的脖子撒娇,“父王今日散朝真早,是新园子已经修好了么?”
慕容康喉头艰涩,许久哑声道:“父王来接你和母妃回家。”
灵徽一愣,很快就明白家指的是曾经的王府,“太好啦!灵徽也很想家,咱们什么时候动身?”
“灵徽!”可足浑氏泪流满面,过来抱天真的女儿,被慕容康一并拥入怀中。
灵徽看着父母相拥而泣,有些害怕地问道:“回家不好吗?父王和母妃为什么不高兴?”
可足浑氏勉力忍住哽咽,擡起头微笑道:“没有不高兴,母妃是是太高兴了。”
灵徽打量双亲,觉得他们并不高兴,她想哄一哄他们,于是便道:“父王,灵徽告诉你一件开心的事吧!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他会写字,会爬树,还会泅水、射箭,可厉害啦!”
“是么,真好,父王也为你高兴。”慕容康猜想,女儿的一定就是外头那个脸颊有疤的内侍。
“我们回家也一并带上他好不好?”
“好。”
灵徽这下放心了,又咧开嘴嘻嘻笑道:“再告诉父王一件更好玩的事吧!张油又叫灵奴,灵奴又叫李杲——一个日,一个木,那个字念‘杲’!李杲,他阿父不叫张中,而是叫李勖,还李勖不是大魔头,是个大好人!他不吃人,也不会将邺城变成大澡盆!”
灵徽着着,忽然发现父王和母妃的脸色都变了,她这才想起朋友的嘱托,赶紧道:“这是个秘密,父王和母妃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否则,灵奴就不和我玩了!”
父王脸上慢慢浮现出一个可怕的笑容,他将她放了下去,转身就走。
灵徽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可足浑氏忽然拉住了慕容康的衣袖,“这怎么可能呢,也许只是孩子胡他还只是个孩子!”
“孩子?灵徽也是个孩子!慕容氏有多少孩子?放开我!”慕容康因为兴奋而变得暴怒,他猛地甩开可足浑氏的,像一只濒临死亡却又忽然嗅到食物气息的野兽,循着这最后一丝希望,饿虎扑食一般冲向殿外。
可足浑氏跌坐在地上,不知道这件事是福是祸,灵徽在一旁呆呆地看着。
灵奴躲了起来。
方才那个鲜卑男子的眼神太可怕了,虽然他最后放开了,灵奴还是吓得瑟瑟发抖。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肥羊,已经被一只大老虎给盯上了,趁着大老虎进入毓秀殿,得赶紧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否则,大老虎迟早都会将他给一口吃了。
这个地方就很安全,除了他和灵徽之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这间屋子很大,堆着满满当当的杂物,有各式各样的兵器,还有一只只大木桶,里面盛着味道刺鼻的桐油。刺鼻是灵徽的,灵奴反倒很喜欢这个味道。
他翕张着鼻子,努力嗅着熟悉的油味,心里面稍稍感觉安全了些。
天已经慢慢地黑了,外头什么声音都没有,灵奴一个人呆在这里,感觉有点害怕,还有点饿。等到四周已经黑得伸不见五指的时候,灵奴躲不下去了。他想,大老虎也要睡觉,不会再想着吃自己了,自己得去找灵徽讨点心吃。
“灵奴,你在这里吗?”
灵奴才要往外走,忽然听到了灵徽的声音,心里一喜,立刻应道:“灵徽,我在这儿!你有点心么?”
“你真馋!”灵徽撅起嘴,依旧递过来一只包着点心的帕子,“快吃吧,吃完了和我一起回家,我父皇正到处找你呢!”
“这不就是你家么?”
“回洛阳那个家。”
灵奴咽下一口糕,犹豫道:“我见到了一只大老虎,不敢出去。”
“我家没有大老虎,就算有,我父皇也会保护咱们的,别害怕。”
“好吧”,灵奴将点心几口吃完,拉上灵徽的往外走,灵徽耸起鼻尖使劲嗅,“什么味道?咳咳!好呛人!”
两个孩子从兵器架子和废弃木桶搭成的窝里钻出来,发现门外亮起了一片火光,滚滚浓烟顺着门窗缝隙扑进来,眨眼之间就将他们淹没了。
断裂的房梁和掉落的砖瓦将门堵得严严实实,火舌舔向室内,朝着桐油桶的方向延伸,灵奴和灵徽吓得哇哇大哭。
外头有一道清朗的嗓音用鲜卑语大喊:“不好了,兵械库走水了!”
过一会儿又有人喊:“李军打进城了,快跑啊!”
喧哗声一下子就被掀了起来,混乱的呼救声和杂乱的脚步声将原本寂静的夜晚填得满满当当,两个孩子的哭声被挤压在无人知晓的缝隙里,渐渐微弱下去。
谢候见目的达成,带着人准备悄悄撤出铜雀园。
忽然,一侧的库房中似乎传来了微弱的猫叫,谢候脚步一滞,仔细分辨,这才听出是儿凄惨的啼哭声。
军令绝非儿戏,不可有一刻耽搁,他狠下心肠,准备继续撤离,可两只脚却不听使唤。不知为何,他觉得其中一道声音似乎甚为熟悉。
谢候掉头返回,一脚踹开窗户,寻到一处火焰阙口,纵身跳入其中。
“孩子,你在哪?”他用鲜卑语问。
才往前迈了一步,大腿忽然被人抱住,有个熟悉的声音对他哭喊:“舅父!呜呜呜舅父救命啊”
谢候浑身一僵,缓缓低下头去,只见滚滚浓烟中,一张沾满了鼻涕眼泪和灰尘的花脸儿正对着他哇哇大哭。
他差点惊叫出一声“鬼啊”,外甥已经将满脸鼻涕都蹭在了他袖子上,潮乎乎的、带着活人体温的新鲜鼻涕!
“他妈的!”谢候摸了一鼻涕,狂喜瞬间席卷了全身,他兴奋地大骂了一声,一把将外甥扛上肩头,想“舅父带你回家”,一张嘴声音全走了调,他也跟灵奴一样哇哇大哭起来。
外头警戒的卒子看见哇哇大哭的谢将军扛着个哇哇大哭的儿出来,不由满头雾水,疑惑问道:“怎么了?这、这孩子是谁?”
谢候使劲抹了一把眼泪,在灵奴的花脸上狠狠亲了一口,大笑道:“谁?太子认不认识?太子!”
卒子们也惊呆了。
“舅父”,灵奴想起来灵徽,“我的好朋友还在里头。”
慕容康也想起了灵徽。
他疯了一样在宫里寻找李勖的儿子,一直找到天黑还没找到,这才稍稍恢复了一些理智,准备回头去毓秀殿找自己的女儿。灵徽日日与那儿在一处玩耍,一定知道他藏在哪里。
或许是上天存心捉弄,还未走到毓秀殿,侍卫便惊慌失措地进来禀报:“李军入城了,已经打到了宫门外!”
“你什么?”慕容康踉跄了几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已经料想到了这个结局,却没有料想到结局来得如此迅速。邺城易守难攻,李军怎么会这么快就打进城,除非是有细作!
“是谁?”慕容康厉声喝问,就算死也得死个明白。
“启禀陛下,城中混入了李军,他们先是去铜雀园的油库放了火,之后趁着城中大乱之,打开了城门,他们他们大概是趁着我军出城搬运粮草时混进来的。”
慕容康冷不丁地笑了起来,他中计了。
李勖就像一条疯狗,既然咬住了大燕,怎么会轻易撒口,他故意撤离,不过是个圈套而已。
侍卫看着神态如狂的皇帝,流泪道:“陛下,宫门的守军撑不了多久,您快走吧,臣护送您出城!”
慕容康木然地摇了摇头,按着宝剑,一步步朝着毓秀殿走去。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
韶音直勾勾地看着眼前那个唤自己为阿母的郎,全然不知所措,直到谢候轻声提醒,她方才如梦初醒般猛地抱住了灵奴。
这孩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搂到怀里,浑身的肉都在颤抖,浑身的血都在激荡,浑身的骨骼都在咯吱作响。他原本就是这些血肉和骨骼造就的,所以,它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
韶音拼命地抱着他,一刻都不敢撒,似乎不将他重新揉到自己的血肉里不能罢休。
灵奴都被她抱得喘不过气了,一边挣扎一边抽噎:“阿母轻一点,灵奴疼了。”
“疼了?哪里疼,啊?”韶音这才将他放开,也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搬着脑袋看,拎着胳膊看,抻着腿看,掀起衣衫看,褪下裤子看灵奴害羞地捂住鸟,“阿母不要这样,羞!”
“臭子!”韶音愤怒起来,她快要气疯了,咬牙道:“谁让你乱跑的?看我不打花你的屁股!麈尾呢?麈尾呢!”
阿母又哭又笑地追着他打,灵奴害怕地躲闪,谢候赶紧拦着,韶音气得连他一块打,谢候被她打得嘻嘻直笑。
灵奴躲在舅父的身后,一边跑一边哭喊着求饶:“呜呜呜漂亮阿妹还看着呢,阿母给孩儿留点颜面吧!”
韶音累得一身大汗,弯着腰喘气,一偏头,这才看见儿子口中的漂亮阿妹:一个黄头发绿眼睛的鲜卑女郎。
灵徽被浓烟呛昏迷了,无知无觉地被谢候一路扛出城,送到李军大帐中,这会才醒过来。
“灵奴,我害怕。”她躲到了灵奴身边。
“不怕不怕”,灵奴牵起她的,“这是我阿母。”冲着韶音又道:“阿母,这是我的好朋友灵徽。要不是她,我就净身了——净身就是割鸟的意思——她还陪我一起玩。对了!还有皇后姨母,她给我点心吃。”
整个大帐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灵奴口中的好朋友。
半晌,韶音走到灵徽身前蹲下,轻声问:“孩子,你姓什么?”
灵徽怯生生道:“我姓慕容,我叫慕容灵徽。”看着眼前的漂亮妇人,她又道:“谢姨母,我听过你,灵奴你是天下第二美人。”
韶音按捺住心头的震惊,“告诉谢姨母,天下第一美人是谁?”
灵徽用翡翠绿的大眼睛看了眼灵奴,有点不好意思地垂下头,声道:“是、是我。”
韶音派出的人赶到邺城皇宫时,慕容康和可足浑氏已经双双自尽。韶音得知后叹息了一声,命人将他们以帝后之礼厚葬。
可足浑氏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善,李勖夫妇将会对她的女儿视如己出,灵徽不仅保住了性命,还会在一个崭新而强大的一统王朝里继续做公主。
可足浑氏更不知道,她保住的不仅是灵徽一个人,还有整个可足浑氏,慕容氏,岂伏氏鲜卑贵族没有落得氐羌贵族同样的下场,皆因一个女人的一念之善。
韶音也是女人,女人之间自有女人的义气,灵徽失去了生母,多了一位尽心竭力的养母,她会是韶音和李勖唯一的女儿。
李勖还不知道韶音正在焦急地寻找他。
算上建康、长安和洛阳,邺城已经是他攻克的第四座都城了,占领皇宫后如何收尾,如何接管官府、安抚民众,一应事宜早就驾轻就熟。
报信的人在皇宫扑了个空,赶紧又追到外城寻找,李勖一无所知,他正按着环首刀,带着几个部下沿着城中的几条要道巡视。
这些事原本无需他亲力亲为,他一边巡视,一边平静地思考局势。
慕容康自尽,大燕覆灭,取得余下城池不过早晚之事。魏人耍了个聪明,放弃了上党,那么他便将上党、河东地和中原腹地一并笑纳。
至于关中,李勖并不着急回师,元健想要牵着他的鼻子走,他的鼻子可不是那么好牵的,他要亲自教一教那个改了汉姓的拓跋鲜卑,真正的’制敌而不制于敌’该是怎样的打法。
中原的冬夜十分干冷,高燃的火把将空气烧得更为干燥,李勖感觉鼻腔里的微血管一个接着一个地裂开,鼻尖萦绕着一股空寂的味道。
他将之后的打算都在心里想了一遍,将该部署的事情都一一部署下去,心里面仍然没有什么喜悦的感觉,平静得发空。
当年攻入建康时的那种兴奋已经不会再有了,至于长安长安是个大喜大悲之地,他在那里踌躇满志,也在那里得到了锥心一击,他现在不敢想长安了。而洛阳,洛阳是在梦里得到的,清醒时已经不记得洛阳的样貌。
李勖心里边忽然空得发慌。
龙门,他大概是可以越过去的,只是在化龙的半途,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一尾搁浅的鱼。
他是个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的人,他的亲人、朋友和爱人都是阿纨。李勖明白自己为什么发慌了,搁浅的鱼渴望水,她是他这一生中唯一的水源,他必须立刻过到她身边,只有她能救他的命。
李勖抿着干裂的嘴唇,焦躁地往中军大帐而去。
四野像是漫了一层水银,铁血营盘在银色的波涛中浮荡,李勖走得口干舌燥,脚步凌乱。他没注意到,天上一轮明月始终辉映着他,已经温柔地在他干燥的肌肤上披了一层轻纱。
“阿纨!”
还没到中门,他已经急不可耐地喊了出来,他少年老成,二十出头时也不曾有这般的毛躁。
“阿纨!”
他继续呼唤她,“阿纨,我想你了!”他一把撩开厚重的毡门,还没来得及张开双臂,一大一已经结结实实地撞入了他的怀抱。
“阿父!呜呜呜阿父!阿父抱抱!”
潮湿的眼泪缓了他的急渴,是谁在叫他阿父?
李勖愣住了,他被这句话施了定身术,一动都动弹不得。
这一切都太像是一场梦,他害怕稍微一动,梦就醒了。
迎面而来的拥抱一下子填满了他空荡荡的心,胸口处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数血管在那里缠绕、合并,胸腔正在重新长出一颗鲜活的心脏。“砰砰!”“砰砰!”李勖听见自己耳膜上有涛涛的血流之声,疼痛和声音都在提醒他,这不是梦。
他气血翻涌,不能自已,耳畔的血流声终于歇落时,他听见纨妹哽咽的提醒,“阿兄,你傻了?孩儿回来了,咱们的孩儿回来了!”
李勖猛地抱住他的一大一,他的心和他的命。
灵奴还是头一次看见,无所不能的阿父哭了,阿父低沉的哭声像是经霜的画角,听得他的眼泪也吧嗒吧嗒直掉。他又发现,阿父的头发也落了一层银霜。
“阿父阿母,我错了,我再也不偷着往外跑了!”
“阿父,你你也抱疼我了!”
“李勖!你松开,别没轻没重的哎!”
李勖欢喜疯了,他抱着他的一大一不撒,亲亲这个、亲亲那个,将这个扛起来、那个抛起来,弄得中军大帐里天怒人怨,鸡飞狗跳。
纨妹的大眼睛肿成了核桃,灵奴的脸蛋皲成了山药,他自己的嗓子哑成了一头驴,笑起来嗯昂嗯昂,十分难听。
嗯昂嗯昂的犟驴非要抱着他的一大一到野地里看月亮,那一大一不解风情,双双在他的披风里发出了鼾声。
他就这么看了一夜,直到东方既白,辽远山河在曙色里露出崭新的轮廓。
永安九年九月,李勖灭魏,扫清残余割据,统一南北,于长安称帝,定国号为“夏”,改元“天和”,大赦天下。
温衡,徐凌,上官云,卢锋,卢镝,祖坤,褚恭这些大功臣的名字皆被百姓熟知,他们的传奇也被书人编成了一段段故事,在茶肆酒楼里演绎。
皇后的阿兄和阿弟为了推让“淮南王”的封号,彼此争得不可开交。最后,阿弟没有争过阿兄,成为新朝唯一的异姓王,王爵世袭罔替。
这些故事当中,最令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当今太子,这位太子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起死回生那么简单,更与皇帝陛下灭魏息息相关。
据,当年的李军在得知太子归来后,整个军营都沸腾了,他们在营地里举着火把齐声欢呼:
“太子!太子!太子!”
就连军马也跟着“咴咴”“咴咴”地嘶鸣,听着也像是在欢呼“太子”。
皇帝陛下当时也高兴懵了,一抱着儿子,一抱着皇后,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据过了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老子还没登基呢,儿子先被部下拥立为太子,岂有此理!
又据,皇后闻言掐着他胳膊问:“怎么,你不愿意?”皇帝陛下立即改口,“我的是’好有道理’。”
——后面这两个据未必是真的,毕竟谁都没有趴在帝后的床榻底下亲耳听到他们的对话。
不过,大家伙都觉得这件事有几分可信之处,因为世人都知道,皇帝陛下惧内,后宫里唯有皇后一人,就连上朝时俩人也是同升御辇,这件事可是板上钉钉,就连皇帝本人也抵赖不得!
话回太子刚刚归来那个时候,李军都这是天命眷顾的征兆,本来低迷的士气大振,破邺之后,很快就一举荡平了燕境。
远在河套的上官云和徐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思大定,没有回兵救援关中,而是一鼓作气打到了雁门关,直逼魏都平城。
于是,形式就变得很耐人寻味:魏王偷了关中,李军直扑魏都。
长安城郊的一座茶馆里正讲到这一段。
“列位客官您仔细听着,听听老儿得对不对。这个时候可就是比拼君王的气度和君臣默契的时候了!想那魏王元健也是一位雄主,他从阴山苦寒之地起家,统一了阴山脚下七个部落,这才一点点壮大势力,定都平城,自立魏王。这一路走来,着实是不容易。”
书人喝了口茶润润嗓子,摇着羽毛扇继续道:“唉!也正是这份不容易,教他在关键时刻做错了选择!
得知魏人偷了关中,咱们陛下当时就,’区区关中,弹丸之地,朕既能打下一次,就能打下第二次,诸君不必惊慌,大不了回到京口,重新来过!’”
书人到此处不由啧啧了两声,以示对皇帝陛下这份气魄的景仰之情,扫了眼座中茶客,他眉飞色舞道:
“咱们陛下敢舍弃关中,魏王却不敢舍弃平城。那个时候留在平城监国的是汉人尚书崔嵬,魏王信赖他,魏王的兄弟们却不放心。他们一个劲地怂恿魏王回兵,魏王本来就舍不得平城,最后也被动了,亲率主力回援。他这一走啊,可就坏了!”
“啪嗒”一声,书人将羽毛扇往高几上一撂,不了。
围观人群正听得入神,纷纷问他:“怎么坏了?快往下啊!”
书人面露狡黠,又呷了一口茶,气定神闲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一对高挑的夫妇随着人群走出茶馆,女郎挽着男子的臂,言语间颇有些忿忿之意:“真讨厌,重新来过那句话可是我的,怎么老是安到你头上?还有,一到节骨眼上就’下回分解’,正听得有趣呢!”
男子闻言笑道:“下回如何,你亲身经历,还要听旁人胡诹?”
“我忘了不行么?”那女郎容颜艳昳,将头往男子的宽肩上一靠,神情娇俏问:“下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男子一笑,语气似是轻哄:“下回,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克,恢复故土,一统天下。”
“是么,这么厉害?”
“那是自然,有个人打了我一巴掌,对我,她只嫁英雄,不嫁懦夫,李某永志不忘,不敢不厉害。”
韶音笑着用眼波荡他,“你记仇!”
“嗯,我不光记仇,还好色”,李勖微微弯下腰,低头凑近了些,“你喜不喜欢?”
长安集市人流熙攘,往来如织,街道和人群都在他身后模糊成一道道霓虹似地线条,他好像是一直都站在她身前,反复不厌地问这个傻问题。
“你喜不喜欢?”
韶音的明眸一点点地漾起光来,那里面只有他一个人,早就不必再答案。
“阿妹张嘴!”
忽然,有两个孩子不请自来,不客气地挤入了他们阿母的视野。
俊朗的郎君着话,将里的柿饼递到绿眼睛的女郎嘴边。女郎刚一张嘴,他的立刻往回撤了半寸,再咬,他又撤。
“哼!不吃了!”女郎生气了,绷着脸扭过头去,那坏心眼的郎君嘻嘻一笑,忽然凑到她脸蛋上亲了一口。
韶音大怒,“臭子,你找打!”
灵奴神色大变,将柿饼塞到嘴里撒腿就跑,侍卫们在后苦苦追赶,灵徽回头看了父皇和母后一眼,原地踯躅了一会,竟然也追着跑了出去。
“傻姑娘!”韶音真是恨铁不成钢,挽起袖子就要追,李勖一把将她拉住,求情道:“息怒息怒,回家再。”
“都怪你!”韶音皱起鼻子,瞪了他一眼。
李勖笑道:“对不起,都怪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