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华夏帝国从山东开始 > 正文 558章维返京
    在这种情况下,章泽天组建的行政专科学校便在青岛开业了。学校第一期招收了两个班,一个是目前需求比较紧迫的传统地方官府施政班,另一个则是互助会地方管理班。

    前者是为辅佐地方官在大文朝任职开设的,第一期招收的六十名学员包括一部分原各地县衙的书吏班头等人物,也有一部分是具备一定学识的读书人,他们将来的工作也各有侧重,有的类似于师爷,但总的来基本就是官员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智囊。

    互助会和地方行政班招收的人员有准备放弃科举的读书人,也有一些已经在互助会系统内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培训的目标也是互助会的地方行政管理人员。

    为这两个班学员讲课的有章维的那些班底成员,也有互助会内施政经验比较丰富的一些人员,章绶、黄文刚、梁百成、芦向明等人都参加了授课。

    这次乡试,黄文刚和章绎、章绶兄弟二人都有参加,但都没有中举。他们志不在此,提前准备都十分敷衍,抱着中了更好,不中也无所谓的心态,不能中举也是应有之义。

    梁百成作为互助会的行政部长,这次同样没有上京会试。现在互助会的地盘不断扩大,他这个行政官的工作相当繁忙,根本抽不出几个月的时间去赶考。

    章维这次回乡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要完婚了。

    章维此前已经与胶南籍的进士,现任詹事府右赞善杨瀚文的幼女议定亲事。因为章维远在宝应任上,便一直拖到现在。如今章维已经二十三岁,杨氏女也已经二十一岁,在这大文朝,已经算是特殊的晚婚了。

    此时章绎和章绶都已经结婚生子,年龄相仿的兄弟三人只余章维一人尚未结婚。章泽天这个比他们三个都一些的叔叔,现在更是一妻一妾,徐英所生长子已经三岁,成静雅所生的次子也快要周岁,每天在地上到处乱跑了。

    章维的婚礼十分热闹,因为五位新科进士也在婚礼之前赶回了章家庄祭祖,大家在一起着实热闹了几天。

    几名新科进士之中,章绪与章维最熟悉,但他原来都是以书童的身份出现,此时变成了章维的兄弟,反倒不些放不开了。倒是章泽忠这个叔叔,仗着自己年纪,带领一班新科进士,把闹洞房的事情进行到底,最后被章维这个侄子从洞房里赶出来,他也不恼。

    新老进士们在家乡停留了十几天,然后一起乘船返回京城。

    章维并不清楚自己这个监察御史的新职务会面对什么样的挑战,新科进士们对京城也不熟悉,更不清楚事情的原委。他向章泽天请教做御史应该注意什么,章泽天对这个时代的官制都还没有弄得太明白,当然更不知道他这官要怎么当了,最终只能给他一些宏观的建议。

    “你这次到京城去做御史,品阶虽然不高,却已经可以参与到一些国家层面的政治斗争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保持自律,做事要认真,先把自己的屁股底下收拾干净,不给别人留下把柄。另一方面就是站队的问题了,到政权高层,大家都有自己的政治观点,也不会脱离权力斗争的范围,只有正确选择自己拥护的政治集团,清楚自己的站位,体现出自己对所选择的集团的作用,才能得到集团高层的重视,才能不被集团抛弃。”

    章维有些疑惑,问道:“三叔,当初我去宝应上任之前,你教我要踏实做事,一切以百姓为重,这种实实在在的功绩是最难被抹杀的。此时你又要先选边再决定如何做事,这两者之间好像有矛盾啊。”

    章泽天道:“没有矛盾。原来你做地方官,远离权利中枢,当然要以功绩服人。这次你去京城,做的又是参劾他人的言官,那么选择参劾什么人、什么事就要有先后顺序。天下官员那么多,只要想找,哪个身上找不出一点问题?此时你就必须首先要搞明白,你要参劾的人或事,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权利格局又会因你的参劾带来什么改变?如果就事论事,见到不平之事便参上一本,并不一定能够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有时甚至还会南辕北辙,最终事与愿违,后悔也晚了。”

    章维有些似懂非懂,在那里沉思。章泽天又道:“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做在哪一边,就要从哪一边的利益出发去思考问题,否则内忧外患齐至,还能做什么事?”

    章维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点头道:“我现在人微言轻,在朝堂之上没有什么影响力,若仅凭一己好恶做事,得不到高层的支持,终究会一事无成。选边站可以为自己拉一个靠山,然后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和高官的支持做事,是不是这个道理?”

    章泽天道:“大概就是这样。你要想赢得支持,当然要给人家亮出你值得支持的价值。换个角度来,这种支持是相互的,你为他们做事,他们也会支持你做事。这就像做买卖,虽然不像等价交换那么严格的一来一往,却也差不多。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你在朝堂上做事的时候,总要把来龙去脉和轻重缓急想清楚,才能有所取舍。”

    两人谈话的时候,并没有避开其他几位进士,大家在旁边默立倾听,因为还没有进入官场,对这些言论也不是太懂,最终能够明白多少,就看各人的悟性了。

    回到京城之后,施正德已经请了假,专门到通州码头上迎接章维等人,便要拉着他到登莱会馆去给他接风。

    章维道:“按朝廷贯例,外官到京之后,应先到吏部缴了差使,做过登记之后再回家等候消息。我现在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盯着的人肯定不会少,还是先去一趟吏部,把正事办了,咱们再聚不迟。”此时登莱二州的十四名新科进士都在船上,大家也有此意,便先到了吏部衙门做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