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雀奴 > 正文 第265章 成绝路
    傅九襄自始至终都没有同谢韩,那叠书究竟出自谁。

    谢韩也知傅九襄有心瞒下此人,他也不欲多问,只是询问了一句:“王爷,这叠书老夫可否拿走?”

    “奉常大人请便。”傅九襄自然无异议。

    这一日,于南邑百姓而言不过是六月极普通的一天,可对于南邑百官来,这天过后,却是南邑历史的转折。

    无人知道,那日奉常在定北王府中同定北王究竟谈论了什么,但所有人都削尖了脑袋想凑到定北王府跟前打听那天发生的事情,原因无他,因为隔日,谢韩便当庭提出‘以科举取代察举’,其言论犹如晴天霹雳,震惊朝廷上下百官!

    当即,便有文官站出来反驳道:“奉常大人此言,将南邑律法置做何物?察举制那可是先祖爷便定下来的规矩,您如今一句话,便要废除察举制,难不成世间纲常伦理在奉常大人眼中,皆是万般可废之物吗!”

    “奉常大人慎言啊!废除察举制,您这是在斩我泱泱大朝的根基啊!”

    “诸君,慎言者非我,乃诸君!”谢韩一声大和。

    他只身一人站在金銮殿中,头顶青天,脚踏厚土,他拍着胸脯道:“我谢韩,入仕几十载,诸君和我比资历,敢问诸君拿什么出来和老夫比!苏朗仪——”

    谢韩的目光牢牢地钉在了苏朗仪身上,他厉声质问道:“今日谢某站在这里,敢一声谢家是南邑下的蛀虫,它趴在南邑身上在吸南邑的血,在啃食着南邑的骨头,可你苏朗仪敢这样吗?你乃一朝宰辅,天子近臣,可你敢低头看看这几十年,你究竟做了些什么吗!”

    “苏朗仪,你身为丞相,其下却养了一堆尸位素餐的党羽,你枕在南邑的大好河山上,可曾有过半分心痛!”

    “陛下,南邑苦察举久矣!察举不便,无论搭建多少个尚书台,清明吏治终将只会是水中月、雾里花!”

    谢韩一番话振聋发聩,有人听得心中满是热血,有人听得神情麻木,亦有人五味杂陈。

    这话是惊蛰后的春雷,在南邑九州大地都掀起了风浪。

    就在谢韩在金銮殿一番石破天惊之后,岭南锦官城不知为何,聚福楼内突然突发大火,无数书生被困在楼中,最后在着急灭火之际,书生们撞破了锦官城,一路北上。

    紧接着函关口郡尉白袁世一封加急快报呈递到了顺帝案前,白袁世在奏章中写道——

    “臣途径岭南锦官城外,疑于此城为何城门紧闭,却夜,突逢大火,书生倾巢而逃,臣拦下,询问才知,书生已被困于城中半月有余。”

    白袁世的奏章洋洋洒洒一长篇,顺帝看完后,怒火难消。

    他连夜将谢韩宣进了宫,共同商议岭南一事。

    苏朗仪得到此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苏文弘心翼翼地坐在下位,看了一眼苏朗仪铁青的脸色,原本想的话都堵在了嘴边。

    他是岭南调上来的,岭南什么情况,他最是清楚。

    苏家在岭南为非作歹,就差能呼风唤雨了,不过是几个书生闹事,他们将人堵在锦官城,只怕根本就没想过让这些书生逃出来。

    好端端的,那聚福楼怎么就着火了呢!

    “岭南那边,幸好你过来了。”沉默了许久的苏朗仪突然开口。

    他起身,冷声道:“陛下如今要处置岭南那批人,便让陛下处置吧,杀鸡儆猴,他们竟然做得出杀书生、关城门如此大逆不道一事,也不怪如今谢韩拿他们做筏子。”

    苏朗仪将时局看得透彻,他早已明白,官吏改革已是滚滚长江东逝水之下的浪潮,谁也无法阻挡。

    “陛下将你调进了尚书台,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文弘,来日若岭南苏家的那些人进了烛都,我要你亲自弹劾他们,将他们关进昭狱,你可做得到?”

    苏朗仪的目光如炬,阴沉犀利,他盯着苏文弘时,身上散发着属于上位者的霸道和强硬,苏文弘无法拒绝。

    今夜他的所有荣华权势都是苏朗仪带来的,如今在改革的浪潮面前,他如何避的开?

    他曾想过同傅九襄交好,可下场他也不是没看到,傅九襄自诩光明坦荡,他苏文弘之流在傅九襄眼中,只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

    那他有什么办法?

    除了依附苏朗仪,他还有什么办法?

    岭南锦官城死了数十位书生的事情在烛都爆发了,那些从锦官城内逃出来的书生跟着白袁世的人一路北上,在十日后抵达了烛都。

    书生们衣衫褴褛地跪在辟雍前,同那些穿着富贵的世家大族子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些辟雍学子穿香衣,骑宝马,戴玉佩,高高在上的在辟雍中读着‘之乎者也’,他们何不食肉糜,落笔却是满纸的纸醉金迷。

    这一幕就像针扎似的落在了文武百官的心头,消息传出了烛都,传到了南邑九州,越来越多的书生齐聚烛都,跪在了辟雍前,他们大声喊着‘天下苦察举久矣’,他们强烈地期盼着官吏改革,那是他们能够改变生来人下人唯一的路。

    每日上朝,金銮殿都成了百官你来我往唇枪舌战的地方,谢韩揪着岭南书生被害一事不肯松口,世家大族深知一旦岭南的口子开了,他们所维系的代代传承将不复存在。

    世家的权利,已然成了一眼望得到头的绝路。

    就在连着争吵了好几日之后,顺帝终于一锤定音,当庭宣布,封谢韩为钦差大臣,亲赴岭南,解决当地贪官横行、污吏霸道之风。

    高堂镜内,谢韩坐在太师椅上,傅九襄站在一旁,听着顺帝话。

    “此行去岭南,山长路远,谢卿到底上了年纪,朕总要给你派几个好才行。”

    “定北王行军征战,倒是个有功夫的。”谢韩道。

    “烛都中许多事情离不来阿野,你去了岭南,尚书台中总要有个人做主,他跟着你去,不妥。”顺帝摇了摇头。

    傅九襄垂着眼眸,仿佛顺帝和谢韩口中谈论之人并不是他一般。

    “阿野,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顺帝突然开口,看向了傅九襄。